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出口贸易问题对策与政策研究
2017-06-03赵永畅
赵永畅
(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
摘要:我们从中国现有的高碳排放的状况认识到中国发展低碳贸易和低碳经济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因此,本文从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出口产业的中观层面以及出口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都必须牢牢把握住现有的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时俱进,提高技术,创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新路。
关键词:低碳; 出口贸易;政策建议
一、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
1、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相结合
说起低碳经济,它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更离不开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合作。第一,中国的环境政策和经济政策必须坚持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主要方向。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保护和维护环境相协调,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第二,中国应大力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具体行动,增加中国的碳汇储备,未雨绸缪。为未来中国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打好良好的基础。制定并完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争取中国未来碳汇贸易拥有更多的规则制定权和定价主导权,使中国低碳经济和低碳贸易发展战略真正融入世界低碳发展体系。
2、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首先,严格对低碳出口贸易企业与高碳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实行有差别化的出口退税政策和措施,积极发挥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政策杠杆的调节作用。与此同时,对于低碳产品出口做出贡献的行业和企业实施出口补贴,鼓励新兴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贸易发展。比如光通设备、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设备、信息技术产品等低碳产品的出口贸易,以及号称“无烟工业”的旅游服务业、金融保险服务业等低碳服务的出口贸易都是中国低碳贸易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从长远来看,中国应该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贸易政策全面推动中国节能减排和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行和成功转型。
3、政府应多管齐下,制定和实施低碳贸易发展的总体战略
在制定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时,都要一低碳经济作为其核心原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与政策规划全面融入中国的经济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各个方面,从而确保中国低碳经济的长期健康顺利发展。
4、加强国际贸易法律体系建设应对低碳减排规制贸易壁垒
近些年来,中国出口贸易遭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引发的低碳贸易法律纠纷与摩擦问题愈演愈烈,如果不提前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未来很有可能导致贸易摩擦激烈升级并引发大规模的贸易战。中国在出口贸易方面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明确了 2020 年减排目标下,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低碳發展的先进经验,认真按照国际减排框架的规定,严格履行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中国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 首先,必须大力普及中国各类出口贸易企业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使之掌握与中国出口产品相关的低碳标准制定与低碳减排规制法案的实施情况。其次,不断强化低碳贸易法律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中国出口贸易行业和企业的国际贸易法律纠纷与贸易摩擦的应对能力。面对着低碳环境规制这一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中国应该联合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共同抵制碳关税等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因此,在碳排放权的谈判过程中,中国要有理有据,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据理力争,保护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家权益,尽可能地争取多一些的碳排放权,以维护中小型企业的出口贸易权益。
二、出口产业的中观层面
由于目前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模式过于粗放,资源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煤炭、炼焦、冶金、建材、化工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市场份额中都占据很大的比例,已经成为这些高碳排放、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却排放了大量的隐含碳。所以,中国出口产品的“碳泄露”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导致了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超标,而且到时大量能源、资源性产品廉价出口,贸易顺差过大印发频繁的贸易摩擦。
三、出口企业的微观层面
首先,出口企业应该加强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发,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为此,可以设立专门的低碳技术研发基金,针对高碳排放环节进行专项的技术研发。
其次,促进出口企业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通过政策激励措施,帮助出口企业学习并掌握国际上最新的节能减排技术,鼓励并支持中国出口企业积极开展国际能源技术的转让与合作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鲍健强,苗阳和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4-160
[2] 布莱恩·科普兰,斯科特·泰勒尔.贸易与环境——理论与实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陈端计,杭丽.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与展望[J].生态经济,2010(11):2-38
[4] 陈诗一.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J].世界经济,2011(4):124-143
[5] 陈文颖,吴宗鑫.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2):15-18
[6] 陈晓进.国外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3):21-25
[7] 陈岩,王亚杰.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0(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