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工匠精神铸造质量诚信品牌

2017-06-05梅克保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中国质量监管 2017年4期
关键词:工匠诚信精神

文 梅克保(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用工匠精神铸造质量诚信品牌

文 梅克保(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中国质量诚信品牌”论坛,是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2015年发起创办的,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论坛始终秉承“代表消费呼声,反映调查实况,提供决策参考,指导工作实际”的理念,持续聚焦“中国质量诚信品牌建设”,致力搭建政府、企业、专家、媒体等各界交流的平台,经过三年的成长与积淀,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企业界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我国质量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活动品牌。这届论坛的主题是“用工匠精神打造质量诚信品牌工程”,下面围绕“质量”、“诚信”、“工匠精神”几个关键词,谈些体会与期望:

第一,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意味着市场份额甚至生存发展,是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是至高无上的责任和荣誉;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哪一件都绕不开质量,哪一样都依赖于质量,质量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质量水平是国家与民族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

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质量的重要论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要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并要求“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在最近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又指出,“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

由此可见,质量工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把质量工作摆上企业成长、城市建设、国家发展的突出位置,从更高层面、更广领域谋划质量发展,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推进质量工作,抓战略、抓共治、抓基础、抓升级,广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切实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质量整体水平,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创造质量、社会参与质量”的浓厚氛围,加速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第二,切实增强诚信至上的责任观念。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诚信铸就品牌,责任促进发展。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兴业之道、发展之根。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具有极强的诚信观念和责任意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血管内必定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相反,如果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企业家忽视质量、严重失信,就有可能搞垮一个企业甚至淘汰一个产业,进而影响到社会消费信心和产业经济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先后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社会诚信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质量诚信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质量诚信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观念也不断增强,参加今天论坛的企业就是质量诚信的杰出代表,但还是有一些企业为追求眼前利益、忽视质量诚信,质量违法行为和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既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又阻碍了自身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诚信。因此,加强质量诚信建设,任重道远,非常紧迫。

一方面,广大企业要树立质量为先、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质量,像保护生命一样维护信誉,切实担负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序标准,加强从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努力创造消费者信得过的高质量产品与服务。

另一方面,质量主管部门要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下功夫,把质量诚信建设列为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健全质量激励和约束相容制度,强化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让诚实守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实实在在受益,让违法失信的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使依法诚信生产成为广大企业的自觉行动。

第三,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琢玉成器,彰显的是质量品质,体现的是“工匠精神”。

纵观世界两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史,尽管传统的小作坊已被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所取代,但个体劳动沉淀下来的“工匠精神”依旧贯穿于现代生产制造中。为什么德国的汽车、瑞士的手表、法国的皮具会享誉全球,有些还成为行业里的奢侈品牌,主要得益于这些民族和企业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为什么日本长寿企业数量全球第一,上千年历史企业9家、五百年历史企业39家、二百年企业3400多家、百年企业50000多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匠精神”已溶入日本民族的血液。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独具匠心”、“技进乎道”等成语典故,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体现的正是我国工匠们精湛卓绝的制作技艺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

但在一段时期内,由于过度追求规模效应和短期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品轻品牌,传承“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基础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这几年,“工匠精神”被重新提起,成为社会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因此,我们要大力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克服满足现状的“差不多精神”,将“工匠精神”落实到生产制造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每一道工序,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进一步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着力提升中国产品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提升广大消费者购买国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本文为作者在第三届“中国质量诚信品牌”论坛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工匠诚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拿出精神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