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诗词化育心田

2017-06-05薛梅

民主 2017年5期
关键词:风采诗词化疗

薛梅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引用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古诗词的引用,既体现了一个大國的文化风采,又有极强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其后,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中央电视台在正月又隆重推出了一期文化娱乐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真是一台解“渴”又解“饿”的文化大餐,再一次掀起了全民性的传统文化引导和再教育。

诗词大会上,有一位农民大姐的故事让所有人泪洒当场。她就是河北邢台人白茹云,她是一位有着六年淋巴癌病史的患者,也是一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普普通通的农民,为化疗治病,六年来省吃俭用,六年来风雨奔波,六年来苦不堪言,六年来生死搏斗。每一次她带着家人劳累付出的住院费独自上路,她都更懂得一次温暖的含义;每一次她在鼻内化疗的疼痛中醒来,她都更懂得活着的意义。她在艰苦的环境中怀抱着心中那盏诗词的灯盏,那些日常的琐碎、病体的摧折、艰难的人生,都在诗词里找到了合适的安放,正如她一出场所念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何等的韧性,又是何等的超脱。说到诗词之路,她从童年自创给患有脑瘤的弟弟曲唱诗词开始走进去,到她自己漫长的治病生涯背诵诗词打发时光和驱赶病痛更深地走着,白茹云已经长成了诗词的风采,内心丰沛,境界顿开。面对苦难,经住磨难,战胜自我,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将时间观和生命观连在一起,任运随缘,修行则自心。这些大道禅意都在白茹云平凡的体悟中不请自来,成就了她生命的澄澈清明。难怪主持人董卿赞道:“这,是一种大美。”

白茹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热爱诗词的感动,更是热爱生命的激扬。当她那么自信地站在舞台中央,用着听不太清的耳朵、看不太准的眼睛、也并不清晰的口音,淡定从容,落落大方,一口气答对了全部的九道题,获得285分的好成绩时,全场沸腾了,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沸腾了。而她依然那样质朴平静,她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万物静观皆自得,命运无常不要惧。白茹云的意义就在于,她将文化自救的火种熊熊点燃,她将精神自立的火炬高高举起。

猜你喜欢

风采诗词化疗
学人风采
学人风采
学人风采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诗词之页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