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诈骗语境下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途径研究

2017-06-03申华颖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诈骗网络安全法治

申华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1世纪的到来,带来了支付宝、微信等快捷支付方式,但是,带来方便的同时必然存在糟粕,不法分子利用黑网络等手段侵犯我们的权益,而当代大学生正是这些快捷方式的使用者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人群,甚至在我们的身边,大学生受网络诈骗的人数数不胜数,所以,网络诈骗语境下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对于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网络诈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诈骗现状

如今的网络诈骗行为盛行猖獗,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举不胜举,从骗取钱财到骗取个人信息,贩卖大学生信息,滥用大学生信用卡的大有人在。在网络诈骗活动中,较为轻的是骗取个人信息,严重的甚至会对人身安全乃至家庭安全造成威胁。在各地的高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对网络环境的安全与否漠不关心,仅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有极低的防范意识,把网络安全放在心上的人几乎少之又少。所以,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大都会忽略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沾染网络病毒,或者在一些社交软件中,大学生总是轻易的透露个人的基本信息,而且容易轻信他人,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大学生未了解情况与网友见面,从而酿成大祸。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隐藏的危险,一些黑客经常利用过人的技术手段,通过网络盗取他人信用卡账户密码等秘密信息,一不小心点开一个链接或者短信就有可能追悔莫及。这些事情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遇到以后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甚至说就算报警财产被追回来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让大学生知法懂法用法才能让他们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实施法治教育的方法

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制约,是社会安全的唯一保障。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法治教育途径的研究迫在眉睫,为大学生创立合理便捷的教育途径是首当其冲的一步。

实行法律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最直截了当的就是课堂教育,让法律课程走进每一个高校,请法学专家莅临指导,让法治教育宣传活动走进学校的每一个脚步,言传身教,亦言亦行,切实做到法治教育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切身切行。做到感同身受,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意识到法律维护的重要性,才能提高自身的警觉性。除此之外,网络为大学生带来危害的同时,同时也成为加大大学生法治教育力度的动力。网络是现在最方便的信息载体,可以利用网络来传播法治教育的视频信息,用丰富的视频资料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

三、法治教育的意义

法治教育的实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牢固自身警惕性的同时,也约束着大学生自身的行为举止,使他们意识到违法后的严重后果,将会使大学生更加畏惧法律,不容使大学生触犯法律的底线,对于防止大学生违法犯罪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法律是双向的,它不仅仅作为我们的武器,维护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同时约束着我们不去侵犯他人的利益和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是唯一能够使社会安全发展和人们生活安稳的手段,所以大学生应该身先试足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网络安全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匮乏,使得大学生常常行走在网络危险的边缘而不自知,然而随着网络犯罪的比例增加,有些大学生开始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知识方面的缺失以及大部分人的专业性技能不强,因此对于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破坏行为常常发现不了,或者尽管发现了也束手无策。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关于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的课程,造成了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法律不清楚以及网络道德观念比较模糊的现象。所以应当在课程中适当增加计算机管理以及安装方面知识,使大学生对计算机更加了解,可以提高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自学能力和抵御网络侵害的能力。另外,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使学生能够正确,安全的使用网络。

每一个学生在进去大学时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学梦,然而在进入大学后本来的梦在紧张甚至無聊的大学生活中“流离失所”,网络在此同时已经不再是一种工具,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里面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使人们对网络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在放任自己的同时,安全意识也被削弱,让我们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也去面对由于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所带来的并不美好的一面,懂得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养成“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蒋莉,杨培静.欧美国家如何培养网络安全意识.中国教育网络,2008.

[2]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谢明辉.英国网络安全意识及行为习惯培训.思想论教育,2010.

猜你喜欢

诈骗网络安全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