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与治理
2017-06-05杨怀中
■杨怀中
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与治理
■杨怀中
2014年 7月份财政部和审计署联合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然而“小金库”现象还是难以消除。2017年4月湖北省纪委网站通报1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主要包括私设“小金库”买车,违规接待等,共计14人被处分。据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分析,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在内,以宽泛口径计算,每年“小金库”资金总额或在1000亿元以上。数据显示,经过近年专项治理,“小金库”的数量及金额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小金库”问题仍然大量存在。
一、“小金库”为什么屡禁不止,屡查屡犯,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利益驱动是形成“小金库”的内在动力。从市场经济运行来看,利益是市场机制的根本驱动力。就个人而言,利益驱动激发了每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单位领导常常为了维护自己小集团的利益,偏离正常的经营目标、授意、指使和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做假账、转移国家资产,偷税漏税,设账外账等行为形成“小金库”,用于单位经费开支和发放职工奖金和福利等,甚至贪污私分、侵吞公款,实现个人私利。例如:2014年至2017年,广东省A市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马良授意通过虚报民警协警差旅补助、协警培训费、大型活动补助和扣发民警协警高强训练补助、协警伙食补助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213.26万元,长期存放在私人银行账户,作为单位小金库使用。
2.制度不健全,给“小金库”等形成带来了可乘之机。由于制度的缺失与监管不到位,部分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就会利用职权剥离国有资产供少数人占有和使用,进而形成小金库。
(1)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小金库”治理检查虽然经历了多次,每次专项治理时中央和相关部门均出台文件规定,明确目标要求,处理处罚意见等内容,这些政策规定重点是反映一段时间内存在问题,并不能作为“小金库”清理检查常规法律法规。
(2)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围绕建立公财政着的目标,我国在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财政预算制度的重大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上述预算制度改革仍不到位,改革的深度和成效在中央部门和地方部门之间的表现还很不均衡。另外,现行的财经法规、经费管理制度需经一步配套完善。
3.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松散,主要表现在:
(1)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授权高度集中,一把手独断专行、凌驾内控的审批现象为的设立“小金库”提供了条件。其次是财务控制程序不健全。许多单位的费用报销程序是先审批在审核,会计人员无权参与单位业务的重要决策,弱化了事前监督。
(2)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财务人员工作独立性差,素质有待提高。
二、治理“小金库”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从制度上遏制“小金库 ”这种行为。
2.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单位班子成员以及财务人员学习党风廉政教育。
3.建立账户监管机制。严禁单位账外多头开设账户、出租出借账户;严禁违规提取现金、公款私存私放。
4.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完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向单位职工公开;将平时日常预算、执行和决算信息向职工公示,通过加强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遏制“小金库”行为发生。
(作者单位:江西日报社计划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