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髓钉在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中的应用

2017-06-05魏红卫苏朋伟苗连峰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民医院外四科河北保定073100

当代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前臂桡骨髓内

魏红卫,苏朋伟,苗连峰(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民医院外四科,河北 保定 073100)

弹性髓钉在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中的应用

魏红卫,苏朋伟,苗连峰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民医院外四科,河北 保定 073100)

目的 探析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中运用弹性髓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尺桡骨双骨折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弹性髓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弹性髓钉内固定术对尺桡骨双骨折患儿进行治疗,具有功能恢复好、愈合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尺桡骨双骨折;弹性髓钉;治疗效果

尺桡骨骨折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在儿童骨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3%~6%左右,因为尺桡骨双骨折具有不稳定型,患儿发病后,骨折端容易出现重叠移位、成角或者旋转,预后差[1]。在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传统治疗中,往往运用手法复位,夹板或者石膏固定,但是稳定性不高,容易出现移位,治疗周期长[2]。因此,本文对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中运用弹性髓钉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尺桡骨双骨折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女13例,男30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为(8.5± 3.2)岁,致伤原因:13例为车祸伤、30例为摔伤;观察组中女15例,男28例,年龄5~15岁,平均年龄为(8.6±3.3)岁,致伤原因:15例为车祸伤,28例为摔伤。两组的性别、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正侧位X线片检查,对骨折移位情况进行了解,充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和检查,运用石膏对患肢进行固定制动,给予患者止痛和消肿治疗,对患肢的末梢血运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发生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并且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准备手术。

1.2.2 对照组 对照组运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患儿进行全麻后,协助患儿保持仰卧位,将气压止血带准备好,将患儿的骨折出血情况作为基本依据,确定是否运用止血带,并对铺巾进行常规消毒。运用背外侧入路,选择桡骨茎突和肱骨外侧髁之间做一个纵向手术切口,经过桡侧腕指伸肌和短伸肌之间进入,使桡骨骨干充分显露后,运用长度合适的钢板对骨折进行固定。顺着尺骨嵴走行做一个尺骨皮肤切口,经过尺侧腕伸肌和腕屈肌之间的间隙进入,直到尺骨干,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后,运用长度合适的管型钢板进行固定,并在尺骨后方放置钢板。

1.2.3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弹性髓钉内固定术治疗,操作如下:将髓腔大小作为基本依据,选择长度合适的弹性髓钉,一般为2.0~2.5 mm,在C型臂X光机的直视下进行手术,选择鹰嘴后下方桡侧作为尺骨进针点,尽量避开骺板,沿着尺骨干髓腔直到骨折端,对骨折部位进行手法复位后,在远端折断的髓腔内打入弹性髓钉,在骨皮质外留5 mm钉尾部,并将其埋于皮下。手术的过程中,如果闭合复位具有一定的难度,则可以在骨折端做1个小切口,对骨折部分进行复位。选择桡骨背侧Lister结节桡侧作为桡骨进针点,在透视下尽量避免远端骺板,顺着髓腔侧纵轴方向将弹性髓钉打入直到骨折端,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后,继续打入髓钉直到桡骨折断头下,在骨皮质外留5mm钉尾部,并将其埋于皮下。

1.2.4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两组患儿预防感染、吸氧以及心电监护,术后3 d内,对患儿进行前臂X线检查,确定复位情况,术后12~14d拆除伤口缝线。

1.3 疗效判定标准 运用Grace and Enversman评分标准评价前臂功能:(1)优。骨折完全愈合,前臂旋转功能>正常的90%,且得分为95~100分;(2)良。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正常的80%,且得分为80~94分;(3)中。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正常的60%,且得分为60~79分;(4)差。骨折愈合差,前臂旋转功能<正常的60%,且得分为0~59分[3]。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本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n)

2.2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两组在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s)

指标住院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周)手术时间(min)观察组(n=43)7.8±2.3 5.1±0.7 36.1±2.5对照组(n=43)17.6±3.2 9.5±0.5 63.4±6.1 t值16.31 33.54 27.16 P值<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4],因为起病急、病情严重、患儿年龄较小,临床治疗难度大,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残疾,一方面危害患儿健康,另一方面还对患儿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5]。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儿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疗效确切,但是手术大范围剥离骨膜,使局部软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并且虽然钢板体积薄[6],但是因为儿童前臂较细,容易使前臂筋膜室内容物增加,导致肢体肿胀,影响皮肤愈合[7]。运用髓内钉对尺桡骨双骨折进行治疗,不仅具有软组织干扰小、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还有以下优点:(1)末端的镰刀状设计可以使固定的牢靠程度增加,避免固定骨折后发生旋转,避免发生骨不连;(2)将患者的髓腔程度作为基本依据,选择粗细长短合适的髓钉,并且可以将骨骼形状作为基本依据进行塑形;(3)伤口小,能够使软组织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可以促进组织恢复;(4)闭合穿钉的创伤较小,能够明显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5)在皮下放置钉尾,容易在骨折愈合后取出,避免发生再骨折[8]。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提示尺桡骨双骨折运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尺桡骨双骨折患儿弹性髓钉内固定术治疗,具有功能恢复好、愈合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1] 钱辉.弹性髓内钉在治疗儿童尺桡骨骨干骨折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9):54-55.

[2] 陈洪娇,彭磊,程少文.单根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14(5):425-427.

[3] 罗冬冬,杨彬强,张智勇,等.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尺桡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14 (1):99-100.

[4] 王明千,马长生,杜传宝,等.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少年儿童尺桡骨骨干双骨折[J].中医正骨,2013,22(9):71-72.

[5] 张建军,李金光,恩哈木江•艾山江.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J].当代医学,2015,21(5):658-660.

[6] 张青,王树辉.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21(3):128-129.

[7] 罗宇,谭家昌.弹性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对比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2,11(9):1025-1027.

[8]赵蕴滔.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的临床治疗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2):47-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55

猜你喜欢

前臂桡骨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