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播洒司法雨露 精心培育民族团结之花
2017-06-05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察哈尔右翼中旗人民法院以“两个注重”“三个加强”和“三个积极”为主线,一手抓审判工作,一手抓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以“两个注重”为基础,提供民族团结坚强保障
注重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重大工作部署实施前进行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重大影响效果评估的决定和涉少数民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施意见等多项制度, 设置民族团结工作专项经费,把创建活动纳入全院重点工作。
注重少数民族干警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全院有少数民族干警19人,占全体干警的31%。其中2人为院领导,10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在每年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专门留出固定名额用于选拔招录蒙汉语兼通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积极选派少数民族干警赴区内外参加国家法官学院和各级民委及各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年均达10余次。
以 “三个加强”为手段,筑牢民族团结思想基础
加强民族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干警民族团结意识。通过组织学习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观看民族团结教育片等形式,对干警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乌兰苏木曾是革命老区,每年都组织干警参观抗日根据地旧址,请当地老党员讲述革命战争年代蒙汉人民团结抗日的故事,对干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邀请民族理论研究专家学者讲授民族政策理论,增进干警的民族团结意识。
积极开展 “五进”活动,加强对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2016年以来组织法官进机关宣讲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8次。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程等有机衔接,在进村入户摸底帮扶过程中,给他们讲解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及惠农惠牧政策。院领导每年深入各学校,面对面给学生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2014年以来,组织法官每半年深入企业一次,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在每年的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法律法规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月中,组织干警深入社区和广场等群众聚集场所发放宣传册,提供法律咨询。近三年,累计发放宣传册2万余册,为1万余名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主要街道和社区悬挂宣传横幅,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加强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重视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小到门牌、指路牌、各种提示标语,大到各类裁判文书、文件、图版、宣传栏等,全部使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阅览室蒙汉双语图书占到总藏书的20%。
以 “三个积极”为宗旨,全力维护民族团结
積极采取有效措施,方便少数民族群众诉讼。积极推行“双语”服务工作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安排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业务骨干接待当事人和来访人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法官联系点,配备“双语”法官,每隔半月到各联系点进行走访,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蒙汉聚居地区设立农牧巡回法庭,安排“双语”法官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在送达诉讼和法律文书以及开庭审理时运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2016年以来,农牧巡回法庭共巡回审理案件71件,前来进行法律咨询的少数民族群众达160余人次。在各业务庭配备少数民族审判人员,使涉少数民族案件得到及时高效处理。选拔5名蒙汉兼通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担任人民陪审员,搭建起少数民族群众与法官的沟通桥梁。
积极妥善处理涉少数民族群众纠纷,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和社会稳定。一是完善纠纷预警防范机制,开辟涉少数民族纠纷化解绿色通道,对可能产生纠纷的苗头,第一时间介入,安抚当事人情绪,避免群体性矛盾的发生。二是建立健全涉少数民族纠纷“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四优先”工作机制。对确有困难的少数民族诉讼当事人大力实施诉讼费减、免、缓等措施,确保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能够打得起官司。2016年以来,为困难少数民族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26.9万余元。三是抓实涉少数民族纠纷回访节点。对案件定期跟踪回访,及时了解纠纷处理后续情况,注重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释明工作,防止纠纷反复。
积极扶贫帮困,促进民族团结。近三年来,全院为包扶的嘎查村及60多户少数民族贫困户购买电脑、水泵等生产生活用品并送去慰问金,累计投入达8.5万元。投入2.3万元为义务资助的两名少数民族贫困小学生购买电脑、书包和衣物等学习及生活用品,出动干警帮助回族聚居区群众修建房屋、院墙,清理庭院和街道卫生等,促进了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