留守儿童群体的“污名化”
2017-06-06余玉婷黄庆丰宋健
余玉婷++黄庆丰++宋健
【摘 要】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但这6000万的留守儿童存在着普遍“污名化”的现象,在公众的认知里“留守儿童”就等于“问题儿童”,在这样的“刻板印象”之下,他们不仅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还要受到社会看法带给他们的压力。致使他们一方面不被教育者所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在这一压力之下变得更加自卑敏感、自我效能减弱甚至内化“污名化”标签。帮助他们去“污名化”,并依据留守儿童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他们的教育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污名化;留守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54-02
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17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6102.55万;全国流动儿童3581万。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数量加起来超过了1亿,占全国3亿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1]社会在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给予关注的同时,也常常将留守儿童和“问题儿童”联系起来,在很多人眼里留守儿童就等于“问题儿童”。因此农村留守儿童进入人们视野时,就被贴上了“污名化”的标签。在这样的“刻板印象”之下,留守儿童在得不到父母关爱的情况下,还要承受社会看法带给他们的压力。双重压力之下,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更加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对于留守儿童得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何有效的帮助他们“去污名化”,并依据留守儿童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他们的教育发展,是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群体“污名化”的原因
(一)留守儿童的产生
留守儿童的产生与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广大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有关。农村劳动力的乡城流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这些农民在进城务工的时候,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工作时间不规律无法照顾小孩,孩子进城就读困难等原因,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交付他人代为照看,这些被迫留在农村的孩子也就是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照顾指导,在社会各界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认知都比较消极,大部分都是带着“问题化”的视角看待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群体“污名化”的原因
所谓“污名化”,是指由于拥有的不受社会欢迎的身份特征,个体在其他人眼中逐渐丧失其社会声誉(或地位)和社会价值,并因此被贴上消极标签,形成消极刻板化、地位丧失、遭到歧视和排斥的过程。留守儿童的“污名化”是指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有着一定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见,即社会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留守儿童群体被普遍“污名化”的原因纵然与他们自身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的原因。
1.媒体对极端事件的报道。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媒体持续关注的对象。作为一个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问题,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做了很多宣传和报道,但是报道的这些内容多是关于留守儿童不务正业、不守规则、逃课上网或者因无人看管而产生严重事故的极端事件的报道,而对于留守儿童的积极正面的相关报道较少。
2.学者在“问题”视角下对留守儿童的研究。笔者对CNKI的检索结果表明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学术界发表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有近8000篇论文,其中大部分的论文都是用一种“问题视角”来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的。在这些研究中普遍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留守儿童本身主要表现为:(1)学习不认真、成绩差、态度不端正;(2)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法学校纪律、经常做出越轨行为;(3)安全状况堪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且自我保护能力较低,不能处理危险事件和辨别危险情况;(4)心理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性格过于叛逆。
3.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偏见。社会上对于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料而在行为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调皮捣蛋、逃课厌学等,这其实是普通儿童正常心理发育的表现,但社会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强行进行的比较,其实是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主观的偏见。
二、“污名化”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消极影响
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中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污名化”的主观敌意,但是贴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标签”仍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一)留守儿童“污名化”对教育者的影响
一方面,留守儿童的“污名化”会让教育的实施者如学校、老师等对留守儿童产生偏见,留守儿童身上贴着“学习成绩差、性格自卑、叛逆、不服管教”等负面的标签,这使得教育的实施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度减少;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污名化”会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者”丧失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信心,从而放弃对于留守儿童的进一步教育。
(二)留守儿童“污名化”对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
1.焦慮水平提高。根据Aronson和Spencer的威胁性情境理论,威胁情境可能是通过刻板印象威胁的动机现象影响到被污名个体的各种行为表现的。他们认为刻板印象威胁是指处于可能存在消极刻板印象的情境中时,被污名个体知觉到的不舒服的感觉。在知觉到刻板印象威胁时,由于相信其他人对自己持有消极刻板印象,人的心理唤醒增强,焦虑水平提高。留守儿童大多被托付给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学校老师等父母之外的人照料。从小和父母分开,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亲情的关爱和教育,同时由于学校偏向应试教育、监护人教育观念的滞后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等因素,留守儿童相较于其他儿童而言往往更敏感、脆弱,在感受到他人对自己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后,留守儿童就会呈现出焦虑不安的状态,焦虑水平提高。
2.自我效能减弱。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认为,6至13周岁是儿童勤奋与自卑感和自我與角色混淆的时期,这一阶段正是培养孩子勤奋感、创造力、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并实现角色认同的时期。留守儿童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6至13周岁,如果儿童在这一时期充满自卑感,就无法积极主动与周围人进行社交活动,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对于社会角色的理解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从而容易在社会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自我评价降低和自我效能减弱的现象。
3.内化“污名化”标签。一方面,“污名化”的标签打击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让他们丧失对未来的希望,从而不愿学习、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另一方面,给留守儿童加上的标签加大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它在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划名了一道界线,导致留守儿童群体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隔阂与疏远,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一个封闭、孤立的群体,陷入类似孤岛效应的发展困境。这两个方面最终导致了留守儿童产生了“自行应验的预言”,内化“污名化”标签。
三、去“污名化”,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一)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强
首先留守儿童自己要自尊自信自强,要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现在的状态只是暂时的,学会体谅父母外出打工的辛劳;刻苦学习,勤于钻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并且通过参加活动积极与人交流,逐步培养自己的自信。
(二)家庭:信任,帮助,鼓励
家庭毕竟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场所,是孩子受到教育影响最多的地方,要想去“污名化”,必须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留守儿童父母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观念和强烈的责任心,虽然父母不能再留守儿童身边照顾,但是可以通过电话、视频、信件、短信等方式加强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其次,父母还要和留守儿童监护人及班主任、任课老师等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各方面的情况,通过对孩子情况的了解给予孩子准确适时的帮助,使孩子在学习成长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最后,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向孩子讲述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奇闻异事、克服的各种困难等等现实素材来教育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从而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生活,不管再苦再累也要自尊自信自强。
(三)学校社会:去除偏见,公正评价
学校老师在面对留守儿童时,应该消除偏见,从各个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留守儿童;大众传媒在报道有关留守儿童的个案时,一定要从客观的角度全面的报道,而不是以偏概全;整个社会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温暖、包容和支持,并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为他们提供一定健康成长的环境。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他们留在农村的孩子却因为种种原因被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这一标签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让留守儿童在得不到教师父母的关爱下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未来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几代人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外出务农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应该对留守儿童“污名化”的问题重视起来,为他们去“污名化”,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 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 2013,(6).
[2]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 学院学,2005,(25).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