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不断创新打造特殊人群管理新模式
2017-06-05王兴友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司法局
文 王兴友[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司法局]
凝心聚力 不断创新打造特殊人群管理新模式
文 王兴友[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司法局]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位于沂蒙革命老区,被誉为齐鲁小延安,全县有81万余人口,莒南县司法局辖12个司法所,截至2016年12月底,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016人,解除矫正1602人,目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612人。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开创社区矫正工作的新局面,莒南县司法局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开辟了社区矫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的新路径。
莒南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业务培训
一、稳步推进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动态管控合力
首先,莒南县司法局牵头以政法委为组织平台,成立了有公、检、法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研究社区矫正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各单位无缝衔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各个阶段,严防脱管、漏管、虚管现象的发生。其次,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矫正方案,方案由社区矫正办公室起草,报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审批。矫正方案需体现合理性、针对性,能够有所侧重,使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再次,加大社区矫正执行监督力度,莒南县司法局多次联同检察院到各司法所检查社区矫正工作情况,实地查看有关文件、统计报表、法律文书和档案资料,尤其对请销假制度、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制度进行重点核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对后续纠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针对近年来交通肇事案件增多,部分涉事社区服刑人员态度不端正、悔罪认罪不彻底的情况,联同交警大队对交通肇事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摸底排查,主要排查其驾照是否吊销,有无继续驾驶机动车辆的现象,以保障监管到位,确保无隐患发生。
近年来,随着社区服刑人员的不断增加,可能出现的风险与隐患也在加大。莒南县司法局针对现实情况,多次在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信息收集,重点是对暴力型犯罪和吸毒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对重点人员列表建档,加强同综治办、派出所的信息交流,以强化动态管控、提前预防为抓手,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行为状况提前研判,防止重新犯罪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道口司法所与道口派出所围绕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的目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了社区矫正信息及工作互动平台。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调查评估工作中,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征求派出所民警意见,了解调查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是否适合社区矫正,派出所也与司法所加强信息交流,积极协助开展调查评估工作。在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司法所及时将其信息反馈给派出所,并在派出所民警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入矫宣誓,组建有派出所民警参与的矫正小组。在日常管理中,联合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家访,对于列为严管的社区服刑人员及不服从管理和心理不健康的社区服刑人员,联合派出所民警进行个别训戒谈话和心理辅导。
开展社区矫正宣传工作
二、打造手机定位监控平台,形成管理平台体系化
莒南县司法局联同联通公司打造了手机定位监控平台,要求每名社区服刑人员签订手机定位协议,利用手机管理网络平台对全县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实时监控、警示提醒,并随机对定位轨迹进行抽查,发现关停机、人机分离、无故越界及其它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司法所工作人员,要求其必须限时做出反馈,对上述行为无故且恶意的,给予警告处分。针对全县各镇街社区服刑人员众多、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司法所三级联网,以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为主体完成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录入和分类建档,再根据属地分流的原则交由各司法所监督管理,通过工作平台及时传递信息,实现上下级联动,提升矫正效率,打造以点带面、点面配合的新格局。
三、创新社会化管理,重点加强集中教育活动方式创新
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是由各司法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固定活动日期,并报社区矫正办公室备案。在开展方式上,一是以法律学习为主干。目前部分社区服刑人员还存在法律观念淡薄,对给受害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的情况。对此,司法所采取播放寓法寓理的微电影、电视节目、温情的励志片等方式来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法治观念的形成和认罪悔罪意识的培养,循循善诱地从心灵上予以感化。二是以开展义务劳动为支撑。在城区,配合创城工作的开展,让社区服刑人员参与到环卫工作中来。在村镇,通过有组织地开展“文明进社区”等活动,对社区公共环境进行打扫和清理,身体力行地服务于社会公益,促成了灵魂的重塑,也有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道口司法所每月26号对全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学习教育,开展公益劳动。在集中教育过程中,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情况,司法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类施教”。对交通肇事类社区服刑人员有针对性地讲解交通类法律知识,观看《今日说法》节目的有关视频,使其深刻认识到违反交通法规的危害;对故意伤害类社区服刑人员着重讲解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控制情绪,并制作“打架成本”卡牌,使他们时刻提醒自己如何正确处理矛盾纠纷;对盗窃类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等,着重培养其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
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公益劳动
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观看警示片
道口司法所工作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谈话教育
四、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安置帮教服务工作
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事关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群众安全感、归属感的获得,对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预防和减少犯罪,使刑满释放人员更好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莒南县司法局推进了“三情、三心”建设,打开安置帮教工作的新局面。一是以真情换暖心。针对部分刑满释放人员家庭变故、生活困难的实际,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县司法局积极协调民政等部门,帮助他们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二是以温情换悔心。社区服刑人员刑期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既是刑罚的过程也是唤起良心的过程。在转入安置帮教期之后,对部分刑满释放人员的思想动态继续跟踪,从心理上疏导,帮助其解决在回归社会后所遇到的困难,保证矫正后的灵魂不褪色、不变质。三是以倾情换安心。县司法局积极与人社局劳动服务中心联系,努力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推荐就业,通过与技校、企业合作,创新服务平台,加大劳动培训力度。同时向安置帮教人员宣传解读国家有关鼓励小微企业创业的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
五、以建设曙光基地为支点,开辟安置帮教工作的新局面
曙光基地是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于一体的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是人性化、常态化、保障化的综合安置帮教服务平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创新特色刑罚制度、促和谐、保稳定的坚实后盾。
工作人员开展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评估工作
深入基层宣传社区矫正工作
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行为规范训练
在规划建设上,莒南县司法局科学谋划、稳扎稳打,积极开展多方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和实际情况将曙光基地分为三期工程开展建设。2013年曙光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占地1300余平方米,配有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谈心室、监控室、值班室等,主要解决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刑满释放人员的临时安置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曙光基地的安置作用,局领导班子决定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规划用地300亩,现办公管理区暨社区矫正管理局业务用房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预计2018年初启用,同时三期工程规划用地900亩,现已破土动工。
曙光基地建成后将突出四大职能,一是临时安置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刑满释放人员,解决其最迫切、最实际的问题。二是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结合经济发展特点,免费提供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养殖业的技能培训。三是积极拓展就业渠道,积极联系乡镇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刑满释放人员予以接收和消化。四是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重点对象进行集中教育、重点稳控,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和心理干预等措施消除可能对社会造成的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