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7-06-05李希玲张毅赵春花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起搏器延续性负性

李希玲,张毅,赵春花

· 论著 ·

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李希玲1,张毅1,赵春花1

目的 观察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得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紧张-焦虑等维度均较干预前降低,而精力-活力得分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SAS和SDS得分干预后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干预;起搏器;负性情绪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时除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患者也会进行起搏器置入术。目前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该方法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缓解患者病情。但同时,起搏器置入术会给患者带来的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1]。因此,如何在行起搏器置入术后的患者中,进行术后的护理,减缓患者的负性情绪也成为护理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医护理因其具有辩证施治,因地因人制宜的特点,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灵活的护理方案,成为护理的一种基本手段。本文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80例,观察延续性中医护理对此类负性情绪的干预和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②不愿参与本项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7~73岁,平均(62.56±7.96)岁。观察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55~74岁,平均(62.72±8.0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别,均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只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疾病、用药、饮食和康复知识等常规内容的讲解,及时关注掌握程度,监督患者的遵从医嘱行为。观察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医疗服务。出院前3 d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延续性中医护理工作方案,发放护理服务联系卡,内容包括:患者姓名、诊断、主管医生及护士、中医护理师等基本信息,并附带患者日常监测卡,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监测并记录。电话随访:出院后72 h,第1个月每周1次,后每月1次,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直至患者出院6个月。随时记录患者的自觉症状,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及饮食等方面内容,如有无法当场回复的,则记录在案,咨询主管大夫后3 d内给予回复。家庭访问:中医护理师在出院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安排3次家庭访问。根据出院时制定的个性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院外对患者进行延续性的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师根据现场护理和沟通情况,制定护理方案的调整内容。

1.3 评价指标

1.3.1 简式心境问卷(POMS-SF) 该量表包括30各项目,6个分量表: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乏-迟钝、愤怒-敌意、迷惑-混乱和精力-活力。前5个量表为负性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情绪越差,最后一个量表为正性量表,得分越高,情绪越好。焦虑、抑郁总分可单独作为观察指标,其分值越高,表明情绪越差。该量表广泛在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2 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3.3 焦虑自评量表(SAS) 该量表共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4级评分计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3.4 抑郁自评量表(SDS) 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4级评分计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双人录入后,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一般资料根据资料类型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得分以及生活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紧张-焦虑和抑郁-沮丧等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紧张-焦虑等维度均较干预前降低,而精力-活力得分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3)。

3 讨论

起搏器置入术为一种侵入性手术,可以将之视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抑郁为主的负性情绪。而引起这些情绪障碍可能与患者对起搏器治疗的认知偏差、对起搏器的期望值太高、功能夸大化以及担心术中发生并发症,加重经济负担和影响正常生活等因素有关[2-4]。进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将要终生面对这些心理情绪障碍。为应对术后的心理情绪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着力于解决在传统医疗模式下无法覆盖的院外护理问题,医疗体系已经逐步引入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的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

延续性护理的理念起源于国外,它将住院护理延伸到了院外,全覆盖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帮助患者因地制宜建立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提升生活质量。这是一种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医患间信息、时间和人际关系延续的特征[5-8]。延续护理作为新的护理模式,将使医院高质量的医护服务延伸到家庭,帮助患者实现家庭的持续健康指导,对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心理康复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9,10]。

我国的中医护理具备个体化的辩证施治以及中医理念的人文关怀,与延续护理的要素极其吻合。延续性中医护理除能对患者进行技术护理外,还蕴含着对患者个体精神层面的关怀,此种关怀有利于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更有利于延续性护理方案在院外的开展。

从表1可看出,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等维度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而精力-活力得分则较干预前明显增高。与常规医疗的对照组相比,干预后两组之间亦有明显差异,干预后的观察组焦虑、抑郁总分、紧张-焦虑等维度均较干预后对照组明显降低,而精力-活力得分则明显升高。该研究结果说明延续中医护理对患者的整体负性情绪都有明显的正向改善作用,其作用优于常规的医疗护理。延续中医护理可以让医生和患者在院外的沟通互动中,更有效的建立信任度,在情绪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从而缓解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各种情绪障碍。

表2的量表评分说明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延续性中医护理的效果更优于常规护理。蕴含人文精神的中医护理,从本质上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延续的护理过程中,更能引起医患双方的共鸣,产生信任,更能向患者传递和灌输有效的医疗知识,弥补患者医疗知识的匮乏,纠正患者某些错误的医学认知,从而促进患者情绪的好转。这与谢姣[11,12]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她帮助患者建立了合理正确的认知模式,改变了患者的错误认知,通过这种延续的认知行为的干预,从而促进起搏器植入患者抑郁等情绪的好转。

在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延续性中医护理过程中,并不以疾病症状的改善作为单一目的,患者的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重要。本文在延续性中医护理过程中,研究了该手段对整体生活质量的作用。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与王巍等[13]研究的结果相一致。这些研究结果发现,对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延续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

善[14]。

人文关怀是中医护理的最大特色,在延续性中医护理过程中,护理师始终秉承人文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和关爱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建立强大的医患信任关系,结合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患者感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滋润,加速患者的情绪复健,维持患者的心态安宁,能显著提升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1] 田福利,鲁传冬,李学永,等. 心力衰竭三腔起搏器植入患者焦虑抑郁的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临床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3):394-5.

[2] 黄蔚. 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4-7.

[3] 朱孔博,叶行舟,陈龙,等.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4):338-41.

[4] 张文海,梁艳平,杨建,等. 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抗菌药物冲洗囊袋对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6(14):3284-6.

[5] 吴翠焕,徐玉兰,张艳梅,等.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患者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J]. 现代临床护理,2015,14(8):54-7.

[6] 黄奇花,严家嫦. 延续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6):116.

[7] 黄坚,林焕雄,林杰,等.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583-6.

[8] 黄乐春,温贤秀,吴玉芬,等. 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的设置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73-5.

[9] 唐颖,孙晓燕,温贤秀,等. 延续护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16,16(3):392-4.

[10] 杨海苓,王萍,侯文秀,等.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133-7.

[11] 谢姣,高艳斌.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4):524-5.

[12] 赵花, 张亚宁,张芳. 人文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实践与思考[J]. 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72.

[13] 王巍,周艳丽. 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2015,36(9B):47-8.

[14] Kamath PK. Pacemaker follow up guidelines for physicians[J]. J Assoc Physicians lndia,2007,55(Suppl):66-70.

本文编辑:孙毅,姚雪莉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negative mood in patients with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LI Xi-ling*, ZHANG Yi, ZHAO Chun-hua.*Department of Cardivas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nyang 712000, China.

ZHAO Chun-hua, E-mail: lixiling200801@163.co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n negative mood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 The patients (n=80, male 42 and female 38) were chosen from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Mar. 2012 to Jun. 2015, and then divided randomly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n=40).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continuous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in scores of negative mood and anxiety-depression was observed, and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QOL) was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anxiety-depression and dimension of tension-anxiety decreased, and scores of energy-vitality increased in 2 groups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hanges of above indexes were more significant in observation group (all P<0.05). 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 (SDS) decreased in 2 group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were low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ll P<0.05).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QOL increased in 2 groups, which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observation group (all P<0.05).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egative mood and raise QOL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Continu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Pacemaker; Negative mood

R473.5

A

1674-4055(2017)04-0478-03

1712000 咸阳,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赵春花,E-mail:lixiling200801@163.com

10.3969/j.issn.1674-4055.2017.04.27

猜你喜欢

起搏器延续性负性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