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研究

2017-06-06史玉霞崔明官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多功能智慧旅游实训基地

史玉霞+崔明官

摘 要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功能定位主要应考虑旅游产业需求、学校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区域旅游资源、环境容量、旅游人口集聚状况等多种因素。对于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而言,其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着力于挖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顶层设计,科学推进基地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文化传承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科学研究服务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多功能;智慧旅游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5-0025-04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随着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发育而建立起的一个新型专业,其目标在于为旅游产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其职业特点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强化实践,因此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尤显重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位于吉林省东部,旅游资源丰富,学校把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前校后厂”等办学措施,促进工学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了办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功能定位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功能定位,主要应考虑旅游产业需求、学校相关专业状况、学校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区域旅游资源、环境容量、旅游人口集聚状况等多种因素。对于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而言,其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功能定位应主要考虑四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功能

一是助力各类旅游人才培养。《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塑造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一批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的口号。《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生态旅游作为吉林省旅游业的最根本的发展模式。《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把我省建成中国生态旅游大省、冰雪旅游强省、避暑养生旅游名省、边境旅游示范省和国际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东北亚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一系列政策利好、资源优势都将给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会接纳更多的人才就业,同时更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市场经济意识、具有专业旅游知识和技能、擅长旅游管理和经营等各类旅游人才。而通过实训基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旅游专业技能则是最好的方式。

二是助力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范式改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大数据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领旅游业向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也极大地增加了对“智慧”旅游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也随之改变。利用网络教学、电化教学、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将智慧旅游的成果和技术手段运用到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流程进行再造,使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高度接轨,增强旅游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和可用性。

(二)科学研究功能

科学研究在引领学校特色延伸,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肩负重要使命。科学研究要取得有效的成果,需要依托强大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集教学、科研和社会培训资源于一体,更有利于科学研究功能的实现。

一是助力生态旅游模式研究。吉林省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而生态旅游资源最具特色、亮度和竞争力,已成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内核,成为主导并带动全省旅游综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生态吉林”品牌,对吉林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国家及吉林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应充分发挥其区域自然生态与文化环境交融的特色生态优势,着力研究和探索发展生态旅游的模式和方法,使集安生态旅游区成为国内外旅游热点,使生态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是助力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依托资源优势,助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模拟教学、师资培养、实训方式、社会培训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提升各领域决策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水平。

(三)社会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活动平台。旅游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应以适应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为导向,紧扣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主要就业岗位群分布,培养符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紧缺性人才。同时,围绕集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与扩大就业、技能鉴定有效结合起来。面向全社会,与市委组织部、教育、人社、旅游等部门联合广泛开展中短期旅游与管理技能培训。承担企事业单位及行业领域的专项培训,如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家庭旅馆从业人员培训等。承办各类与旅游服务与管理相关的职业技能鑒定工作,承办各级旅游服务与管理技能比赛项目。

(四)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是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创造、制度创造、精神创造的总和。文化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道德、审美的意识方式与框架[1]。文化传承是学校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功能。吉林省历史文物古迹遗存丰富,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等多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及地域文化特征。部分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高,特色明显,如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集安丸都山城和东沟贵族古墓葬群遗址,保存较为完整的萨满文化等[2]。因此,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着力于开发吉林省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结合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生态吉林”“文化吉林”这一品牌进行设计,融入当地旅游文化元素,使学生及培训人员能快速而深入地了解吉林旅游和集安旅游,实现传承和发展吉林旅游民俗文化,助力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总体看,本实训基地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不仅要承担内部教学和科研的实训中心功能,也要成为服务于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智慧生态旅游行业,集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和社会培训功能于一体的重要窗口。其功能定位如图1所示。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整体设计

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坚持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强调顶层设计。致力于面向吉林省旅游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行业前瞻性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出发点,紧扣新型旅游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主要就业岗位群分布特点,以及对应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职业能力要求,在功能定位、实训条件、教学模式、实训项目、培训课程、配套资源、内涵建设、共建共享机制、运维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二)建设规格

以吉林省智慧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为依托在整个实训基地整体建设基调和实训内容上都要完整体现“智慧生态旅游”的主题,以现代旅游业岗位群工作流程为核心,为学校及同类院校教师、学生、社会旅游人才创造、提供一流的、高仿真的开放式、共享式专业实训环境;为企业、机构、政府搭建高质化的“产、校、研、政”立体化合作平台。同时,为社会各级旅游从业人员学习、培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提供实训平台,将实训基地建成为设计前瞻、硬件合理、软件先进、功能完整、兼有教学、模拟实训、科研、大赛承办、校企合作、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七位一体”的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在全省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体系建设中发挥骨干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围绕“现代、科学、智慧、生态、可持续”这一中心展开:现代——以中、西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为蓝本,高规格打造一座国家级高技能旅游人才实训基地;科学——贴合吉林省及周边辐射区域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实训基地建设内容;智慧——在技术、环境、资源、服务等不同层面立体呈现基地“智慧打造”鲜明特色;生态——注重内涵建设,强调吉林生态旅游文化融合;可持续——科学运营与管理,追求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根据基地功能定位及建设的整体思路,本实训基地紧密结合吉林省智慧生态旅游产业人才需求,形成五大平台、十大实训室的整体结构,以智慧旅游、生态文化吉林游为旅游体验主线设计框架,融合导游、计调、领队、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茶艺服务员等各种主要岗位等节点,其软硬件匹配职业认证需求,做到教、学、研、文化传承为一体。

(一)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设

主要是基于人才培养培训需求,建设多功能实训体系,包括智慧旅游实训体系和智慧酒店实训体系。一是智慧旅游实训体系。在云计算、大数据、智慧旅游背景下,运用虚拟仿真模拟技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同时,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实训体验,以满足社会对智慧旅游人才和旅游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模拟旅行社实训室、3D导游实训室、礼仪实训室和旅游电商创业实训室,通过实训中心内置的创新型、多功能的仿真实践平台,在进行真实的企业体验模拟的基础上,融入智慧生态旅游元素,全面提高学生及社会培训人员岗位技能,同时使学生适应并掌握当前及未来旅游业发展态势。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强调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旅游服务与管理过程对接。二是智慧酒店实训体系。主要包括中餐实训室、茶艺实训室、Opera酒店信息化实训室、家政服务实训室和客房实训室,通过这五大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茶艺展示及茶艺训练、咖啡、调酒服务训练及餐饮服务训练提升场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同时,该实训体系建设要考虑如何为社会各级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实训平台,真正实现用户的全覆盖、功能的全覆盖。

(二)文化传承体系建设

以“魅力吉林·多彩集安”命名文化展馆,以“中国—东三省—吉林省—集安市”为展示脉络,主要分为序厅、东北览胜、纵横吉林、瑰丽长白、精彩集安共五大功能分区,通过实物、电子沙盘、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来全方位、立体展示吉林省旅游全景、集安市特色旅游以及吉林省特色生态旅游文化。

(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基于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活动平台三大功能,建立社会培训、技能鉴定、赛事承办等管理机构,明确分工和职责;制定社会培训规划、技能鉴定和专业比赛管理制度,使基地的各项社会服务功能落到实处。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是整体专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开展对外的窗口。以旅游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为中心,广泛开展对外联系,与各旅游企业展开多层次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拓展实训基地资源与服务功能。主要从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三个方面来进行。实习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是校企合作的突破口,由此开始,从点的合作再到线,逐渐拓宽校企合作的内容与方式,最后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完善管理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

(四)科学研究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人才培养、智慧旅游、校企合作、社会培训、文化传承、数据库建设等主题,成立涵盖四大功能要素的研究室,根据现实需求每年定期推出若干研究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以项目研究带动人才培养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在科研服务体系建设中,尤其要重视旅游大数据的开发与建设。

旅游大数据通过对系统软硬件平台和信息安全系統的建设,可提升各种应用运行效率,满足旅游信息海量拾取、海量处理和海量存储的需求,实现各类旅游信息的综合查询,为游客提供动态、详尽、准确、多元化的旅游信息服务,实现旅游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也可以为行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规范市场运作等。因此,建立旅游数据库,可以为学校及同类院校教师、学生、企业、机构、政府部门进行各类主题研究提供信息支撑,提升研究效度与水平。

(五)基地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当前,国家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建设好,更要切切实实地用好,不仅要从内涵建设上进行提升,更要从运营管理上进行创新并给予持续保障,本专业新型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更应如此。在内涵建设上,为做好实训基地的顶层设计,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基地应做到统一规划,适度超前,既符合当前实际又满足今后产业发展需求。同时,实训基地在建设完成投入运行之后,在日常运行管理、专业设备维护、项目改造提升等方面都要配备专业的管理小组,制定规范和制度,确保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多功能智慧旅游实训基地
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多功能可伸展照明双层晴雨吸附雨伞
“多功能”收音机 来电申领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