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脑卒中的蛛丝马迹

2017-06-05时仲省

特别健康 2017年2期
关键词:危险度头晕肢体

◎时仲省

抓住脑卒中的蛛丝马迹

◎时仲省

脑卒中有四高,即高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同时它很诡秘,常常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搞偷袭暗害。往往看似平静、正常,既不发烧,又无严重痛苦,患者却突然倒下,出现昏迷或半昏迷,如同无风陡然起波浪。于是有人认为,脑卒中神秘莫测,防不胜防。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脑卒中是由诸多危险因素逐渐累积而发生的,有一个发生发展过程。认识了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防范,并及时发现它的蛛丝马迹,就可以阻止它的发生。

牢记六个突然

脑卒中隐蔽性强,但它还是有轨迹可寻的。它发生的前兆是“六个突然”,即突然意识不清;突然剧烈头痛;突然头晕、站立不稳;突然言语不清;突然视力下降;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这可以说是紧急警报,出现其中一个或多个症状,就要高度重视,抓紧时间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及治疗。

59岁的王教授出差参加研讨会,吃饭时喝了一点酒,与老友交谈,兴奋异常。当晚有文娱活动,他不感兴趣,就坐在室内看评审材料。同室刘教授见他有些精神萎靡,就劝他到附近医院检查一下。他说:“我是高血压老资格了,有点儿头晕,不要紧。”等同事夜里11点多回来,只见王教授伏在桌子上,口吐白沫,已不省人事。连夜送往医院抢救,属于脑梗塞,虽然挽救了生命,但已成植物人,卧床半年后逝世。

71岁的袁教授从外地开会归来,有点头痛,没在意。晚上看电视时,头一歪,在沙发上昏迷了。送医院检查,他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因乘车劳累,病情加重,发生脑干出血。

这两位教授是了解自己病情的,也有医学知识,但对脑卒中发出的信号,却满不在乎,结果“大意失荆州”,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酿成悲剧。

另一位88岁的老教授,有一天突然感到自己左侧肢体一阵麻木,休息后有所缓解。但他没有大意,立即让家人将他送到医院。经过检查,他的椎动脉完全闭塞,基底动脉有血栓形成。由于治疗及时,植入支架,不久后康复。

三个月检查一次

对脑卒中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应争分夺秒。发现后6个小时以内是溶血、止血和采取其他救治措施的黄金时间,延误时机就会影响疗效,有可能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冬季气温变化大,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加强防护意识。高血压病人除了坚持服药外,一周至少要测两次血压,及时加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将脑卒中拒之门外。

脑卒中有八大危险因素,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房颤、抽烟、酗酒、少运动、肥胖。在这八个危险因素中,只要具备其中三个,就属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具备其中一个,就应该做筛查。如属高危人群,要定时(如每隔三个月或半年)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查,了解危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或对症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危险度增加。

摘自《新天地》2016年第12期 图/李景山

猜你喜欢

危险度头晕肢体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胃间质瘤的MRI诊断及侵袭危险度分析
肢体语言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梳走头晕
肢体写作漫谈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