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
2017-06-05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226534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226534)
沈百林●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226534)
沈百林●
本文针对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普遍感觉细碎难记,更缺乏化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问题,提出并尝试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学生高考达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离子反应;教学做一体化;自主学习
随着2017年教育部新考试大纲的出台,化学科命题方向也逐渐明朗化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知识与实践运用的结合,进一步要求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与化学息息相关的社会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使学生在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促进情感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可是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基本是以学生的高考达标率来衡量,针对江苏高考方案的特殊性,注定有部分学化学的学生无法达标.这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就集中在中档题的知识掌握上,所以“教”、“学”与“评”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非常值得探究.本文就针对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点来谈谈基本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以“教”为导的思维图引领
思维导图的出现为高中化学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这对各类琐碎的化学知识的网络化、解题模型的建立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离子反应教学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呈现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基本概念出发,然后了解离子反应特点、离子反应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知识点,给学生大脑建立了一个树形结构图,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加强各个细碎知识点的彼此之间的联系,那么学生有了基本的离子反应知识储备,接下来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实践练习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二、以“学”为主的活动单设计
活动单导学的学习模式目前已经在本地实行较为成熟,以学生学习目标为抓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课堂任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学生学习本专题的难点,为此可以特意设计一个针对性活动单.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类型与书写规则的熟练掌握.接下来可以设计两个活动.
活动一为常考的离子反应常见类型,如: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如:
2.置换反应型,如:
3.盐类水解型,如:
4.复杂的氧化还原型,如:
另外还有生成物中有络合物时的离子反应等.
活动二为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的规范: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
7.不能因约简离子方程式中局部系数而破坏整体的关系量.
三、以“评”为辅的反馈巩固.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反馈练习加以巩固,教师在练习之后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各个平行班级的化学教师通过流水作业发现各班之间的掌握情况的差距,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健全此教学模式.
四、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推进
虽然本校已经在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仍旧停留在基本的知识层面上,需要尽快建立适配的综合评价体质,构建出新的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学生知识点的思维图的架构,课堂教师的重难点的引导,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从以知识为主向以能力为主的题型转移,模仿高考考查方式,注重过程性训练,做到将思维能力举一反三到其他知识点的学习中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教”为导进行思维图的引领,以“学”为主进行活动单的设计,以“做”为辅加强反馈练习的巩固,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为学生顺利高考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G632
B
1008-0333(2017)15-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