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探究
2017-06-06刘刚许朝山郑云娟
刘刚+许朝山+郑云娟
摘 要 产业供给侧改革对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对常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其两者偏离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常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剖析,并从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完善机制等四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高职专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5-0017-04
2015年底,中央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品质出发,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目前,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从短期来看,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从中长期来看,则是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提升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以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助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职院校必须根植地方,紧跟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资源配置。这不仅关系到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出路,更关系到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对此进行实证研究。
一、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特点
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影响其产业结构的变化。表1数据显示,在2010-2014年,常州市整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GDP总量由2010年的3044.89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4901.9亿元。人均GDP由2010年的10000美元在2014年达到16999美元。同时,统计数据反映出,常州市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征和新常态。在经济增速上,这五年间GDP的增长速度虽然均保持在10%以上,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在结构调整上,三次产业比重虽然基本稳定,但也出现了第二产业比重逐年小幅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小幅提升的趋势。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常州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加速发展阶段,呈现出由“二、三、一”产业结构中级发展态势向“三、二、一”产业结构高级发展态势逐步转型的趋势。
(二)常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当前,学界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作为衡量三大产业结构和产值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核心指标[1]。即: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三大产业内各产业产值结构与各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和状态。其具体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三大产业产值结构比值/三大产业就业结构比值-1。其内涵为: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绝对值为零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完全匹配,经济发展效益最高。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大于零时为正偏离,该产业现有从业人员不能满足该产业发展需要,仍具有一定的就业吸纳能力。反之,当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小于零时为负偏离,该产业现有从业人员相对于该产业发展而言已有富余,就业吸纳力有限,甚至已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失业。
表2数据显示,近5年常州市三次产业总体结构偏离度绝对值的平均值的波动区间为(0.260~0.363),小于0.5。这说明,近5年常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性状况是比较理想的。从三次产业内部来看,近5年来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的波动区间为(-0.046~-0.005),说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性最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的波动区间分别为(-0.741~-0.584)和(0.153~0.302),说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均衡性状态良好。但从发展趋势上看,第一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已不足,已出现了隐性失业,而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二、常州高职专业结构基本情况分析
(一)常州高职专业结构整体性分析
截至2014年底,常州高职院校共计开设了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与测绘等15个专业大类,35个二级专业类,126个专业,245个专业点。具体情况见表3。
(二)常州高职院校之间专业结构差异性分析
通过对表3中不同学校在开设专业大类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同一所学校内部在开设不同专业大类方面的比重性两个维度的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专业点数最多的为信息学院,该专业大类在该校专业设置中占比也最高,达到35%;制造专业大类专业点数最多的为机电学院,该专业大类在该校专业设置中占比也最高,达到38.7%;土建专业大类专业点数最多的为工程学院,该专业大类在该校专业设置中占比也最高,达到18.9%;轻纺食品、艺术设计传媒、财经三个专业大类专业点数最多的为纺织学院,这三个专业大类在该校占比也位居前三位,分别达到21.4%、19%、19%。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发现,信息学院、机电学院、工程学院三所学校在专业大类设置上体现的特色性最为鲜明,分别为电子信息、制造、土建。纺织学院在专业大类设置上体现了一定特色性,为财经、轻纺、艺术。
三、常州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本文将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偏离度(专业点比重与产业比重的差值)为重要指标,来衡量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其具体内涵为:偏离度系数绝对值为零时,说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最高;偏离度系数大于零时为正偏离,说明该产业总体专业设置相对该产业需求而言具有过剩性;偏离度系数小于零时为负偏离,说明该产业总体专业设置相对该產业发展而言具有不足性。
通过对表4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常州9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常州的产业结构现状之间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为:
第一产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偏离度为-2.8,着眼于常州在“十三五”期间将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当前第一产业专业点为0的现状需谋求突破。
第二产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偏离度为-6.43,可以说,专业设置对于第二产业发展的支撑度是不足的。特别是相对于“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先进碳材料、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当前第二产业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过多地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布局不足。
第三产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偏离度为9.33,可见专业设置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过剩性。在内部结构上的不均衡性更为突出。其中,财经类專业点数为41,在第三产业专业点占比达45.1%,而医药卫生专业点数为0,公共事业专业点数为1。对照常州市“十三五”期间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重点发展金融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健康和养老服务等十大产业的发展要求,在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上,发展潜力是充分的,结构调整压力也是巨大的。
四、提升对策
(一)围绕国家产业供给侧改革,确立专业中高端转型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调整发展总体表现为四大趋势:一是三次产业结构总体比例向中高端转移。既包括加大第三产业比重,也要重视第一产业中的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的比重。二是产业水准转向中高端。纺织、化工、钢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行业要向航空、医疗设备、生物技术等高科技制造业发展。三是进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高端。大力实施品牌与核心战略,产品普通生产环节可以走出去,但对其关键零件、关键工艺等拥有核心技术。四是面广量大的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进入中高端。因此,未来高职专业调整不仅要根据地方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专业大类结构比例,也要调高原专业大类的专业点定位。如面向农业大类专业,增加农业信息化、质量保障与认证、粮食深加工、流通等粮食工业类与储检服务类专业点;面向装备制造等工业大类专业,向工业设计、检测、维修、供应链管理等工业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专业点升级。确立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加大专业技术含量。以模具技术专业为例,可以通过提升自动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精度检测、模具成型工艺质量分析等核心技术水平,提升传统模具专业目标定位,培养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助推传统产业升级;传统的市场营销、数控技术等产能过剩专业则以“互联网+专业”“专业+互联网”等形式,实现专业统整与跨界,打通专业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引领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
(二)契合常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具体专业结构
高校应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当做自身神圣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共生性[2]。当前,常州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紧迫的。 因此,区域高职院校应围绕本市现代产业建设,紧跟产业转型升级趋势,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设置,积极建构与产业发展联动的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力求高职专业结构基本适应常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具体而言,第一产业方面,应围绕“农业装备、农业技术、农业经营”这三个重点,在现有相关非农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协同跨界,设置相关涉农专业。第二产业方面,应围绕“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中提出的十大产业链,通过传统制造类专业的改造重组,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第三产业方面,应围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十大产业,对现有专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于财经类等过剩性专业进行去产能,对于类似养老、家政、健康服务这样的紧缺性专业等加快结构创建。
(三)立足高职园区集群发展,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
常州市现有高职院校在办学基础和发展情况上各有不同,特别是常州高职园区内的5所院校,立足于自身办学历史与传统,在发展上体现了一定特色与优势,但是专业布点上的同质性和重复性还是较为明显。热门专业出现就业困境的直接因素之一是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性[3]。区域高职教育整合,要打破园区内各高职院校之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专业整体规划,合理进行专业分工协作,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设置,以期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效益最大化。因此,省市两级政府要以宏观统筹协调和市场调节为手段,聚焦常州重点产业链扶持相关专业群的设置与建设,按照相同的工程对象、相近的技术领域和相关的就业岗位群,重新调整优化高职专业设置,实施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发展战略。通过“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现专业建设转型、降本、提质、增效,减少同城院校专业重复设置。以集群发展引导各校在专业特色上做文章,通过错位发展,发挥各自专业群行业资源集聚优势、区位服务优势。同时,通过加强园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区域共享的产教融合公共实训中心、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新技术教师培训基地等,以此助力园区院校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促进专业技术进步。
(四)基于沟通对话,完善专业评价和调整机制
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两者间的关系是最直接,也是最现实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是一个职业教育与经济部门互动的问题,而不完全是专业发展一味配合产业发展的问题”[4]。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上应充分发挥好政府调控和市场杠杆两方面作用,以协同创新为理念,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构建起“政府调控、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导”的专业评价和机制。其中,市级相关行业部门定期发布本产业与行业发展信息、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信息;市教育局需要协同发改委、人社局等部门科学制定人才发展与专业群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划定管控专业和支持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省教育厅统筹管理专业设置与调整,严格监督学校落实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与基本程序,督导专业办学评估,编印全省高职院校与专业指南,督促学校完善内部专业建设与动态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