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的教育”相伴相知
2017-06-05
和一本刊物结缘、建立感情,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作为能与“党的教育”相识相伴的读者和作者,我感到幸运和幸福。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基层工作,由于喜欢写作,也出于工作需要,我很留意看各种报刊,其中《党的教育》是我关注的刊物之一。《党的教育》的栏目设置贴近生活,比如《上情下达》《党课辅导》《共产党人》《党员剪影》《致富参谋》等,刊登的文章短小精悍,故事性强,很有可读性。每期新的杂志到来,我都津津有味地挑选我喜爱的文章阅读。在阅读中,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熟悉的村莊、广阔的田野、曲曲弯弯的山路、秋天的场院、冬天坐在热炕上聊天的农民。那个时期,这本刊物伴随我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
1995年,我调到赤峰日报社当记者,因为当时所在的部门负责全市的党建工作报道,我经常采访各行各业的先进党员和先进党组织典型。我的工作与《党的教育》靠得更近了,我也开始从读者向作者转变,有合适的典型就专门写稿投给《党的教育》。在一次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敖汉旗严重缺水,找水对于敖汉旗的群众来说是一件非常要紧又困难的事。敖汉旗的哈沙吐乡打了多次井都没有出水,在找不到水的艰难时刻,时任钻井队队长的共产党员马鸿鹏承揽下了打井任务,经过实地勘察、物探,确定了3个井位,钻机开动,打出的井筒像吸管一样将水吸了上来,单井涌水量每小时达到50吨。在敖汉旗的双井乡枳针林子村,村民也同样有吃水困难的问题,这个村是典型的饮水高氟区,必须打深水井。马鸿鹏又一次冒险接受了打井任务,他在成井工艺上采用了放砂理论,成功打井出水,使新搬迁的枳针林子村群众吃上了无氟水。这样一位肯琢磨、勇担当、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找水的共产党员形象感动了我,我就他的事迹写成稿件《敖汉大地找水人》投给《党的教育》杂志并被刊发,这是我在《党的教育》成功投稿的第一篇文章。
之后,我就陆陆续续地开始给《党的教育》写稿、投稿,也见证了《党的教育》的发展。2004年,《党的教育》因为刊社合并改为《实践》党的教育版,但刊物为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跟我们读者、作者的紧密联系没有变。
然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不是所有的稿件一投出去就能发表。2009年,我又投了一篇人物通讯《创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专家们》,这篇稿件我自己感觉内容不错,也用心写了,但不知为什么迟迟没有刊发的消息。不久,我接到了从呼和浩特打来的一个电话,一个温和亲切的女声从电话传出,原来是党的教育版编辑部的周居霞老师,她特意打电话告诉我稿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我按照周老师的建议压缩了字数,配了图片,文章很快就刊发了。此后,我加强了和杂志社编辑老师们的联系,按照刊物的要求写稿,发表率明显提升,我也开始接到编辑老师们的约稿。
《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发行面广,在地方的影响力很大,很多被宣传报道的人物和基层党组织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受到群众欢迎。比如,我曾采写过一篇讲述罕山顶上防火瞭望员的人物通讯《守望罕山二十七年》,这篇文章在《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刊发后,孤寂艰难的防火瞭望员工作走进了大众视野,文章主人公彭继华也因此受到表彰和奖励,被评为“感动赤峰十大人物”之一。
30多年过去了,在与“党的教育”相伴相知的岁月里,我没有和刊物的任何一位编辑见过面,仅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QQ等方式联系。但在语音通话和点滴的文来字往间,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认真、负责和热情、友善。一本多年的杂志,一份深深的情感,这种缘分让我的生活充满温馨,让我的写作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赤峰日报社)
(责任编辑/吕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