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生命质量研究
2017-06-05蒋建明雷碧飞李粉云李艳蕾骆钰玺
陈 梅,蒋建明,霍 松,雷碧飞,李粉云,李艳蕾,骆钰玺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蒙自 661199)
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生命质量研究
陈 梅,蒋建明,霍 松,雷碧飞,李粉云,李艳蕾,骆钰玺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蒙自 661199)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建立适宜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使用《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HIV 2.0)》进行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收集到合格问卷调查表405份,各领域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65.16±14.28)分、心理功能(59.75±16.19)分、社会功能(61.71±17.68)分、特异功能(65.58±20.28)分。从高到低排列,特异模块>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领域得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及WHO临床分期因素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不同领域;不同CD4分组及病毒载量分组在4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相关机会性感染得到及时治疗,免疫功能得到提升,生存时间延长。但要提高患者整体生命质量,应把更多的心理关怀、社会支持融入到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中。
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2004年开始,国家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的“四免一关怀”政策,HIV感染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提升,HIV病毒得到抑制,病死率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由于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已不再是简单的没有疾病状态,而是身体、精神、社会活动的完好状态。对于一些慢性的、无法治愈的疾病,生命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3]。为了解红河州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本研究对红河州405名患者生命质量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其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建立适宜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所有对象都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
1.2 问卷调查
使用万崇华教授开发的《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中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HIV 2.0)》。该量表为自评式量表,分为生理功能(PHD)、心理功能(PSD)、社会功能(SOD)和特异模块(HIV)4个维度。要求被测者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而且在单独、安静的环境下填写量表。质量控制:对现场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前培训,使调查人员明确具体调查指标含义及概念,统一调查尺度;对每份收回的调查表要认真及时的查看填写是否规范、是否完整,如有缺项要及时提醒被调查患者补充完整,缺失值较多(一份量表中超30%的条目没有回答)则作废表处理,缺失值较少时将缺失的条目用该条目得分的中位数(3分)来代替。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并做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F检验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收集到合格问卷调查表405份。性别:男女分别占59.97%、40.03%;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下的中青年组(占93.27%);婚姻状况:已婚为主(占66.71%);感染途径:静脉吸毒与性传播为主(占93.39%);WHO临床分级:1期、2期、3-4期的分别占54.28%、27.33%、18.39%;CD4分组:0~组、200~组、350~组分别占15.80%、26.17%、58.03%;病毒载量:0~组、1000~组分别占97.02%、2.98%。
2.2 生命质量得分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得分中,各领域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65.16±14.28)分、心理功能(59.75±16.19)分、社会功能(61.71±17.68)分、特异功能(65.58±20.28)分。从高到低排列,特异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领域得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单因素分析
2.3.1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
不同性别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女性得分高于男性。不同年龄患者的特异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青壮年优于老年人。不同婚姻状况患者的特异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已婚组优于未婚组、其它组,见表1。
表1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单因素分析
注:检验水准α=0.05,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2 感染途径与临床分期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分在感染途径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静脉吸毒组、性传播组优于其它组。患者的4个领域得分在WHO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1期与2期优于3-4期,见表1。
2.3.3 CD4水平与病毒载量
患者的4个领域得分在不同CD4分组及病毒载量分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
红河州属边疆地区,民族文化差异较大,是艾滋病高流行区,本次调查的405例患者中,主要是静脉吸毒与性传播感染的患者。其中以性传播为主,已婚男性居多,从年龄分布上看大多数是青壮年,在外务工,他们正处于性活跃期,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艾滋病的相关防治知识。因此,还应加强对边疆偏远地区,尤其是基层农村的宣传培训工作。
3.2 生命质量得分情况
HIV感染者/AIDS患者4个功能领域中心理功能得分最低,说明虽然社会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使人们对艾滋病的歧视、孤立有一定程度地减少,但大多数患者还是会因感染了HIV后产生恐惧、孤立,甚至绝望等心理问题,心理压力仍然很大。其次,社会功能得分较低,HIV感染者/AIDS患者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担心病情暴露可能引发家人、社会的不理解甚至歧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迫依赖自己[2],来自家人、朋友的社会支持及关怀不够。针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特异功能得分最高,这在一定程度说明早发现、早治疗,按照“应治尽治”和“愿治尽治”的原则,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相关机会性感染得到及时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3 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与临床分期与生命质量测定的4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得分高于男性,可能是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抗病毒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相比男性稳定;青壮年优于老年人,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特殊生理功能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和与外界交流减少,从而获得的社会支持机会减少,容易产生孤独感等有关[11];已婚组优于未婚、其他组,这可能是已婚患者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持更多;静脉吸毒与性传播的患者优于其他组,这可能与不同感染途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损害程度不一样,导致采取的防治行为模式不同所致[12];无症状患者的生命质量优于晚期有症状患者,这在一定程度说明早发现、早治疗,生活质量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管理、关怀等工作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3]。患者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功能得到提升,生存时间延长,但要提高患者整体生命质量,应把更多的心理关怀、社会支持融入到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中。因此,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减少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家庭、社会应给予其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大对高危人群宣传、教育的力度,同时也不能忽视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关爱性教育,减少二代传播。在抗病毒治疗工作中,应推行个案管理师模式,进行心理咨询、行为干预,从而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认知,提高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
[1] 周 贵,邓 阳,陈怡蓉,等.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中的生命质量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7):123-126.
[2] 郭梦童,吴群红,曲乐萌,等.艾滋病药物治疗患者服药现状及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2):138-143.
[3] 陈宇婧,李星明,袁晓青,等.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生命质量的现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33-338.
[4] 刘国康,梁坚忠,吴丽兰,等.HIV感染者/AIDS病例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2):75-77.
[5] 刘 莹,刘小敏,舒 彬,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3,(3):356-358.
[6] 李晓春,高 丽,王丽艳,等.云南省澜沧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质量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7):571-574.
[7] 张 双.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8] 丁海波,刘 静,徐俊杰,等.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14-17.
[9] 王晓锋,王启林,杨 霞.抗病毒治疗时间对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1,24(6):347-350.
[10] 闫存玲,吴群红,王福祥,等.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6):408-410.
[11] 张 微,郭 毅,贵希恩,等.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8,(4):414-415.
[12] 原玲玲,袁兆康,徐群英,等.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5):78-82.
[13] CARRIERI P,SPIRE B,DURAN S,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1 year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J].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2003,32(1):38-47.
[14] IM D B V D K,SPRANGERS M J.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among HIV-Infected Patients Receiving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A Study of Patients in the AIDS Therapy Evaluation in the Netherlands(ATHENA)Cohort[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0,50(2):255-63.
[15] VIGNESHWARAN E,PADMANABHAREDDY Y,DEVANNA N,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the Era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3,5(2):102-7.
(本文编辑:张永光)
Study on life quality of HIV/AIDS patient antiviral therapy
CHEN Mei,JIANG Jian-ming,HUO Song,LEI Bi-fei,LI Fen-yun,LI Yan-lei,LUO Yu-xi
(FirstPeople’sHospitalofHonghePrefecture,MengziYunnan661199,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life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fter HIV/AIDS patients accept antiviral therapy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stablishing suitable HIV/AIDS antiviral therapy management mode. Methods It us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nd investigated by “HIV/AIDS patients life quality determination scale(QLICD-HIV 2.0),analyzed the data by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Collected qualified questionnaires 405. The score of each field was that physiological function(65.16+14.28),psychological function(59.75+16.19),social function(61.71+17.68),the specific function(65.58 + 20.28). From high to low,specific module,physi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rough variance analysis on the field(P<0.05).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age,marital status,infection route and WHO clinical stages factors influenced different field of HIV/AIDS patients’ life quality. The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different CD4 group and viral load groups which were in 4 fields(P>0.05). Conclusions After HIV/AIDS patients receiv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the relevant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received timely treatment,immune function was improved,survival time was extension. But it need to improve patients’ overall life quality,and integrate much psychological care and social support into antiviral therapy management.
HIV/AIDS patients,antiviral therapy,quality of life,influencing factors
2017-01-10
10.3969/j.issn.1003-2800.2017.03.016
陈 梅(1982-),女,云南蒙自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工作。
R512.91
A
1003-2800(2017)03-0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