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殡葬用地制度满意度及其改革接受意愿分析*
——以辽宁省为例
2017-06-05王秋兵边振兴朱志坚
王秋兵,张 玢,边振兴,朱志坚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沈阳 11000)
·研究报告·
农户对殡葬用地制度满意度及其改革接受意愿分析*
——以辽宁省为例
王秋兵,张 玢※,边振兴,朱志坚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沈阳 11000)
[目的]我国农村殡葬用地存在较多的问题,不断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实际面积减少与有效利用率下降,同时影响机械化,而农民无处可葬与生态型公墓使用率低产生冲突,建议将耕地中墓葬地减少与生态型公墓增加相互挂钩,而挂钩的基础则为农户意愿。[方法]因此该研究以辽宁省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座谈走访、实地测量,调查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农户对现有殡葬用地制度的满意度及其改革接受意愿。[结果]研究表明: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每年新增面积约164.89hm2,占用耕地面积50.46hm2; 其中农户的年龄和经济条件对殡葬用地的影响最大,农户对现有农村殡葬用地满意度为74.21%,愿意迁坟的比例为46.00%。其中年龄段在60岁以上者最不满意当前的殡葬状态,愿意迁坟,而对于迁坟与否或是否使用公墓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农户经济条件,经济条件较好使用公墓意愿最低,其次是经济条件较低者,经济条件中等者使用公墓意愿最高。[结论]建议在实施殡葬用地改革时,根据农民意愿,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增减挂钩机制,科学规划,合理改革,提供农民接受性较高的殡葬用地改革方案。
农村殡葬用地 迁坟 农户意愿 经济条件 补偿措施 增减挂钩
0 引言
我国进行殡葬改革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殡葬用地却存在很多的问题[1]。殡葬用地自然消亡的时间漫长,随着人口不断地增加[2-3],逝者需要安葬,而可使用的荒地不多可用于埋葬的地方也越发减少[3-5]。所以殡葬用地逐渐占用农用地,活人死人争地的现象也愈加明显[4, 6]。无规划的农村殡葬用地,多以土丘形式分散在耕地和林地[1]。农业资源承载着很大的压力[7]。农田中分布的坟丘占用耕地面积,不仅降低耕地有效利用率而且影响着农业的机械化操作和经营的规模化[8]。因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村民对殡葬地较为敏感[9-10],其成为殡葬用地改革的一个重要障碍。农村殡葬用地缺乏管理,村民缺少安葬的地方[11],面对耕地中墓葬地不断增加,而生态型公墓使用率较低的现象,需要做长期的规划来保障用地的安全[12]。因受我国传统“入土为安”习俗的影响,必定会安葬逝者,因此殡葬占用土地是必然的,所以只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其生态效应。建议将耕地中墓葬地减少与生态型公墓增加进行挂钩,构建挂钩机。保护耕地的同时扩建生态型公墓,增加生态型公墓的使用率,达到保护耕地与引导生态安葬趋势的目的。而殡葬用地的增减挂钩需要以农户对现有殡葬用地制度的满意度和接受改革意愿为基础,因此文章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调查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的占地及分布情况,了解不同区域、经济条件、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对迁移坟墓的意愿,生态型公墓的期望和建议等。根据农户的意愿,有助于规划修建民众接受度更高的公墓,有利于农村殡葬用地的改革。
1 研究方法
1.1 调研区域
该次调研选取5个市(县/区), 20个村,调研5个市处于辽宁省不同的方位,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势条件不同。有位于西部丘陵区的阜新市,中部平原区的沈阳市沈北新区和西部山区的本溪市,南部的营口市和北部的昌图县。其中营口市和昌图县是重要的产粮区域。
表1 调研县区的基本情况
调研县区调研村个数地势是否有公益性墓地沈北新区4平原区无阜蒙县5丘陵区有昌图县4平原区有本溪县3山区无大石桥市4平原区无
1.2 调查方法
(1)资料收集
与土地部门和民政部门的相关领导进行座谈,了解当地对殡葬用地的相关政策和规划,统计登记在册的公墓价格,使用率,占地面积等具体情况。到民政部门或通过网络了解当地的殡葬风俗,收集当地的人口数量、死亡率和出生率等基础信息数据等。
(2)实地调研
走访实地进行测量。在调研村内,在当地民政助理带领下,沿地块勘察坟地的分布情况,对集中墓地和零散墓地分别选取约4~10座具有代表性的坟地进行测量,计算其平均占地面积,进而统计墓葬用地总占地面积、分布状况等。实地查看分布在不同用地类型中的殡葬用地,准确的统计殡葬用地对不同用地类型占用的面积,分析其改革的潜力。
(3)问卷调查法
深入到农户家里,重点对农村殡葬较为了解的村民进行调查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村集体整体农村殡葬用地分布、占地等基本情况,村民自家殡葬用地分布的状况,对现有殡葬用地满意程度,不满意的原因,便于殡葬改革的迁移坟墓的意愿,以及对未来殡葬用地应该有的存在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2 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分布和占地情况
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缺乏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的管理,不论是在地点的选择还是在墓穴的营造方面,村民多是自主决定,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行分布。以汉族的传统习俗为主,近97.13%私用土丘,约有2.87%的人采用固化丘的营造方式。单坟占地面积较大,小的约有4m2,大型的豪华家族墓占地700m2以上,平均单坟占地面积达到17.94m2。分布较为散乱,其中分布在耕地中的占总数的30.59%。
据统计资料显示,辽宁省年平均死亡率为6.54‰,农村人口为1507.5万人,每年农村离世人数约为9.195 75万人,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年平均占地面积约164.89hm2,占用耕地面积50.46hm2。相比城市公共墓地, 1处农村单坟墓葬地面积相当于城市公共墓地15个墓穴的占地面积。若将周围闲置浪费的土地计入,则农村墓葬地的面积将更大。辽宁省人均耕地面积为0.19hm2,辽宁省每年农村殡葬用地占用的耕地面积,相当于256.58人的耕地面积。而公墓的单穴占地面积1 m2,若使用公墓辽宁省每年可节省耕地面积47.65hm2,节省农村土地面积达到155.69hm2。
3 农户对现有农村殡葬用地满意度分析
农户调查,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100份。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学历在高中及以上人员多数已外出务工只有少数在农村,对家庭祖坟等了解得不多且影响极少,所以该文主要考虑对殡葬地影响较大的农民年龄和经济条件。通过整理分析得到农民对现有农村殡葬用地整体满意度较高,愿意使用农村集体公益性墓地的仅占46%,不愿意使用公益性墓地的占大半部分。
3.1 农户对现有殡葬用地制度满意度
农户对现有农村殡葬用地满意度达到74.21%,不满意的比例较小为25.79%。
图1 不同年龄段对现有殡葬用地满意程度
由图1可看出,农户的年龄与其对殡葬用地的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整体满意度较高,经访谈得知,其主要原因在于无强制性政策要求,未发生利益冲突,因此对现状较为满意。年龄在30岁以下的农户对农村殡葬地现状满意度最高。主要原因是该年龄段接触家庭殡葬事宜较少,了解不多,因此满意度最高。年龄在60岁以上的,对现有殡葬地满意度最低,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人群有较为丰富的经历,了解殡葬用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所以对现状较为不满。这部分人员多是一家之主,具有家庭事项的决定权。农户对现有殡葬用地具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其主要内容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农村殡葬用地不满意原因 图3 农村殡葬用地满意原因
由图2和图3可看出,民众对现有农村殡葬地较为满意之处多是不用交费或是交费较少,其次是自行选择地点下葬,可形成家族墓。民众较为关心的是钱的问题。不满意的原因有很多,对普通民众来说影响耕作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无人管理现有的墓地,扫墓不方便,其次才是农田中的殡葬地会影响耕作。对于山林中的殡葬地,民众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意识较为薄弱,所以通常不会考虑安全的原因。
3.2 农户年龄对殡葬用地改革的影响
传统观念是年龄越小越易接受公墓,但通过对辽宁省5个典型市的调研发现,实际情况不同。年龄越小对现有殡葬用地的满意程度越高,年龄越大,对农村殡葬用地的使用现状越不满意。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年龄段对殡葬改革意愿
由图4可看出,年龄在60岁以上更容易接受迁坟,也更愿意使用公共墓地。不同意迁坟与愿意使用公共墓地之间的比例差距较小。
3.2.1 愿意使用公墓的主要原因
由于辽宁省农村公益性公墓的数量较少,仅个别乡镇存在,因此不少农户对公益性墓地不了解。而对于知道公益性墓地的农户来说,愿意使用公益性墓地的比例为46%。其中扫墓方便成为人们使用公墓的最大原因,其次是集中管理,同时迁走耕地中的墓葬地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其顺序依次是扫墓方便>集中管理村容整洁>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节省土地资源>降低安全隐患>体现平等。
3.2.2 不愿意使用公墓的主要原因
农民不愿意使用公益性墓地的比例为54%。不愿意使用公墓的最大原因是需要交一定的管理费用,价格成为最大的拦阻。通过调研访谈,总结出农民不愿意使用公益性墓地的原因有7条,其不愿意的原因依次是:价格费用>现有墓地可以免费使用>迁坟费财费力>公墓不考虑风水>无强制要求>认为规划有难度>生态效应不高。
价格是民众不愿意使用公益性墓地的最大原因。现有入葬都是村民随意安置,除本身的花费之外,没有任何外加费用。因此交纳管理费是村民使用公墓的最大障碍。虽然管理费相比于经营性公墓来说价格低,但对村民来说交费在心理上的难以接受。
3.3 农户经济状况对农村殡葬用地改革影响
经在调研的过程中,将经济水平划分为3个等别:家庭收入小于2万的,家庭收入2万~10万的, 10万元以上的。最易接受迁坟使用公墓的是家庭年纯收入在2万~10万元之间的; 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不愿意使用公墓; 家庭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不愿使用公墓,因需要交纳费用,且费用对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3.3.1 经济条件好者最不愿迁坟
经济条件好,对殡葬用地极为重视。在农村扩建家族墓,或是在风水较好的地方修建豪华墓地。投资较大,占地面积大,小型的100~200m2,大的能达到600m2以上。以砖块水泥圈地,植树种花,内中数量不多,一般为2~3个。耕地所处土地较为宽阔,因此大型豪华墓多占用耕地。个别家庭会在公墓购买豪华墓,并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该类人群最不愿迁坟,因着传统的习俗,认为祖坟对家族的繁荣有帮助,不易动迁。且农村公益性墓地不能满足该类人群对墓地的额外需求。即使迁坟补偿较高,不会对该类人群产生影响。
3.3.2 经济条件中等迁坟意愿较高
在关于使用公益性墓地意愿调研中,中等经济条件的愿意使用的比例较大。有一半愿意迁坟,有85.71%愿意使用公共墓地。在该类人群中①想要修葺家族墓,高费用是障碍,城市公墓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内,所以农村公益性墓地成为最佳选择,迁坟的积极性也最高。②公益性墓地价格他们容易接受,在公墓也能将家族墓安置在一起,扫墓方便,便于整理,外观也较为整洁。因此其所占比例较高。
3.3.3 经济条件低者不愿使用公墓
经济条件低的33%愿意迁坟,而有67%不愿意使用公墓。不愿意使用公共墓地的主要原因有:公益性墓地价格高,如昌图县的公益性墓地单价为3 000元,其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是额外的负担; 由于迁移坟墓需要不少费用,若经济补偿较高,则该类人群迁坟的意愿会较高。
3.4 农户经济条件对殡葬用地改革的影响较大
对相同年龄段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农户进行分析,可发现农户经济条件与年龄哪一个条件对农村殡葬用地的影响较大。根据上文不同年龄段对殡葬用地的满意度和使用公墓的意愿度分析可发现,年龄在60~70和40~50两个年龄段具有代表性,因此选择这两个年龄段的农户进行分析对比。
图5 年龄段在60~70的不同经济条件对农村殡葬用地的影响 图6 年龄段在40~50的不同经济条件对农村殡葬用地的影响
由图5和图6看出,年龄在60~70岁与40~50岁之间的不同经济条件对农村殡葬用地影响趋势一样:经济条件较高者对现有殡葬用地的使用情况最为满意; 经济条件中等者对现有殡葬用地的使用情况最不满意; 经济条件较低者最不愿意使用公墓。
由此可知不同年龄阶段对殡葬用地的满意度及意愿度不同,就总体而言,农户的经济条件直接影响着农村殡葬用地的改革意愿度。因此在资金方面若是能有保障,农户的殡葬改革意愿度将会增加。所以在修建农村公益性墓地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制定管理费用,可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及农户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收费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年平均总占地面积约164.89hm2,占用耕地面积50.46hm2。加之已占用的农村土地面积,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改革的空间很大。近一半的农户对现有农村殡葬用地的现状不满意,若是迁移该部分农户的墓葬地,则每年能节省土地面积达到82.45hm2,因此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该文建议可采取增减挂钩的方式来进行农村殡葬用地的改革。辽宁省农村殡葬地存量潜力大,并且超过一半的民众愿意使用农村公益性墓地。近一半的民众同意迁移现有的坟墓,若是有较为合理的补偿金额,民众的迁移意愿会更高。若是将农村殡葬用地作为拆旧区,将分散的坟头归拢聚集,整理出来的土地面积作为公益性墓地增加的面积或扩建的范围。不仅可将耕地和林地中的殡葬用地迁移出来,增加耕地的面积,提高耕地的有效利用率。在实施殡葬用地改革时,尊重农民意愿,在迁移坟墓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对农村公益性墓地的定价等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依据农民的意愿,制定民众可接受程度之内的价格。所以殡葬用地的增加挂钩的可行性较大,为农村殡葬用地改革找出新的解决办法。
[1] 王成芳.节约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墓地占地现象及其对策研究.规划师, 2002,18(10):66~68
[2] 斯震. 我国的传统墓葬文化与现代墓园建设.中国园林,2009,(3):23~25
[3] 崔家田. 关于当前农村殡葬改革的调查与反思:以河南为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73~77
[4] 杜军, 孙勇.武汉市墓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 罗中华, 夏安桃.新农村墓葬地选址控制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4):44~45
[6] 马金生, 肖成龙,李伯森,等.我国墓葬用地的扩张态势及调控策略.广西社会科学, 2012,(6):119~123
[7] 吕萍, 吴晓春.我国现在农业的区域类型与区域格局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24(4):1~5
[8] 张凤荣, 朱凤凯.基于功能分析的农村墓地集约利用与建设模式探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3):151~154
[9] 汤庆园. 殡葬用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10]时钅监, 徐西胜.丧葬习俗与殡葬文化.东岳论丛.2001, 22(2):75~77
[11]武峥. 刘宾.新农村殡葬改革问题研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7):690~693
[12]张仲威. 农业区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29(6):46~48
FARMERS′ SATISFACTION TO FUNERAL LAND SYSTEM ANDWILLINGNESS TO THE REFORM POLICY*——A CASE STUDY IN LIAONING PROVINCE
Wang Qiubing,Zhang Fen※,Bian Zhenxing,Zhu Zhijian
(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 China)
With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utilization of rural land is increasing. The funeral of rural land resettlement occupied agricultural land, resulting in the cute conflicts between funeral rural land and agricultural land. Therefore, taking five coun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visits, field measurements, an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the existing funeral polic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rural funeral land in Liaoning province annually increased average 164.89 hm2, occupying the arable land of 50.46 hm2. The households′ age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had the largest effects on the rural funeral land. The farmers′ satisfaction was 74.21% and affected by the farmers′ income and age. The old people above 60 were unsatisfied with the funeral status and willing to migrate the graves. Those who had good economic condition were unwilling to use public cemetery.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ural funeral reform, such as following the wishes of farmers, developing reasonable compensation standards, establishing public cemetery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proposing the reasonable and acceptable reform advice by scientific planning.
rural funeral land; migrate grave; farmers′ willing; public welfare cemetery; compensation measures; increase and decrease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307
2016-03-01
王秋兵(1962—),男,河北邢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通讯作者:张玢(1990—),女,甘肃酒泉人,硕士。研究方向: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Email:snzhangfen@163.com
*资助项目: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2014年调研项目“东北三省典型地区殡葬用地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F301
A
1005-9121[2017]03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