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城乡统筹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隆昌县为例
2017-06-05周宝同
张 勇,周宝同,杨 康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重庆400715)
基于SWOT分析的城乡统筹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隆昌县为例
张 勇1,周宝同1,杨 康2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重庆400715)
为了促进隆昌城乡统筹的快速发展,在对隆昌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应用SWOT态势分析方法对其城乡统筹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隆昌县具有发展历史悠久、交通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成渝经济区的确立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等优势和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开发程度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面临外部其他区域竞争的威胁等劣势和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隆昌今后应紧抓成渝经济合作机遇、加大技术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和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等发展策略,以促进隆昌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隆昌县;SWOT分析;对策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城乡二元结构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城市的发达繁荣与农村的贫穷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共进意义极为重要[2]。
就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而言,虽然有发展历史悠久,地处成渝经济圈内交通区位优越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农业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开发程度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劣势。一段时间以来,隆昌县就旅游资源开发[3]、石碑坊文化保护[4]、柑橘、柠檬产业发展[5]、新农村建设[6]和第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试验,但也存在各种问题和突出的矛盾[7]。本研究通过在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应用SWOT态势分析方法对其城乡统筹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解决隆昌县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推行中遇到的问题,为改变城乡分离局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统筹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1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隆昌建县于明朝隆庆元年,“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驰叙马、东达荆襄,以弹丸之地而当六路之冲”,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川南门户”。处于四川盆地南部,地跨东经105°02′—105°26′、北纬29°11′—29°32′。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丘陵地貌广布;幅员面积794.41 km2;总人口约为78.01万人(2013年)。
隆昌地处成渝两大都市的中部(见图1),距成都市210 km、重庆市138 km;东邻重庆市荣昌县,南接泸州市泸县,西连自贡市富顺县和大安区,北与内江市东兴区相邻。隆昌处在成渝经济区过渡地带,辐射面积较为广阔,区位十分重要[8]。
图1 隆昌区位图
1.2 研究资料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2013—2015年)、内江市统计年鉴(2013—2015年)、内江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和隆昌县人民政府网站概况信息。
1.3 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由旧金山大学的Steiner教授提出,它是一种能够客观、准确和迅速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的方法[9]。SWOT分析方法就是利用与研究对象紧密相连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分析逐一列举,并依照矩阵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将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研究对象的有利的因素和不利因素,找出问题所在,根据实际情况将劣势和挑战转变为优势和机遇,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10]。
进行SWOT分析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1)运用调查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出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因素;(2)依据影响程度,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并重新排序,构造SWOT矩阵;(3)根据调查结果和矩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得出与之适应的对策[11]。整体来看,SWOT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全面、系统、准确地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制定切合实际的对策方法[12]。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在SWOT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些概念及观点进行讨论,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
2 隆昌统筹城乡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分析
隆昌处于成渝经济区的过渡地带,整体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等方面具备发展优势。
2.1.1 历史文化深厚 隆昌县名的由来有2个:一是政治因素,寓意为兴隆昌盛;二是地理因素,隆昌在古代隶属昌州,建县时县治设在隆桥驿,故取名为隆昌县。其设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以隆昌为名设县是从明朝开始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隆昌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的古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3月,隆昌正式被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每年县内南关石牌坊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达130万人次以上;随着北关石牌坊的成功招商引资,逐渐形成南北对应的牌坊文化,国家级的文化旅游景区也逐步建成[13-14]。“牌坊”文化独具特色,已经逐渐成为隆昌的名片。深厚的历史积淀,优秀的文化,构成了隆昌发展的独特优势。
川南明珠古宇湖,距县城2 km,湖泊水景、环湖松林和成群野鸭灰鹤(冬季可达10万只以上)为景观特色。隆昌“三古”(古牌坊、古寨堡、古宇湖)之旅蕴育着无穷的生机和魅力。
2.1.2 自然资源丰富 隆昌境内陆相碎屑岩主要为中生代时期,即距今1.8亿年至1.3亿年的侏罗系地层。现已发现有煤炭、天然气和石灰石矿等十几种矿产资源。目前,煤炭年产量已达50万t,天然气年产量也有2.91亿m3,其他矿产业也已经初具规模。石英砂储量1.14亿m3,青石储量3.2亿m3,陶泥储量2968万m3,其他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隆昌县目前林业用地面积达10628 hm2,占全县土地的13.38%,其中有林地面积10220.1 hm2,主要有香樟、马尾松和美国松等树种。此外,全县共有经济林2000余万株,主要为柑桔、梨和油茶等品种;竹7066万株,主要为慈竹、黄竹和楠竹等[15]。另外,还有野猫、白鹤和蛇等多种野生动物资源,其中17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或已被列入有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16]。
2.1.3 交通区位优越(见表1)隆昌素有“川南门户”之称,重庆直辖后,即成为“四川东大门”,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四川出川和出海的大通道,川东南陆路交通枢纽。
隆昌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成渝经济区的过渡地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县内;隆纳高速公路、川云公路等交通要道起始于此。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使得隆昌和周围城市联系、沟通快速方便,便于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
随着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成渝经济区交通区位条件不断改善,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协作效率也不断提升。以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为核心、次级城市为支撑、周围腹地为依托的整个区域不断深入发展,深刻影响着区域内的每一个地方。在这个背景下,隆昌县的各项交通事业也顺利进行,为深入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便利[17-18]。
2.1.4 现代产业发展良好 隆昌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突出现代制造业的主导作用,深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成渝经济区汽配机械基地、食品医药基地和纺织服装基地。
隆昌县依托四川和重庆高速发展的汽摩产业和两地需求日益增长的汽摩市场,以长安汽车集团、中国铁建和四川天视车镜等企业为龙头,以减振器、精密焊管、车用弹簧(钢板)等系列产品为主导,大力发展汽配机械产业,现已经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地带重要的汽配机械基地。截止2015年底,汽配机械产业年产值已经达到80亿元。其中,弹条及扣件年产量1730万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减振器年产量200万支,国内市场占有率18%;精密焊管年产量5万t,国内市场占有率20%。机械汽配作为隆昌的一项优势产业,各项产业呈良性循环发展,不仅走出了四川,走向了全国,而且已经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食品产业方面,隆昌以旺旺食品和南京雨润等企业为龙头,形成稻谷、小麦、大豆加工的米果休闲类产品;醇酒、酱油等食品包装的产业链;动物药业、水禽养殖、宰杀、加工等的食品包装的产业链。依托盛产粮、油、猪、蔬菜、果竹等多种农副产品的优势,延长产业链,加大川渝合作,努力打造成渝绿色食品基地。在品牌带动上,重点培育地方名优产品,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例如,“山古坊黄豆酱油、宫宴牌系列白酒和兵牌辣酱系列”等产品,现已列入2015年四川省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隆昌酱油”被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作为隆昌县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同样增势强劲。依托成渝两大都市巨大的纺织品消费市场,以长安化纤、华隆纺织和都英羽绒等企业为龙头,着力打造棉花(化纤)、纺纱、织布、成衣制作的产业链和羽绒水洗、羽绒加工、羽绒成衣及制品的产业链。隆昌现已逐步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集纺织品、针织品、服装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进出口服务为一体的纺织服装基地[19-20]。
2.1.5 宏观政策优势 近年来,四川、重庆两地合作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直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2006年,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出台,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2007年4月,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共同签署《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目标。2008年10月,川渝两省市签署《关于深化川渝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进一步深化。2011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同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21]。
表1 隆昌交通区位图
从国家,到省市,再到区县层面,宏观政策的确立和落实,对于成渝地区城乡统筹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性作用,使得隆昌县的统筹城乡发展可以有政策支持[22]。
2.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成渝经济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有着良好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但发展的劣势也比较明显。例如,区域发展不均衡;开放程度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体制机制性障碍明显,非市场竞争较为突出。
2.2.1 区域发展不均衡,统筹发展难度较大 从各大城市的GDP数据可以看出,川渝地区和沿海地区北上广等东部城市的差距还很大。2016经济数据显示,上海GDP为27466.15亿元,北京GDP为24899.30亿元,广州GDP为19610.94亿元;而成都和重庆的GDP分别为12170.23亿元和17558.76亿元。虽然近几年川渝地区发展很快,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016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为32680.5亿元,其中内江市1297.67亿元,隆昌县252.66亿元。通过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四川省内经济发展不均衡,隆昌与成都等大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统筹发展难度较大。
2.2.2 开放程度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长久以来,隆昌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的确立,本地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才逐渐有了提升[23]。但是,隆昌的支柱产业仅仅局限为传统的机械汽配、纺织服装和食品医药这3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链条较短,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
隆昌地处西南内陆,与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的距离都在2000 km以上。交通便利和江海通达程度与沿海地区比,仍然相对偏低。受地形的影响,各个方向的铁路、公路大多依山而建,高速公路中桥梁、隧道所占比例较高,运行速度较成都平原和东部广大地区相比较慢。河运航道受长江不同季节水量变化的影响,与下游相比货运量较低,到岸时间无法绝对保证,水运价格低廉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与东部平原地区相比,区域物流运输成本偏高且运输周期长,削弱了本区域内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4-25]。
2.2.3 体制障碍影响,非市场竞争突出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干预,成渝经济带的共同发展遭遇到了行政区划背后的强大影响。
“成渝之争”自1997年重庆市成为直辖市以来就不曾停止,经常会在共建共赢的氛围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成渝地区非市场化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对政策、资金、资源和人才等领域的分歧。两地对政策和资源的争夺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严重阻碍了地区各个区县的发展,隆昌也深受其影响。
2.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2.3.1 成渝经济区的确立 2006年6月,成渝两市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建设成渝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为地区内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契机。
成渝经济区的确立和进一步深化,将使成渝城市群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充分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优惠条件。这对本区域各个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和城乡统筹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川东南的门户城市——隆昌的发展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6-27]。
2.3.2 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2%,但经济水平一直处于中国最落后的地区。以2015年为例,西部12个省的GDP合计为14.5万亿,仅占全国GDP总量的20.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2017年初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预期比2010年翻1番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6868万元增至2020年的2.6万元。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制定的战略都在朝着“西部”、“三农”和“民生”等方向转移。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加上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支持,本区域近几年在资金、人才和项目等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长。这些都给隆昌县的发展带来机遇,必会促进隆昌各个领域的发展[28]。
2.4 威胁(Threats)分析
2.4.1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矛盾 整个成渝经济区刚步入工业化中前期阶段,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本区域目前的首要任务。隆昌地处长江上游地区,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共同承担着维护长江流域生态战略安全的重要任务;同时又是四川机械汽配、纺织服装和食品医药生产相对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无法避免的矛盾。因此,实现城市与农村的统筹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是包括隆昌在内的成渝经济区全区域、全部人民的当务之急。
2.4.2 面临外部其他区域竞争的威胁 目前,国家对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的区域规划有3个——成渝经济区、陇海兰新西线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
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地处欧亚大陆桥的中间阶段,起着连接中国东部和中亚的重要作用。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其区域位置的重要性将逐步突显出来,发展前景必然愈加广阔。
南—贵—昆经济区中,除贵州省地处内陆外,广西和云南都是沿边、沿海省区。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一样,二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承担着国防安全和边境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优势是远远超过成渝经济区,给隆昌在内的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29-30]。
3 促进隆昌县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3.1 紧抓成渝经济合作机遇
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隆昌县必须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是龙头,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交通运输网建设是先导。成渝经济区的确立,对于隆昌的发展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务必要采取有力举措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合作[31-32]。隆昌县需加大调研力度,切实了解县情,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主动借助成渝经济区发展机遇,以把隆昌建设成为西部汽车配件基地、川东二级物流基地和成渝纺织品基地等为目标;重点同川东和渝西地区加强合作交流,努力建立经济、市场、产业的共同体,为以后落实完善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基础[33]。
3.2 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合理布局城镇体系,提高隆昌县国土空间利用效率。隆昌县政府应积极建立健全与周边区之间的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合作会议;完善与周边县区的市场联结、风险防范和资源共享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积极实施宏观调控和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等。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民间层面都应加大力度进行招商引资,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才能促进隆昌城乡统筹发展[34-36]。
开展产业、贸易、金融、物流、人才合作,引进战略型产业链投资,实施分类指导,建立开放型经济运行机制,推进服务贸易政策改革试点,着力将隆昌县打造成内江市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3.3 加大技术和资金扶持力度
无论什么时候,都务必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时代飞速发展,科技在各个产业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隆昌县的发展,应该充分借用当地科研机构和川渝高校的科技力量,加强县乡政府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引进各类人才,从而达到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目的。
资金的不足,直接影响到隆昌县各类企业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各级政府应积极主动与银行协商,为从业人员提供贷款通道的便利,保证企业的发展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资金。除此以外,还应该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优秀企业入驻隆昌,带动隆昌经济的全面发展[37-39]。
3.4 突出重点,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隆昌县三大产业发展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第三产业是其发展中的短板,这将导致隆昌县县域经济不能健康、持续发展。隆昌三大产业的发展,务必要突出重点,同时协调产业之间的平衡。工业是经济的主导,隆昌三大支柱产业机械汽配、纺织服装和食品医药,必须突出培育,按照四川省委“非均衡推进”的要求,突出县域经济特色;同时,在完善第一个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第二产业园区,使工业园区更具规模。农业方面,需扎实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除此以外,需要认真总结周边地区古镇建设的经验,着手积极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0-41]。
3.5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无序的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性影响,不恰当的产业协作发展也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展经济,一定不能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一个人们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隆昌县也应根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求和具体情况,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积极推进村镇垃圾处理机制建设、优化村镇生活污染治理技术、加强在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和农业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2-43]。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在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应用SWOT态势分析方法对隆昌的城乡统筹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隆昌可以凭借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机遇和独特的地理区位,充分发挥其三大产业优势,统筹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关于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缺憾,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但受研究时间的影响,未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对其发展提出的建议也不够深入,以期今后改进。
[1]王长生.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 2012:45-57.
[2]崔晓玲.曲靖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的SWOT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3:1-7.
[3]胡艳.隆昌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整合途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150-151.
[4]张秀梅.隆昌县石碑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6:2-10.
[5]海健,李劲松.隆昌县柑橘(柠檬)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产业经济,2016(10):61-62.
[6]蒋理仪.隆昌县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0:9-14.
[7]张华,李晓阳.隆昌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11):136-137.
[8]王磊,李涛,曹小曙.基于ESDA-GIS的广东省城乡统筹发展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2(09):44-50.
[9]吴丽娟,刘玉亭,程慧.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内容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2(04):113-118.
[10]曲福田,田光明.城乡统筹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J].管理世界,2011(06):34-46,187.
[11]陶谦.浅析隆昌旅游业发展对策[J].内江科技,2013(11):154-155.
[12]蓝海林.企业战略管理:承诺、决策和行动[J].管理学报,2015(5): 664-667,678.
[13]杨康,谢世友.基于SWOT分析的城口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学学报,2016(04):84-90.
[14]林琼,林彦铨.基于态势分析法探讨福建省杂交稻种业的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48-52.
[15]袁立华.基于SWOT模型下的政府经济角色——以汉寿县甲鱼经济发展为例[J].台声·新视角,2005(07):31-32.
[16]张秀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隆昌石牌坊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3):197-198.
[17]张兴建.隆昌寺建筑空间与装饰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2011:25-34.
[18]向梅,曾利祥.隆昌县麻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 2008(3):61-63.
[19]王寒梅.内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预测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7:19-28.
[20]曾省权,周成良.隆昌:独具魅力的川南门户[J].今日四川,1995(03): 12-14.
[21]李有忠.昌隆之路兴隆昌[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5-10-27(002).
[22]谭书.小镇作出大文章——隆昌县山川镇实现工业强镇新跨越纪实[J].四川省情,2003(9):42-43.
[23]隆昌培育支柱工业[J].内江科技,2002(6):29.
[24]曾省权,周成良.隆昌:独具魅力的川南门户[J].今日四川,1995(3): 12-14.
[25]吴江,毕正操,祝云.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7(4):36-40.
[26]李霞,王明杰.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3(4):93-99.
[27]刘鹤,刘洋,许旭.基于环境效率评价的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9):1058-1066.
[28]李忠福.对外开放:为隆昌发展注入活力[N].内江日报,2015-08-10 (006).
[29]朱怡雨.科技创新助力隆昌经济发展——隆昌县2013年科技工作纪实[J].内江科技,2014(2):47-48.
[30]张华,李晓阳.隆昌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11):136-137,156.
[31]魏祥莉.小城镇空间地理发展探讨——以四川省隆昌县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14.
[32]本刊通讯员.内江市隆昌县多举措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J].内江科技,2016(11):6.
[33]王音,程颜,潘俊江,等.对隆昌县发展现代优质稻产业的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14(06):48-49.
[34]隆昌县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J].内江科技,2014(03):33.
[35]隆昌县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力促县域经济发展[J].内江科技,2014 (02):23.
[36]科学技术为隆昌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添新活力[J].内江科技,2013(11):125-126.
[37]龙红,黎娅.隆昌石牌坊对大足石刻艺术的承继与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13(05):137-145.
[38]文捷,何林泰,聂康才.依托三线军工企业的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以隆昌县山川镇为例[J].科技资讯,2013(31):207-208.
[39]海健.隆昌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12 (09):51-52.
[40]曾利祥,黄利清,刘胜国.隆昌县油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四川林业科技,2012(03):66-69.
[41]耿昌全.隆昌县政协力促破解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瓶颈[N].四川政协报,2009-12-08(002).
[42]何佳.隆昌夏布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9 (08):93-94.
[43]隆昌培育支柱工业[J].内江科技,2002(06):29.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Area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SWOT Analysis: Taking Longchang for an Example
Zhang Yong1,Zhou Baotong1,Yang Kang2
(1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2Yinxiang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gration of Longchang,SWOT method was applied to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its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materials collected in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Longchang enjoyed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with favorable traffic location and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as well as the supports and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and the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however,there were also obvious disadvantages,such as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low degree of development,the lack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competition from other external regions.In light of the results,Longchang is suppos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Chengdu and Chongqing,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technologies and investment,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ree main industries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gration of Longchang.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Area;Longchang;SWOT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F127
:A论文编号:cjas1702002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庆北碚中梁山喀斯特槽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1)”
张勇,男,1985年出生,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地表覆被变化。通信地址:400715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E-mail:806712834@qq.com。
周宝同,男,1964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地表覆被变化。通信地址:400715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E-mail:zbt1217@aliyun.com。
2017-02-27,
: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