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误区及对策
2017-06-06潘春敏
◇潘春敏
随着新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其重要性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于是,动手操作活动成了许多教师的法宝,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如果不用似乎就不是一节好课。但在现实的课堂中,审视反思我们的一些操作活动,发现存在着种种误区。
误区一:材料越多越好,忽视学生特点
【案例】“百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教师为了让学生数出100,并体会100有多大,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材料,有花生、糖、橡皮、小棒及幸运星等。
师:同学们,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学具,请大家帮老师数一数每种学具有几个。
学生开始操作并汇报。
生1:我们组有98块糖。
生2:我们组有102粒花生。
生3:我们组有99个圆片。
……
这时候,老师已经没有耐心听下去了,直接告诉学生:“实际上,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的都是100个,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00。”
【分析与对策】选择合适材料,做到有效操作。
“百以内数的认识”操作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1个百里有几个十,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100的大小。这位老师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上,只重视了材料的多样性,却忽略了学生好奇、爱玩的特点,加之材料品种众多,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操作材料的“好玩”上,而不是集中在如何数数上,因此在数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
基于上述分析,在教学时,可以只给学生提供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1个十,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出100,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摆放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00根小棒,这样学生就会有序地操作。至于上述橡皮、糖、花生等感性材料,教师可以在新授结束后,巩固100的数感时让学生看一看、数一数,让学生体会100件不同物体其大小是不一样的。
误区二:操作喧宾夺主,偏离教学目标
【案例】“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段。
师:请同桌合作,从一号信封中取出正方形纸片,折一折,并把它的涂上颜色。
课件出示要求:
(1)先想一想怎么折,然后折一折、涂一涂。
(2)有几种不同的折法?同桌交流,看看谁的折法又多又好。
学生开始折纸活动。师:谁愿意展示一下折法?学生边展示边汇报折法,教师逐一评价。
生 1:如图 1。
图1
生 2:如图 2。
图2
生 3:如图 3。
图3
师:还有别的折法吗?再想一想,动手折一折。
学生又动手折纸。生 4:如图 4。
图4
生 5:如图 5。
图5
生5:绕正方形的中心,两条对角线同时旋转,可得到无数种折法。
教师大加赞赏,表扬学生富有创新思维。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图形,我们发现不管怎么折,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都可以用表示。
【分析与对策】操作要统筹兼顾,立足整体目标。
“认识几分之一”,意在通过让学生折出一个正方形的,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重点应是引导学生透过各种折法的表象,领悟分数意义的本质。这位老师却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把教学重心放在追求多样化的折法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观察、比较、抽象环节,只是草草带过,让学生错失了深度理解分数意义的良机,致使操作广种薄收。
教学中的操作活动,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透过直观表象,对操作的结果产生困惑和思考,进而引发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与内化,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上操作活动的目标定位应是通过多种折法,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因此,在汇报展示环节,教师不要“恋战”多种折法,而应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比较折法,在多角度的比较中,发现各种折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透过表象,发现本质,深刻感悟分数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促进新知的内化,帮助达成教学目标。
误区三:操作千人一面,丧失个性思考
【案例】“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段。
师:这三个分数是否相等?请大家用信封里的正方形纸,动手折一折。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折纸,然后展示折法,进行汇报……
【分析与对策】鼓励多样化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在上面的活动中,教师发出了统一的操作要求——折纸。整齐的操作活动,只为了验证一个结论:相等。单一的方法,统一的操作,思维含量低,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丧失了丰富多彩的个性思考。长此下去,怎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背景,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活动空间,激活学生的个性思考,催生多样化的操作方法,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上述操作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动手验证。学生在开放的操作过程中,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储备,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如折纸法,画数轴图示法,计算数值法(小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推导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在每种验证方法的背后,是个性十足、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几何直观、数形结合、计算及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误区四:操作流于形式,缺乏深层交流
【案例】“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动手尝试“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
过了一会儿,教师收集并展示学生画的圆。
师:这些圆画得怎样?
生1:有的把曲线画到里面了,有的把曲线画到外面了。
生2:画得不圆,很难看。
生3:画得太大了。
……
师:那么如何正确画圆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怎样画圆。
【分析与对策】交流要“立足根本”,深入本质。
教师在学生尝试画圆活动结束后,展示了学生画的圆,在交流时,只是引导学生进行非数学性的评价,热闹的操作交流背后,丢掉的是对圆的本质意义的理解,丢失的是画圆过程中的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致使前面的画圆流于形式。
在操作交流阶段,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目标这一根本,紧紧抓住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向学生提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入木三分的分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各种思想、方法的激烈交锋,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有效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深化认知,使操作活动落在实处。
在上述交流活动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师: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它们是怎样在无意中被创造出来的。
学生若有所思,讨论,进而感悟……
师: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全班画出来的是不是大小一样?为什么有大有小?
学生自我反思,辩论,进而感悟……
师:小组交流一下怎样画圆才能标准,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
透过失败的作品,教师的发问,对症下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观察、比较、反思、讨论中,不断进行自我否定与修正,弄清了“画‘不圆’”和“画得太大”的原因。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中,领悟了画圆的方法,对圆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更加清晰。接下来的小组交流水到渠成。学生经过适时的抽象归纳,顺利提炼出了画圆的方法,初步获得了画圆的活动经验,使操作活动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
总之,在课堂上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时,我们只有瞄准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操作材料,抓住知识本质,引发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才能走出低效操作的误区,真正提高操作活动的质量,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