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探析
2017-06-06王淑梅
王淑梅
摘 要 随着中国教育步入“互联网+”的常态化阶段,“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必然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时代虽然会引发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但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传播手段。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特质因素与社会行为因素,可从加强个体约束和增大团体影响两方面,强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5-0066-03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日常的沟通与生活方式,人们获取、共享和传播信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确保其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深入探析的问题。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国民生活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6.32亿。其中,学生是最大群体,占25.1% 。在当代网络化发展进程中,大学生是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如图1所示。据报道,高校学生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心理紊乱。对吉林省某高校大学生调查发现,24.5%的大学生有通过网络寻求心理帮助的经验;如果未来有心理困扰,57.5%的大学生愿意选择网络心理咨询获得帮助。
(二)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着大众的日常活动,也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更多的不确定性,这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1]。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导致大学生间人际交往机会下降,大学生间的孤独感与疏离感上升,容易产生自我封闭、孤独寂寞心理;网络传播的泛滥、良莠交汇的网络文化会对个体的某些行为造成毁灭性伤害,例如,最近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几起因电信诈骗学费,而导致大学生自杀身亡的悲惨事件等,都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三)面临的机遇
与此同时,多媒体也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2]。诸如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工具与手段大大缩短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彼此沟通的效率与亲密度。而“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为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双方心理交流提供了便利环境,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双方缩小心理距离,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坦陈心理问题,主动与教师进行心理交流,便于教育工作者真实地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和心理需求,及时给出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增强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人机交往中获取信息资源,利用互联网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网络信息进行自我心理调节[3]。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取决于个体特质因素(内部归因)与社会行为因素(外部归因),也与学校的管理密不可分,学校管理对大学生个体特质和社会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见图2。
(一)个体特质因素
经过高考,大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时,已经度过了一段人生的青春期。这段进入高等院校之前的经历逐渐形成了每个大学生的个人特质。这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学生原生家庭的熏陶,二是其所受的学校教育的影响[4]。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学生对相同事物的要求和看法有着不同的习惯与规则。除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也会对个体特质的塑造起作用,例如同化作用、促进作用和约束作用等。“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密集化、碎片化和混乱化对不同大学生个体的影响不同,具有良好专注和自律性的个体所受的影响会相对较弱,而缺乏理性辨析能力和比较沉闷与自闭的个体更倾向于受到干扰,特别是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学习就业的压力等,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矛盾冲突之中,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引发一些不良后果。
(二)社会行为因素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外的继续延伸和发展,其教育内容具有广泛性、适应性、及时性和补偿性,这些影响灵活多样,可以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所谓社会行为,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感互动时所表现的外显行动或内在感觉与思想。社会行为因素中,除了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以外,还包括人际关系和从众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工具的便捷与广泛,使得人与人的交往从原来的点对点模式膨胀到群对群的多点模式,其中网络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影响会拓展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社交与讯息接受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可能由于互联网和各种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将自己融入学校以外的一些社会非主流团体,并按照从众心理行事,存在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隐患。
(三)管理约束因素
在各个高校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充分的教学资源与科研教学成果是更值得关注的内容。相比之下,各个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略弱。如,各高校普遍存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师资和称职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内容不达标,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背景下,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特殊的偏好,喜欢拥有独立的空间,渴望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找到自我的一个空间提供可能,容易使大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足,使理想与现实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加之迷恋网络,户外运动减少,产生自我封闭、孤独寂寞等心理健康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建议
(一)优化信息配置
由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互联网活动是必要的。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在网络硬件构建上,学校网络服务中心可以设置相关的网络限制关口,屏蔽不良信息。课堂上为了控制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可以选择制定相关规章要求其关机或统一管理其手机。同时,学校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信息沟通工具,如微信或其他方式,加强与大学生个体和其家长的沟通频率,及时与学生和家长交流。一旦学生有心理不良状态,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有利于心理疏导的信息资料。一般每个学校的实体心理咨询室不一定能够完全覆盖每个学生个体,如果学校设有一些心理咨询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及时获取一些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更好地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二)强化人际交流
利用团体的力量,强化人际交流。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座谈,反应某一阶段中遇到的学习、生活困难[5]。因为在一个温暖的和谐氛围中,大学生内心世界的一些困惑、禁閉心灵的声音,借助真诚的沟通和交流,是可以消除隔阂、融化壁垒的。活化心理咨询,如果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力量不足够,可以借助当地心理医院咨询热线或宣传力量,利用学校的互联网慕课与微课等平台进行知识讲座,普及推广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自身的抗压能力等得到提高。这些专业医院的心理健康咨询员,也可以不定期帮助并参与大学生的相关心理健康干预个案,作为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维护合作的一种项目来运行,使学生们获益。
(三)活化管理条件
各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提高相关的管理条件和水平。高校管理机构应致力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改革教育方式。如,现阶段涌现的一些网络课堂和翻转课堂等丰富的教育形式,会增强学生心理体验。传统授课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地讲授必然会削弱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既要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又要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领悟与成长。
总之,深入地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和根治“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十分重要。学校应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上网学习和交流,通过营造以学校为核心、学生家庭参与的教育网络,优化信息配置,强化人际交流,让学生走出寝室走进操场,给学生创造宽松、健康、以人为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