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017-06-06王和平张丽娟
王 颖,王和平,张丽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秦皇岛 066004)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王 颖,王和平,张丽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秦皇岛 066004)
休闲农业作为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业态,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对休闲农业评价研究文献大量涌现,且研究方法日渐成熟。基于上述背景,文章通过查阅1992~2016年间国内外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文献,从自然条件、经营策略、官方支持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休闲农业评价方法进行归类,并逐一总结其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过程、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研究结果表明,休闲农业指标评价体系建设须从更宏观的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评价指标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态调整;评价指标选取及单项指标赋值须注重全面覆盖。
休闲农业 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指标选取
0 引言
休闲农业依托农业和农村丰富的自然景观,向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风情感受、文化欣赏和农事体验等休闲服务和新型农产品[1]。休闲农业既体现了农业多功能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农业战略转型的一个方向,对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工具,它通过研究方法与模型将休闲农业领域错综复杂的系统数据进行定量化、简单化,为休闲农业领域的模式评价、现象观察、趋势研究等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公共交流、政策制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促进休闲农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部分学者从教育、文化、旅游保健、媒介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评价[2]。虽然总体上看,对休闲农业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逐步趋于成熟,但是对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方法的归纳和总结的为的文献较为缺乏,大部分研究都缺少可以代表整体系统特性并且可以用在不同系统间横向对比的综合体系,不利于从宏观层面对休闲农业进行顶层设计。文章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将国内外对于休闲农业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试图发现对休闲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对应的解决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1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评价对象及内容概述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休闲农业的论述所涉之面十分广泛,关于其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文献包含了许多方面。当前对于休闲农业评价对象依据范围来划分,主要有3类,第一类是按照自然条件划分,以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农业资源等为研究对象; 第二类以休闲农业经营策略为划分对象,如营销方式、市场定位、游客互动等; 第三类是以官方支持为对象。对休闲农业评价对象的目标主要是对政策环境、规划设计、政府引导的评价。
1.1 发展休闲农业与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农业资源等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评价
梅虎等用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旅游资源建立了评价体系,从区位、资源条件、旅游发展基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桂林的两处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排序[3]。结果显示,用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目标的评价结果与统计资料中的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收入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好坏程度间接反映相当一致,充分说明了此评价方法对于农业旅游的资源评价方面有着比较高的合理性、实用性,对于因素复杂其他领域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范水生以发展休闲农业在不同地理位置上所展现出的不同特征为切入点,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地理位置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及休闲农业地理位置评价模型的具体构建方法,指出交通区位、资源禀赋、旅游与环境资源的质量、立地条件,是发展休闲农业选址应考虑的综合因素[4]。
刘水良等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区域条件、资源价值、环境条件等3个方面,通过建立具体的评价体系,对湘、鄂、渝、黔边区的休闲农业进行了评价,认为湘西自治州、张家界、黔江区是典型的休闲旅游基地[5]。 评价指标体系显示,对于休闲旅游基地的评价必须是动态过程,会随外部的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不同时间节点的同样旅游地也会有着不同评价结果。因为评价因子的权重赋值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在今后的实证研究中进行不断修正,才能够尽量科学、准确地进行评价。
钟平通过建立模型树的方法,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17 项三级休闲农业资源归纳为10 个二级类别,最后再将这10项分别归纳到资源功能、资源类型、区位条件以及与传统农业的关系4 个一级项之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项设计权重,最后得出休闲农业基础资源的重要程度,较为重要的项目有土地资源、水体资源、农副产品、与客源地距离、交通条件等[6]。
陈丽媛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农业区位理论等为依据,构建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了划分,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AHP 层次分析法得出36个具体指标的权重[7]。 认为评价体系计算后的综合得分,虽然可以在某些程度上代表了园区整体的功能效益以及建设水平,但指标层、准则方面最终权重得分并不可以完完全全反映此指标项实际的情况。如果要通过评价知晓园区的发展情况,必须要把调研评价指标的得分与权重综合评分的结果充分结合,这样才能获取评价主体较为全面、客观的情况。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对于休闲农业从地理位置、区位交通、农业资源等角度做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休闲农业发展地本身所天然拥有的各项资源要素,这些要素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正确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某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但由于休闲农业本身是一产、三产高度融合的新兴业态,这些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于市场行为考虑较少,较为适合对一些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生态农场、农庄等进行评价,对其发展的前景、优势、劣势、可行性进行评价。
1.2 发展休闲农业与营销方式、市场定位、游客互动等经营策略之间的关系评价
彭妮以兰州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论以及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论构建了休闲农业经济系统,利用能值理论从系统结构效率、系统经济效益、系统生态效益、系统功能、系统综合评价等5个方面对休闲农业经济评价系统能值指标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兰州市休闲农业规模小,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需要在科学布局、加大投入、提高效益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8]。
陈志峰等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实证分析,从环境特点、产品特性、经营的水平、行为体验、感情体验、基础设施等6个方面制定了休闲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永泰千月台式休闲农场、闽侯龙台山休闲农场进行了评定,指出了2个农场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9]。通过对实证案例进行评分和评价体系进行构建,认为从经营者和消费者2个角度出发的评价方法对于实际操作有着比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杨荣荣在整理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品特色、营运管理、功能效益等7个方面建立了休闲农业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ANP网络分析法、SD语义差别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10],对吕家围子休闲农业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其民宿条件、运营管理、游客体验方面评分相对较低,应该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
E.T.Davies根据农场旅游的概念定义,深入分析了农场旅游产品的具体内容,如营销的方法,如何才能使每个个体发挥作用,并就威尔士为对象展开了精细研究。结果显示,个体以及营销策略等不同主体在产品的供应链当中都有着自身的独特作用和地位,从而对农业旅游产品效益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1]。
Elisabeth Kastenholz以葡萄牙北部、中部为对象,对乡村的旅游市场进行了细分,它用了4种不同的语言对研究地的200名观光客开展问卷调查,进一步总结了其需求,并且对葡萄牙北、中部乡村旅游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认为乡村旅游市场应游客需求为广告宣传、风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导向,进一步强化游客体验,从而提高乡村旅游市场的整体竞争力[12]。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对发展休闲农业与营销方式、市场定位、游客互动等经营策略之间的关系评价,不仅考虑了自然因素,也充分体现了生态农业业态中的服务属性、市场属性,较为适合对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主体进行评价,为其未来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1.3 发展休闲农业与政策环境、规划设计、政府引导等官方支持之间的关系评价
Ollenburg.C等对德国2001年颁布的《Bundeskleingartengesetz》(即联邦市民农园法)研究后指出,发展市民农园必须具备的2个条件,一个必须是非盈利性质,产生的农产品只能用于自身的休闲或消费,另一个则是必须与其他的市民农园进行连片布局,统一进行道路规划建设、游戏场地和协会住宅布局[13]。
MacDonald针对加拿大东部小道发展休闲农业进行了研究,提出乡村文化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来说是非常有力的资源,通过对多年以来的政策环境以及效果反馈进行评价,政府应在挖掘、利用乡村文化上多下功夫[14]。
张润清等对全国休闲农业与星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和研究,用17个指标组成了六大层面,对各个休闲农业企业和园区进行了评价,其中“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列出了具体目标,即年经营收入不能少于500万元,年接待游客必须达到或超过5万人次,从具体标准上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了划分[15]。
王馨从政府角度出发,通过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建立了休闲农业空间规划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将空间规划中的的斑块、廊道、基质作为空间系统层,将功能规划中的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等作为多功能性系统层,通过对各指标的权重值和排序获得空间结构系统占的权重值远远高于多功能性的结论,认为政府在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时,应高度重视空间的规划布局[16]。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对于发展休闲农业与政策环境、规划设计、政府引导等官方支持之间的关系评价,着重对政府行为这双“看得见的手”进行引导,是更为宏观的一种评价研究方式。
2 对休闲农业评价的方法及指标体系
2.1 休闲农业评价的方法
休闲农业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及等量与定性结合3种,早期的研究中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较多,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的方法逐渐增多。
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案例分析法、理论与调研结合法、SWOT优势分析法等。3种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农业旅游理论、景观理论或者经济理论上的递推,对研究区域内休闲农业发展的各方面条件调查设立指标,对优势和劣势条件进行比较并简单定性,进而对休闲农业发展进行评价。例如:胡驰[17]在对黑龙江省休闲农业进行评价时,借助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体验经济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禀赋和实地调研对休闲农业案例进行分析,进而进行评价并得出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路径。邱婷婷[18]在对上海休闲观光农业园的旅游吸引力进行评价时,引入了景观美学理论、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和旅游感知理论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上海休闲观光农业园的调研对其进行评价。郑文昭[19]通过分别对宁夏发展休闲农业在生态、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和重视程度、宣传力度、规划和规模等方面的劣势运用SWOT优势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对宁夏发展休闲农业进行客观识别并做出评价。
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特恩奎斯特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这几种研究方法的共同点是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设置评价休闲农业的指标,通过调研或者查阅数据库得到原始数据,接着对原始数据处理得到量化后的指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定量研究最终得到评价结论。刘红瑞等在对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组织的效率进行评价时采用的是特恩奎斯特指数法[20],孔庆书等在对河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21],许标文等对台湾金贝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研究中运用了PLS回归方法[22]。蒋颖在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进行评价时运用了因子分析法[2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得到原始数据,对于一些无法直接量化得到的指标例如自然景观体验、消费者体验等较为主观的指标则通过专家意见得出,继而建立计量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和完善。其中使用较多的是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陈丽媛在对休闲农业评价时运用了AHP层次分析法[7],刘红瑞等在对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和效率进行评价时运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20]。
2.2 休闲农业指标选取的方法
在对休闲农业进行评价选取指标时,主要有2种方法。
(1)根据研究区域内的休闲农业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分别进行分析,结合该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胡驰在对黑龙江省休闲农业评价[17]、邱婷婷在对上海休闲观光农业园的旅游吸引力进行评价[18]中,都分别针对当地特色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例如黑龙江冬季冰雪优势、上海经济水平发达对都市生态农业的促进等。郑文昭对宁夏发展休闲农业的研究中[19]、邱叶珍在福建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25]在突出当地优势的同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带来的休闲农业发展瓶颈进行了阐释。乔春妮对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状况的研究[24]以及李亚楠对山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26]中都首先对研究领域内休闲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做了详细的分析。这种通过优劣势选取休闲农业指标的方法,因其充分考虑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此选取的指标更有代表性,相应的评价结果对当地发展休闲农业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因其重个性,轻共性的特征,对于揭示休闲农业发展路径方面有着些许不足。
(2)直接对研究范围内的休闲农业发展概况直接通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等进行评价,得到综合的评价结论。刘红瑞等在对休闲农业组织的效率做评价[20],孔庆书等对河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21]没有对研究对象的优、劣势进行区分。许标文等对台湾金贝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研究[22]。蒋颖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休闲农业发展的评价研究[23]。陈丽媛在对休闲农业评价研究[7]也都直接使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休闲农业的指标进行了确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但对调查研究的方式、样本的选取具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发生误差,其评价的精准程度则容易出现很大偏差。
以上2种选取指标的方法不同,但是最终的落脚点是相同的,即通过研究区域内休闲农业的区位特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产品特色、消费者体验、企业品牌、管理水平、员工素养、经济效益等方面选取具体的研究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2.3 休闲农业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因世界各地自然风景和消费习惯不同,即便在同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休闲农业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设计指标时既要从全局出发,但也要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对休闲农业的评价要根据选取区域的特色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务必使选取的指标全面体现出休闲农业真实的发展现状,还要使选取的指标可比较或易获取。从而保证评价结论客观有效。因此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3.1 全面系统性
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全面客观地涵盖出研究区域内休闲农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既有宏观层面也应包含微观层面[27],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系统,进而反映出该区域内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邱婷婷[18]评价上海休闲观光农业园的旅游吸引力、乔春妮研究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状况[24]都是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选取评价指标,经过与统计数据相对比后得出,这种方式得出的评价系统较为客观全面,对现实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性。
2.3.2 科学性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在遵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理论的基础上,设计能反映出研究区域内休闲农业的自身特征的指标体系,另外休闲农业涉及面较广,研究对象较为复杂,要科学客观的反映研究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概况。陈志峰等[9]在对永泰千月台式休闲农场、闽侯龙台山休闲农场进行评定时,从环境特点、产品特性、经营的水平、行为体验、感情体验、基础设施等6个方面制定了休闲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刘水良等[4]对湘、鄂、渝、黔边区的休闲农业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体系显示,休闲旅游基地的评价指标会随外部的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必须评价体系也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修正,这样才能保证其科学性、正确性。
2.3.3 实用性
对休闲农业评价时不管是从优劣势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还是直接通过指标进行评价,选取的指标都要实用,即指标可比或者指标数据的通过调研、计算或者专家评估能够得到,才能对休闲农业进行评价,而不是凭空想象。李丰玉[29]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集群式发展的这种方式建立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该体系指标权重加以确定,认为休闲农业的集群竞争能力在一级指标中,受系统结点竞争能力的影响要大于系统结构上的竞争力; 在二级指标上,受显性特征影响较大,基础条件次之; 三级指标中,产业规模、管理水平、经营效率的影响居前三位,进一步找到了休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基本路径,以及政府整合休闲农业资源要素禀赋的关键所在。
2.4 小结
通过对胡驰[17]、邱婷婷[18]、郑文昭[19]、刘红瑞等[20]、孔庆书等[21]、许标文等[22]、蒋颖[23]、陈丽媛[7]等文献进行归纳可以看到,当前对休闲农业评价指标很多,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区位特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产品特色、消费者体验、企业品牌、管理水平、员工素养、经济效益等9类指标中,其中,区位特征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2项指标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受道路建设、娱乐设施、停车场建设、安防设施、住宿设施5项指标影响,生态环境受空气质量和植被覆盖率2项指标影响,产品特色受特色餐饮、住宿特色和人文特色3项指标影响,消费者体验受参与度和满意度2项指标影响,企业品牌受产品知名度以及是否上市2项指标影响,管理水平受管理者才能、现代管理制度2项指标影响,员工素养受文化水平、服务意识2项指标影响,经济效益受园区效益、区域效益2项指标影响,见图1。
图1 休闲农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与结论
该文的核心是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基于对国内外对休闲农业评价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指导性等原则,从尽可能量化、尽可能容易获得的视角,对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归纳和总结。从当前国内外对休闲农业评价文献的研究中发现,对休闲农业的评价由早期主要从理论上进行简单的评价,发展到现在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定量研究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28],并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区域或者特定休闲农业主体进行评价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第一,大部分研究都缺少可以代表整体系统特性并且可以用在不同系统间横向对比的综合体系,这样的结果是,虽然对于研究对象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对于休闲农业整个业态的规律性、方向性、趋势性研究不够,应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对于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第二,关于休闲农业评价指标的选择,大部分休闲农业评价指标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在运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例如九大项直接指标中的生态环境、产品特色、消费者体验、管理水平、员工素养等指标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需要在评价过程中及时根据情况变化对权重等方面进行修正[5]。目前,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的文献缺乏对动态评价体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提高,以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合理,更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构建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效益。因此,在可量化、易获得的基础上,在选取评价指标选取以及单项指标赋值的过程中,应注重全面、系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应充分考虑道路建设、娱乐设施、停车场建设、安防设施、住宿设施等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必备要素,这样才能在评价结果上尽可能地反映出园区在某一些具体方面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为其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1] 郭焕成.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1): 39~42
[2] 郭红芳.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8(6): 933~937
[3] 梅虎, 朱金福,汪侠.农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 12(2): 142~144
[4] 范水生. 休闲农场区位选择与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1(5): 54~58
[5] 刘水良, 吴吉林,田金霞.基于AHP法的休闲型旅游地评价——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 26(10): 937~939
[6] 钟平. 休闲农业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2,18~22
[7] 陈丽媛.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构建.昆明:云南农业大学, 2015,1~8
[8] 彭妮. 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以兰州市为例.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11,16~18
[9] 陈志峰, 郑百龙,许标文,等.休闲农业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1): 99~103
[10]杨荣荣. 基于业态划分的我国休闲农业评价研究.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4,15~18
[11]E.T.Davies.Planning and Marketing of Tourism:A Cas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rm Tourism in Wales.Tourism Management,1992, 13(1): 5~13
[12]Elisabeth Kastenholz.Assessment and Role of Destination-Self-Congruit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3): 719~723
[13]Ollenburg.C,Buckley.R.St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Motivation for Far Tourism Operator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7, 45(3): 444~452
[14]Roberta MacDonald,Lee Joliffe.Cultural 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Canada.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2): 307~322
[15]张润清, 赵邦宏,曹盼.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管理, 2011,(6): 92~95
[16]王馨. 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3,18~25
[17]胡驰. 黑龙江省休闲农业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5,9~34
[18]邱婷婷. 上海休闲观光农业园旅游吸引力评价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4,3~12
[19]郑文昭. 宁夏休闲农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安徽农业科学, 2014, 36(12): 26~36[20]刘红瑞, 安岩,霍学喜.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2): 83~89
[20]孔庆书, 李洪英,师伟力.基于DEA的河北省休闲农业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4): 511~518
[22]许标文, 郑百龙,池敏青.基于PLS回归的上金贝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研究.台湾农业探索, 2010, 15(4): 50~53
[23]蒋颖.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3,13~15
[24]乔春妮. 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35~41
[25]邱叶珍. 福建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研究.改革与开放, 2011,(16): 114
[26]李亚楠. 山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0,(2): 21~24
[27]王树进, 王晓蓉.休闲农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2007
[28]任开荣, 董继刚.休闲农业研究评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3): 195~203
[29]李丰玉. 董子铭.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12): 484~486
REVIEW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EISURE AGRICULTURE*
Wang Ying,Wang Heping,Zhang Lijuan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s a new form of production and the thre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leisure agriculture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especially since 1980s,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searches on the evalu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emerged.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iteratures, this paper classifi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eisure agriculture from natural conditions, business strategy, and official support, summer up the evaluation object, method, process, index selection methods and princi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adjust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It should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the index selection and assignment, so as to promote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leisure agri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index selection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133
2015-11-10 作者简介:王颖(1976—),女,河北乐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Email:wangying3003@163.com *资助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旅游功能开发与评价”(HB15GL074)
F323.4
A
1005-9121[2017]01-02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