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结构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7-06-05刘仁盛赵彤宇庞立春
刘仁盛,赵彤宇,庞立春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运动训练学
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结构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仁盛,赵彤宇,庞立春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采用文献资料法、科学知识图谱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结构与布局进行全面细致地剖析,旨在全面剖析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整体概况,为其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研究认为:1)高水平竞技优势项目人才流失严重;2)运动员的退役保障机制问题突出;3)缺少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布局与规划;4)在竞技体育科研方面投入不足;5)竞技体育配套设施落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2)优化教练员结构布局;3)合理加大经费投入,拓宽资金融资渠道;4)优化优势项目结构布局,加大科研攻关力度;5)融合社会资源,优化整体设施结构与团队建设。
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结构布局;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作为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综合体,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自1997年7月6日原国家体委发布“奥运争光计划”至今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在“举国体质”的保障下取得的成绩卓有成效,辽宁省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呈现出了鲜明特点,并形成了诸多的优势竞技体育项目。据统计,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至2012年伦敦奥运会,近4届奥运会,辽宁籍运动员共获得22枚奥运会金牌、16枚奥运会银牌、14枚奥运会铜牌,是当之无愧的竞技体育大省[1],为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以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为研究对象,借助科学知识图谱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透视化分析,有助于全面解析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发展概况与特点,对于系统剖析辽宁省优势项目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有现实意义,同时相关经验对于我国及辽宁省潜在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国知网高级检索为工具,时间节点选取2000年1月1日起到2016年6月1日止,以“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为检索词共检索文章302篇,对检索文章进行整合分析,选取关联性较大的文章104篇,查阅有关书籍4本、相关统计年鉴8本,文献内容涵盖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能有效地保障研究的顺利推进,对研究有良好的支撑。
1.2.3 科学知识图谱法 借助科学计量软件Cites paceIII 4.0对与研究关联性较大的104篇文章进行分析,主要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与关联性分析,目的是客观全面地了解研究现状,规避思维盲区,最大限度地保障研究的可信性。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资料汇总整理有关辽宁省竞技体育相关数据,借助CitespaceIII可视化软件的关键词分析功能,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研究的相关核心要素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借助Excel 2007将其他数据进行汇总并绘制成相关表格。
2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概念界定与要素剖析
2.1 优势项目根据研究需要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进行了梳理,其要素有如下3点:1)具有一批世界顶尖级运动员,在历届国内外大赛中成绩突出且非常稳定;2)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不同级别不同年龄段梯队建设较为科学合理,不因某一个或几个运动员的退役而使该项目的竞技运动成绩受到较大的影响;3)拥有经验丰富能够很好地把控项目特点、规律和训练理念的一流教练员,科研团队、医疗保障团队水平一流[2]。通过对要素的界定和剖析认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是指在国际重大竞技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体现出项目稳定性和整体优势,后备人才体系与科研团队体系完备,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具有有利条件、夺金实力的运动项目或持续处于竞技有利位置的运动项目。
2.2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核心要素剖析“十三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将进入更加严峻的改革攻坚期。通过对资料的梳理可以发现:竞技体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可持续发展研究将不断深入,“举国体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体教结合等新型培养模式有待深入,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有待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率问题亟待提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合作与联系亟待加强,竞技体育管理的职业化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教练员、运动员)亟待加强,对于未来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方向的研判缺少整体把控[2]。
竞技体育运动优势项目发展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多维度的发展趋势,笔者借助陈超美博士团队开发的可视化统计软件CitespaceIII4.0,该软件隶属于科学知识计量学(Scientometrics)范畴,其基本原理是在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电脑计量学(Cybermetrics)及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基础上进行的系统化计量分析,借助此软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统计,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共计104篇,借助关键词共现分析,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研究的主要要素进行系统化分析,整合相关核心前沿热点,系统剖析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核心问题。
通过CitespaceIII4.0软件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前沿热点进行梳理,热点的形成是通过对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形成的核心问题的研究反馈。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26个关键点(图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竞争优势”“潜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运动训练”“体育原理”“竞争力”“城市群”“项群理论”“巴雷托分析”“体育竞争情报”“发展策略”“全运会”“影响因素”“中国传统文化”“行为科学”“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奥运会”“成才规律”“发展态势”“人力资源”和“综合实力”。
图1 优势项目研究热点分布
透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热点问题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优势原理的掌控;2)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整体后备人才的调控(如何保障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模式的健全及其体系的合理创新构建),权衡与借鉴优势项目发展相关经验,加大向潜优势项目转化的力度;3)借助原有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发展契机,大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优势体育项目与发掘潜优势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运动训练的路径;4)借助项群理论与城市群、区域群理论,加大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明确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发展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与目标点,在实地训练过程中不断发掘优秀运动员,注重教练员的再学习,鼓励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加强对竞技体育发展的研判与整体布局,明确发展态势,科学合理地规划人力资源体系,综合提升竞技体育项目的整体实力。
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辆车运同样多的货物,从A地到B地需付运费 90元。甲在全程的处卸货,乙在全程的处卸货,只有丙到达B地。他们如何分摊运费?
2.3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困境分析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共同体,片面地提升某一因素的水平对整体水平的提升收效甚微,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疾。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总结和访谈专家了解到,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既有发展方式结构上的问题,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1)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金牌至上”、局部赶超的发展方式,在项目布局上要求突出重点、缩短战绩,因此,造成拿不到金牌的非优势项目纷纷下马或勉强维持的局面;2)竞技体育成材率极低,非优势项目的奥运冠军更少之又少。金牌战略的驱使不得不让更多的竞技体育学校早早放弃了运动员基础文化的学习,而一味地重视体育训练。竞技体育人才链在基础端与教育系统脱节,难以保证竞技体育人才的质量,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退役安置得不到保障,因此,绝大多数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训练,这也是导致后备力量不足的原因之一;3)非优势项目的普及率较低,导致参与人口基数较小,进一步影响非优势项目的发展。从国家队层面对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竞赛等精耕细作,实现优势项目的更大突破,而像“足球”等个别项目,很大程度上是单纯效仿优势项目的发展模式,只重视国家队层面的发展,忽视了项目的普及,这样就会造成普及与提高传导机制受阻,导致恶性循环。
3 结果分析
3.1 辽宁省运动员在国际及国内赛事中运动项目成绩情况分析
3.1.1 辽宁籍运动员在近7届奥运会获得金牌项目分布情况
表1 辽宁省竞技体育在第25~31届奥运会上金牌项目分布[3]
结合表1对辽宁籍运动员在近7届奥运会获得金牌项目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籍运动员在乒乓球运动中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达到5次;其次为柔道项目,获得奥运冠军4次;在田径项目上获得奥运冠军3次(最典型的代表是王军霞);羽毛球与射击项目分别获得奥运冠军2次;在举重、排球、摔跤、击剑、蹦床、跆拳道项目上分别获得奥运会冠军1次。
3.1.2 辽宁籍运动员在近8届全运会上的运动成绩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辽宁籍运动员在第5~12届全运会中获得金牌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辽宁籍运动员在田径项目获得金牌的数量最多,达到49枚,也间接表明田径项目是辽宁省的优势项目,其余项目按照获得金牌的数量排列,分别为柔道37枚、自行车21枚、赛艇17.5枚、游泳17枚、举重17枚、射击14枚、皮划艇11枚、足球10.5枚、击剑10枚、曲棍球9枚、摔跤8枚、空中技巧6枚、篮球6枚、艺术体操6枚。
表2 第5~12届全运会辽宁省各项目获得金牌情况统计[4]
3.1.3 辽宁省职业球队职业联赛名次变化情况分析 职业联赛是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根基与保障,职业联赛水平相对较高,同时其与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运动项目在职业联赛上的成绩与表现能够直接反映出运动项目的发展情况,我国的足球与篮球职业联赛体系相对完善,通过了解辽宁省相关球队职业联赛成绩的变化能够间接全面地反映出辽宁省篮球、足球项目发展的概况。
职业联赛球队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该项目的基础与发展情况,结合具体实际需要对辽宁省篮球与足球球队联赛成绩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图2),辽宁省竞技体育足、篮、排三大球综合实力在早期一直稳居全国前列,1994年中国体育开始进行职业化改革,辽宁省是最早进行职业化改革的省份。足球职业改革始于1994年的甲A联赛,2004年升级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以下简称中超联赛)。联赛发展初期,辽宁省足球俱乐部发展迅速,辽宁职业足球最早的带动者是大连足球,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是中国足球联赛当中最为成功的俱乐部之一,甲A联赛的第1个赛季,就取得了中国足球第1个职业联赛的冠军。在足球联赛职业化进程中,甲A时代是辽宁大连足球的时代,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先后拿到8次联赛冠军。通过这组数据可以分析出,辽宁省职业足球在联赛初期处于统治地位,升级为中超联赛之后辽宁职业足球的地位与竞技水平开始逐渐下滑,最好成绩是2011赛季辽宁宏运获得的联赛第3名。随着职业体育改革的深入与市场资本运作的加快,以广州恒大足球为代表的新兴足球模式崛起,在强大财力的有效保证下,不断引进国内外优秀足球运动员,辽宁省成为“重灾区”,高水平人才流失严重,2014年中超联赛共有450名注册国内球员,辽宁户籍多达145人,但以赵明剑、杨旭、冯潇霆等为代表的一流运动员早已加盟其他俱乐部,这间接造成辽宁职业足球运动成绩、地位与影响力下降。从联赛俱乐部数量的变化来看(图3),甲A联赛初期一共有12支球队参加,1994、1995赛季辽宁省各有2支球队参加;1998年实行升降级制,球队数量扩张至14支;从2000年到2006年这一阶段,辽宁职业足球呈井喷式发展,连续6年在联赛14支球队中有3支辽宁省球队;2008年联赛球队扩张为16支,辽宁省球队数量基本维持在2支,但在2015赛季中超联赛只有辽宁宏运这1支来自辽宁省的职业球队。
图2 中超联赛辽宁省俱乐部历年最好成绩变化
图3 中超联赛辽宁省俱乐部数量变化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即CBA联赛始于1995年,一共仅有4支球队获得联赛冠军,现辽宁药都本溪俱乐部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支CBA俱乐部,其前身是辽宁盼盼篮球俱乐部。辽宁省篮球俱乐部在CBA篮球联赛中从未获得联赛的冠军,其历史最好成绩是联赛第2名,在联赛初期的1997、1998年负于八一男篮;在2008年不敌广东男篮,2015年又败给北京男篮,共获得5次联赛第2名。根据辽宁省篮球俱乐部历年名次变化示意图来看(见图4),在CBA联赛初期,辽宁省职业篮球俱乐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绩表现较为稳定。从2000年开始,随着外援的大规模加入和老牌劲旅广东队的崛起,辽宁省职业篮球发展出现较大起伏,最好成绩是2008年的第2名,但在随后的2009年迅速下滑到联赛第12名,整体表现落差较大,联赛成绩呈波浪式发展。经历大幅度成绩变化阶段之后,辽宁省职业篮球开始逐渐回暖,从2012年开始联赛成绩持续上升,在刚刚结束的2015-2016赛季再次获得联赛第2名。
图4 辽宁省男子篮球俱乐部历年排名变化示意
伴随职业化水平的不断推进,辽宁省的篮球与足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势正在不断地削减,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体系出现问题,优秀教练员与运动员流失严重,体育科研攻关项目发展迟缓,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急需加强;另外,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放大了上述问题的影响力,传统的2大球类运动,即篮球与足球的优势地位正在被撼动,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3.1.4 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确定与布局情况
以辽宁省在历年、历届职业联赛、全运会、奥运会上获得的成绩为研究依据,以辽宁省俱乐部(足球、篮球、排球)近10年联赛成绩变化,以及近8届奥运会与近9届全运会夺牌项目变化为依据,结合奥运会与全运会辽宁省运动员获得奖牌情况,依据优势项目的概念界定和要素构成,分析得出辽宁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即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乒乓球、柔道、田径、羽毛球、射击、举重、跆拳道、自行车、足球、篮球、赛艇、击剑等项目上。
3.2 辽宁省优势体育项目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优势项目高水平竞技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受到“金字塔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过分注重对上层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与投入。通过不同省份的体育人才相互交流,对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丰富运动员的视野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辽宁省自身来讲,目前的高水平体育人才交流机制容易导致其省内优秀运动员大量外流。足球项目曾经是辽宁省引以为豪的优势项目,在2016年6月进行的中国国家队对战哈萨克斯坦国家队的比赛大名单中,首发运动员中有6人来自辽宁省,而在联赛中无一人为辽宁队效力,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造成高水平运动员流失的问题突出,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运动项目中,这也导致辽宁省在各种大型比赛中的成绩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对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2.2 运动员的退役保障机制问题突出 运动员的退役安置作为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一项重要保障工作,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关数据记载,2009年第11届全运会结束后,辽宁省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率仅为5.76%[5]。
目前,辽宁省运动员的退役保障机制主要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政府引导为辅、自谋职业为主的机制,加之运动员长期进行运动训练,忽视文化学习,运动员退役后得不到就业上的有效保障,由此影响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3.2.3 缺少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布局与规划
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对竞技体育各种项目进行合理布局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竞技体育在比赛中成绩的优劣。通过访谈了解到,辽宁省竞技体育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缺少前瞻性,尤其在青少年运动员及后备人才培养规划与布局方面,目前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模式与体系。
3.2.4 优势项目发展经费不足 在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离不开体育经费作为保障与支持,随着辽宁省竞技体育事业逐渐走向成熟,相关体育部门也需要对辽宁省竞技体育的人才引进、科研保障、技能训练等提供充足的体育经费,辽宁省投入的经费仍然是有限的。“以第10届全运会为例,辽宁省在专项资金投入上仅为0.82亿,远远低于广东、山东等体育大省”[6]。随着在辽宁本土全运会的举办,这种情况稍有改善,但是经费投入依然满足不了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多方面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动员人才流失、优秀教练员引入滞后、科研公关停滞等一系列问题。
3.2.5 竞技体育设施落后 竞技体育设施是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访谈了解到,辽宁省竞技体育在举重等受众群体较低的项目上,设施更新滞后,无法保证训练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高水平训练、影响了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也成为了制约辽宁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
4 辽宁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及体育运动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应完善现有的训练体制,创建多元融合的竞训体系,结合地域的优势及体育项目发展的特点,加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力度,完善各级运动员有效的输送和管理体制,规避被“挖墙脚”的现象,保障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2 优化教练员结构布局结合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发展需要,合理地将优势体育项目的教练员培养管理体系、资金投入体系、人才输出体系进行整合规划,在教练员体系构建上注重引进国内外优秀教练员,加大对基层教练员的再培养,鼓励优秀教练员的再深造,鼓励教练员“走出去、引进来”,将优势资源最大化整合。
4.3 合理加大经费投入 拓宽资金融资渠道竞技体育发展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作为基本保障,经费的欠缺导致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退役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适当地加强商业化介入,加强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俱乐部)等部门之间的合作,拓宽融资的渠道,将更多的资金融入到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中。
4.4 优化优势项目结构布局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大优势项目的结构布局建设,厘清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打造“精中之精”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同时培养优势体育项目的精英型运动员,并借鉴其发展经验向同一项群类别项目转化,达到带动其他关联性项目发展的目的。同时完善竞技科研攻关团队的建设,发掘高校竞技科研的潜力,关注竞技运动项目的主流发展方向,将最新最前沿的竞技体育项目引入到竞技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中[7]。
4.5 融合社会资源 优化整体设施结构与团队建设
优化设施与训练场地的使用,融合发掘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竞技体育项目周边的高校资源、社会资源(俱乐部、社团)等,加强体育资源间的有效互补;合理地规划场馆建设,保障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发展,增强后备保障团队科学化水平。
5 结 语
通过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剖析以及辽宁省竞技体育在各项比赛中的成绩进行梳理和总结,对辽宁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进行了确定,并对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当前辽宁省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人才流失严重、运动员的退役保障机制问题突出、缺少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布局与规划、竞技体育科研方面投入不足、竞技体育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为促进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辽宁省竞技体育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教练员结构布局;合理加大经费投入,拓宽资金融资渠道;优化优势项目结构布局,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融合社会资源,优化整体设施结构与团队建设。
[1] 辽宁省体育局官方网站.竞赛信息竞技体育信息统计[EB/ OL].http://www.lnsports.gov.cn/jjty/jsxx/.2016-08-12.
[2] 顾春雨,李少丹.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0(4):121-126.
[3] 刘成,司虎克.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5(6):104-109.
[4] 谢亚龙,王汝英.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82-300.
[5] 刘颖,肖洪钧,马策.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2(3):84-87.
[6] 夏崇德,陈颇,殷樱.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1(11):1564-1566.
[7] 池建,苗向军.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09-1012.
[8] 王永盛,潘耀滨,王超,等.山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31(1):39-45.
[9] 王保成,周志雄,王川,等.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05,36(7):9-15.
[10] 熊晓正,郑国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J].体育科学,2007,34(10):3-17.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Layou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Liaoning Province
LIU Ren-sheng,ZHAO Tong-yu,PANG Li-chu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cientif i c knowledge mapping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project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Liaoning province competitive sports a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This study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f overall situation of athletic sports advantage projects in Liaoning Province, which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ject. Research shows that: 1) Competitive advantage project high level talent loss is serious. 2) The problem of the retired athletes security mechanism outstanding. 3) Lack of layout and plan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sports advantage projects. 4) Lack of investment in sports scientif i c research. 5) Sports facilities back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to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2) Optimize the layout structure of coaches. 3)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funds to broaden the f i nancing channels. 4) Optimize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ject layout, scientif i c research strength. 5) Integrate the social resources, and optimize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team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Liaoning province;competitive sports;advantage projects;structural layou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812.7
A
1004 - 7662(2017 )02- 0054- 06
2016-08-31
辽宁省体育局体育科研资助课题“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lntyyb-14)。
刘仁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