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官捐献软文化体系构成因素的效果探究

2017-06-05陈蓉蓉陈继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捐献者器官意愿

郑 卉,陈蓉蓉,陈继繁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温州 315300,441406784@qq.com)

器官捐献软文化体系构成因素的效果探究

郑 卉,陈蓉蓉,陈继繁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温州 315300,441406784@qq.com)

目的 了解影响居民器官捐献意愿度的因素,探究软文化体系对于公民器官捐献的作用。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浙江省14个县、县级市和行政区划的公民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及采用熵权法等分析结果。结果 学历、年龄、传统观念等因素均会对器官捐献意愿度产生影响,软文化体系的社会效应良好,有现实指导意义。结论 人文视角下器官捐献软文化建设对提高社会器官捐献意愿度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要从教育培训、人道救助、榜样辐射、激励措施这四个方面进行人文建设。

器官捐献;软文化体系;文化建设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器官供体数量的不足造成了器官供需比例的严重失调,据统计,目前我国每150例器官衰竭患者仅有1人能成功得到器官进行移植,延续自己的生命,其余的患者只能因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而离去。这与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35/100万)相比,相差1000多倍,与同在亚洲的日本(4.27/100万人)相比也相差甚远[1]。

如何改变公民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教育培训、激励措施、人道救助、榜样辐射等因素对公民的器官捐献意愿度改变的影响效果对今后器官捐献的推广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见,有助于公民更加自愿地、积极地加入器官捐献的行业中。因此,笔者以浙江省的县或县级市为单位,进行了软文化体系对器官捐献意愿度影响的问卷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了浙江省14个县、县级市和行政区划(包括杭州市上城区、温州永嘉、台州玉环、金华武义、衢州江山等)的公民共936名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一共回收有效问卷为85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90.8%。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在问卷填写过程中调查员除必要的名词解释外,不对被调查者作任何暗示,被调查者对调查内容独自匿名填写,以此保证收回问卷的有效性。

使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从激励措施、人文建设、宣传途径三个角度综合评价器官捐献发展的效果。

1.3 问卷设计

问卷通过了解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对器官捐献的意愿,从榜样辐射、教育培训、人道救助、这三个角度对器官捐献影响度进行分析。问卷后面部分用打分的形式对激励措施、人文方面、宣传途径对推动器官捐献发展的效果进行评估。调研组在前一次问卷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其结果对本次设计有指导作用。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数字编码的形式使用Epidata软件录入电脑,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熵权法对数据混乱度进行分析。

1.5 问卷的质量监控

调查员培训:在发放问卷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的规范化培训,确保调查员了解问卷中每一条目的含义,做出统一、规范化的处理。

问卷筛查:在回收问卷的时候,要求每一位调查员对问卷的真实性进行判别。

2 结果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男性408人(47.94%%),女性443人(52.06%),女性意愿度高于男性(P=0.05);年龄:0~13岁14人(1.65%),14~18岁107人(12.57%),19~29岁398人(46.77%),30~49岁265人(31.49%),50~65岁48人(5.64%),66岁以上14人(1.65%),其中14~18岁年龄段的意愿度最高(P<0,001);文化程度小学63人(7.4%),中学(初、高中)329人(38.67%),涉及大学本(专)科406人(47.71%),研究生49人(5.76%)其中研究生的意愿度最高(P<0.001),样本分布合理。具体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n/%)

2.2 激励措施对器官捐献意愿度影响的分析

由表5综合效价表显示,授予捐献者或(和)家属荣誉的权重为0.4552,而给予捐献者或(和)家属经济上的补助的权重高于前者达0.5448,表明当面对激励措施哪种方法更为有效的问题时,更多人偏向于经济上的补助。

在福利优先、人文建设、宣传途径这3个路径中,福利优先的权重居中,达4.0132。但因考虑到经济补助可能会带来器官交易等社会负面影响,在肯定其有效性的同时,其在社会中实践时,应是谨慎的,低调的。而授予荣誉的方式已在红十字会或其他组织中实施,对激励器官捐献带来积极影响。

2.3 教育培训对器官捐献意愿度影响的分析

表2显示,大部分人倾向于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有关器官捐献的内容(74.7%),仅有少数人反对(6.6%)。在非常赞同的人中明确表达了捐献意愿的占多数(67%),比较赞同或者没感觉的人较多对是否捐献表示犹豫(分别为56.42%和53.46%),而剩余不赞同或者非常不赞同的人则较大比例不愿意捐献(51.16%和92.31%)。当面对“哪个教育阶段增加有关器官捐献的内容比较好”的问题时,多数人选择了高中(31.4%)或者大学(30.4%)。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赞同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相关内容,可以预见开展教育培训的可行性比较高。

表2 对于学校教育增加器官捐献内容持不同看法的人群的意愿度的相关性分析(n/%)

2.4 宣传对器官捐献意愿度影响的分析

由表3可知,接触过相关器官捐献的宣传比没接触过相应宣传的被访者器官捐献意愿度更高,犹豫者所占比例也更高,选择不愿意者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由两题数据可知,接触过相关宣传的人数与未接触过的比值约为1∶1.2。这都提示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大相关官捐献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等来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器官捐献的相关宣传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器官捐献的真实现状,了解我国目前器官捐献事业所面临的困境。良好的宣传可以在无形中打造一个器官捐献的氛围,激发人们的爱心,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器官捐献事业中。

表3 在宣传作用下不同人群的器官捐献意愿度的相关性分析(n/%)

2.5 榜样作用对器官捐献意愿度影响的分析

由表4所示,大多数调查对象对于自发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的行为表示“比较赞同”(53.07%),其余分别表示“非常赞同”(23.35%)和“没感觉”(17.81%)。值得关注的是:在选择“比较赞同”的人中,大部分人的捐献态度为“犹豫”,而相对的,在选择“非常赞同”的人中,大部分人的捐献态度为“愿意”。因此,如果能更深层次地提高群众对于自发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行为的认可度,势必能产生积极意义。

本次调查中,仅有部分人表示接触过等待器官捐献的患者(9.99%)以及接触过自愿填写器官捐献志愿书的人(11.28%),调查发现这部分人的捐献意愿度明显较高,并表示在亲身接触过后,提高了对捐献行为的认同感。器官捐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遥远,而“器官捐献的榜样作用”即以真人真事的震撼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民众。

表4 在榜样作用下不同人群的器官捐献意愿度的相关性分析(n/%)

3 综合效果评价量表

我们采用了作用效果评价量表,要求调查对象对各项人文建设途径、各项激励措施方法和各种宣传途径对提升民众器官捐献意愿度的效果进行打分(5分为最有效,4分有效,3分效果一般,2分效果比较差,1分无明显效果)。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各项措施的效果评价均值并运用熵权法对数据混乱度进行分析,得到各项权重和综合权重,以此比较和分析各项措施的效果质量。由上表可知,在激励措施中,给予捐献者或(和)家属经济上的补助(权重0.5448)效果最好。在人文建设方面,“捐献协调员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权重=0.152)和“关怀与慰问捐献或移植术后病人或(和)家属”(权重=0.152)效果最好。在宣传途径中,网络(权重=0.211)的评价效果最高。此外,对“激励措施”“宣传途径”“人文建设”的综合效果进行比较,人文建设的效果(综合权重=4.059)优于前两者。

表5 综合效果评价量表

4 讨论和建议

虽然国外相关器官捐献制度的实行对我国有较大启示,但是由于观念上的差异,在我国这些制度的实施还存在很大的阻力。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硬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的“软实力”给以支撑。道德文化的“软实力”即“软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此次调查研究在人文视角下将器官捐献事业与软文化体系建设联系起来。软文化分为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等,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在文化差异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器官捐献软文化这个概念上,笔者将其概括为宣传方式、榜样辐射、激励措施、人文建设4个途径共同作用,就形成一个共同的“合力”,在这个“合力”的作用下,软文化作为外围的“柔和剂”,使被包围在其中的消极观念逐渐减少或消除,从而提高公民器官捐献的意愿度。

4.1 探索完善符合伦理道德原则的激励措施

笔者提倡在无偿原则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在伦理与道德的允许范围内的包括社会奖励、精神激励等激励措施。此种激励措施是一种事后行为,在人道施予之后对施予人道者在遇到困境时给予援助,从而激励民众器官捐献积极性,增加器官捐献数量[2]。

纵观国际,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并且取得效果,如英国拟出台为器官捐献者提供丧葬费用,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3]。在西班牙,除了通过媒体进行有关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宣传和教育外,医院对捐献者也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国家针对器官移植进行了专门立法。伊朗为每一例无血缘关系活体供者给予1200美元的补偿和一定限额的健康保险(通常为一年),伊朗的器官移植体系解决了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1999年,伊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没有等待肾脏移植患者的国家[4]。不可否认的是,包括经济补偿等激励措施是否存在伦理道德问题?是否能适用于中国?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因此笔者认为,在推崇上述物质或精神的激励措施之前,首先应该确保我国的器官捐献机制是完善的,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是达到一定水平的。现阶段,笔者提倡诸如:①各地红十字会、移植医院积极组织开展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增加社会认同感。②设立捐献者纪念馆,为家属颁发锦旗等荣誉证书,增加捐献者家属的自豪感等精神激励措施。

4.2 注重家属慰问和协调员培训的人文建设

人文建设相比激励措施、宣传所占的综合权重更大(占4.059),由此可以认识到器官捐献人文建设的重要性。其中“关怀和慰问捐献或移植术后病人或(和)家属”以及“捐献协调员掌握良好沟通能力”对推进器官捐献发展效果最佳。捐献者家属在捐献者过世后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悲痛,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慰问。而接受捐献的病人则需要医生持续观察身体状况。建立器官捐献前、中、后期对捐献者及其家人提供人文关怀和照顾的相应措施,确保器官捐献工作合法、人道、尊严、体面和光荣。要做好与捐献者家属的沟通、安抚工作[5]。完善这些捐献后的跟进措施保障了相关人员的权益,对于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器官捐献协调员是器官捐献工作开展的基础,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器官捐献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器官捐献率的提升[6]。Siminoff 等[7]提出重视协调员的专业化培训可以提高家属同意捐献率,培训内容涉及医学、法律、组织管理和沟通技巧等多项内容,提高协调员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其向公众正确普及相关知识,解除他们的误解和疑虑。另外,普及器官捐献相关的医学知识,完善医生在器官捐献方面的人文教育,设定专门的器官捐献咨询和心理服务岗对于器官捐献的科普以及开展也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4.3 选择影响力大,涵盖面广的宣传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宣传途径的综合权重为3.905,说明通过宣传能有效改善器官捐献的现状。学校课堂、讲座,网络、电视三者途径均值与权重较大,说明这三种途径宣传更有效。因此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影响较大的主流媒体加大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程度,推动器官捐献的发展。首先应普及相关医学知识,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建立OPO网站等信息平台,对器官捐献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其次应扩大宣传范围,如在小区设置宣传栏,制作并发放宣传手册,与企事业等单位协作等;再者应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客观、公正的整体宣传,为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8]。

[1] siminoff LA,Burant C,Youngner S J.Deth and organ procure-ment:public beliefs and attitudes[J].Kennedy institute of Ethics Journal,2004,14(3):217-234.

[2] 胡冬梅,悦姣星,黄海. 关于我国建立器官捐献激励机制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A),2014,35(8):20-22.

[3] Hawkes N.Organ donors’funeral costs should be paid,repoty says [J].BMJ,2011,343;d6557

[4] 李锦辉.伊朗人体器官移植制度成功的原因与启示[J].中国卫生法制,2011,19(4): 50-53.

[5] 余浩杰. 提高我国公民器官捐献率的理性思考[J]. 医学与哲学(A),2012,33(6):26-27,70.

[6] 柏宁,尹梅.对我国器官捐献协调员行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5,36(4):16-19.

[7] Srivastava A,Kumar J,Sharma S,et al. Vascular complication in live related renal transplant: An experience of 1945 cases[J]. Indian J Urol,2013, 29 (1) : 42-47.

[8] 胡冬梅.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及民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的调查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5.

〔修回日期 2017-02-15〕

〔编 辑 李丹霞〕

Organ Donation from Factor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ft Culture System

ZHENGHui,CHENRongrong,CHENJifan

(TheFirstClinicalMedicalCollegeofWenzhouMedicalUniversity,Wenzhou,315300,China,E-mail: 441406784@qq.com)

Objectives: To find ou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ublic's organ donation willingness,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n organ donation of soft culture system. Methods: We conducted a survey towards people from typical cities and coun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by using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e adopt some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such like entropy weight method. Results :Factors like education, age, traditional concept all can affect the degree of organ donation willingness. Soft culture system has favorable social effects. It is directive in reality. Conclusions: In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organ-donation soft culture system plays an obvious role in improving the degree of social organ donation willingness . It includes education training,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model radiation,and incentive method.

Organ Donation;Soft Cultural System;Cultural Construction

R-052

A

1001-8565(2017)05-0594-05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5.17

2016-12-16〕

猜你喜欢

捐献者器官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类器官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分析心理护理在机采血小板采集中的效果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哥伦比亚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