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师带徒的思考与实践

2017-06-05曾艺文李力强张贵锋覃国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师带带徒院校教育

曾艺文,李力强,张贵锋,覃国辉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中医师带徒的思考与实践

曾艺文,李力强*,张贵锋,覃国辉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根据中医理论及人才培养特点,合理结合中医师承制及院校教育的优劣势,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思路,科学制订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标准,适当运用视频、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传统师承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有效提高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医;师带徒;院校教育

中医自传承开始,其传承方式就没有离开过师带徒,汉代张仲景受业于张伯祖;清代叶天士先生,一生曾师从17人……这些都是中医师承教育下,不同时代的中医名家,但反观中医院校教育的五十多个年头里,像张仲景、叶天士这样的大师有几个,不说大师,真正可以通过中医方法独立看病的又有几个?邓铁涛老先生说:“我们是一代完人,辛辛苦苦培养中医掘墓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种情况将会随着老一辈中医老去而逐渐成为现实。政府也已意识到院校教育的不足,在2006年底,原卫生部发布了《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重启师承教育的大门,可惜未得到很好的实施,最近一两年被重新提起。

1 中医师带徒模式与院校教育的优劣比较

1.1 中医师带徒模式的优势

中医师承教育的特点是将临床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临床与医学理论合二为一。师带徒教学的开展,并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固定、规范和内容上的系统完整[1]。学生在每天跟师出诊的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内涵、方药功效及教师的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的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反复体会、学习,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的深刻理解,并将间接经验直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1.2 院校教育的不足

建国以来,院校教育逐渐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与中医师承教育的方式截然不同,在强调规格、规模、规范化的情况下,教育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较为机械。现行的教育制度中,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临床教学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大多脱离了临床,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听、说、背等,然而中医具有高度抽象化和模糊性等特征,恰恰是院校教育中“填鸭式”教育所无法跨越的障碍。

1.3 中医师带徒模式与院校教育的结合

师带徒教育与院校教育必须充分有效结合,取长补短,以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中医人才,传承中医,振兴中医,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 关于师带徒的实践

2.1 实验对象

选择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届大专二年级中医专业1班为实验组(45人),2班为对照组(45人)。两组入学成绩及大一升大二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的任课教师及教学内容相同。

2.2 实验方法

两组都在学校学习同样的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师带徒模式,具体如下。

将实验组分成4~5人/组,每个星期至少安排一次跟诊。在临床带教跟诊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望、闻、问、切等;训练医疗文书的书写;观摩教师的整个诊疗过程。其中,教师临证时会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给予适当讲解,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出病历书写错误的地方。如果时间充足、条件允许,带教教师还会将疑难疾病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及中医知识水平。跟诊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学生四诊的熟练程度及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师会放手让学生先诊断、开方,最后亲自把关,对的给予表扬鼓励,错误的给予指正。临床中遇到典型的疑难重点病例,教师会让学生记录下来,整理好供大家以后学习、讨论,以加深理解。

2.3 效果评价

2.3.1 理论和实践考试 课程结束后,由教研组组卷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实践考试以助理执业医师实践考试标准作为基础,制订评分细则,统一评分。评分标准:≥85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两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见表1~2。

表1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比较

表2 两组学生实践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2 问卷调查(见表3)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评价。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9%,其中实验组45份,对照组44份。

表3 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n(%)]

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提出了不足的地方,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无聊,课程安排死板,内容枯燥。由于实验组学生可以提前接触临床,因此,大大提升了其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学习中医的信心。

2.4 跟踪调查

在大三的实习期间,对两组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也做了跟踪调查。带教教师普遍反映在校经过师带徒教育的实验组学生,无论是动手能力、病历书写能力,还是与患者的交流能力等都比对照组学生强。

3 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

3.1 小组式学习

除了师带徒与院校教育形式以外,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5~6人,课后一起学习,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向每个小组分派学习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每个小组将学习成果与其他小组共享。

3.2 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

现在几乎每名学生都有手机,可以很方便地获取网络上的资源。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微课及翻转课堂等,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及病例讨论等,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使学生获得知识[2-3]。

4 结语

从以上两组学生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得出:实验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成绩优良率、对本组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动手能力、病历书写能力、与患者的交流能力等都强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表明中医师带徒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1]夏蕾,郭建刚.建立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1):14-16.

[2]郑祖平,刘书议,黄玲英,等.情景教学在中职农村医学专业问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53-55.

[3]曾艺文,杨澄,张贵锋,等.中医教学存在的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87-88.

(*通讯作者:李力强)■

R195

B

1671-1246(2017)10-0137-02

猜你喜欢

师带带徒院校教育
名师工作室“多导师带徒”模式的实践探索
银光集团“导师带徒”结对541 对
“师带徒”模式在中医本科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研究*
“教学相长师带徒”模式在针灸住院医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导师带徒”管理模式的探讨
传统音乐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研究
师傅
昆明:“师带徒”有了定位定价机制与工资收入挂钩,师傅可按等级享受带徒津贴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浅谈Mooc对我军院校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