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缬沙坦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观察
2017-06-05戚柳杰裘益仁
戚柳杰 裘益仁
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 浙江 诸暨 311800
衷中参西
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缬沙坦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观察
戚柳杰 裘益仁
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 浙江 诸暨 311800
六味地黄汤 阴虚阳亢型 高血压病
我们用六味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7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92±4.23岁;平均病程7.35±1.25年;平均体重指数(BMI)26.54±1.97;平均空腹血糖(FPG)5.67±1.02mmol/L。对照组男30例,女8例;平均年龄55.04±4.51岁;平均病程7.82±1.31年;平均BMI 27.03±1.82;平均FPG 5.59±1.04mmol/L。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缬沙坦(缬克,常州四药,生产批号: 20150222),80mg/次,每日1次,晨起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味:白芍、丹皮、茯苓、泽泻各10g,山药、山茱萸肉各12g,熟地、枸杞各15g,川牛膝20g。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①中医症状评分,将症状分成无、轻、中、重四个级别,次症包括健忘、失眠、心悸、耳鸣,分别计0、2、4、6分;主症包括五心烦热、膝软、头痛、腰酸、眩晕,分别计0、3、6、9分。②中医症状疗效评判标准:显效:症状评分下降超过70%,体征、症状均明显消失;有效:症状评分下降超过30%,体征、症状均有所好转;无效:症状评分下降不足30%,体征、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③治疗前后两组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变化情况。④降压疗效,评判标准:显效:DBP下降10~20mmHg以上,或小于90mmHg;有效:DBP下降在10~20mmHg以上,SBP下降超过30mmHg,或DBP未小于90mmHg;无效:和上述降压效果均不符合。
3.2 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8.42±1.11*#12.03±1.15*例数38 38治疗前20.94±2.21 20.65±2.13
3.4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mmH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舒张压100.02±6.89 90.01±6.35*#100.03±7.01 95.34±6.68*例数38 3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160.02±8.93 130.21±6.85*#160.04±8.45 137.89±6.99*
3.5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观察组38例中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38例中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6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暂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肝肾等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状况存在。
4 体会
高血压病归属中医学中“眩晕”“头痛”等范畴,病机与气机升降失常、肝肾阴阳失调有关,其最为常见的症候和阴虚阳亢相关。所用方剂中,熟地益精填髓,配伍山茱萸、枸杞、白芍能滋补肝肾之阴;茯苓、山药可健脾益肾;泽泻泄肾火;牡丹皮能清虚热;川牛膝能引上炎虚火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潜阳之功。本研究显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采取六味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后,其中医症状改善效果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高达94.74%,并且患者的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其降压有效率为97.37%。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此方式安全性较高。可见,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采取六味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