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7-06-03李容
[摘要]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从认识、适應、引领到适应、把握、引领,对新常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认识、适应是基础,把握、引领是关键。文章重点阐述了作者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
新常态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近些年来国际上描述发达国家经济与金融状况的一个常用说法,此说是指金融市场有所恢复,量化宽松政策大规模推出后,经济始终没有恢复,失业率居高不下。该说法在近几年的冬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频繁出现。中国经济从2013年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增长速度相比之前明显下降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也因此被反复用来描述中国经济形势。
1如何认识理解“旧常态”
从字面上来看,“新”即有异于旧,“常态”是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相对稳定的状态。它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我国的“新常态”,是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等多角度来说的。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有所不同的新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期间的高增长,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改革开放前,人民群众极度贫困,消费品极大短缺,经济规模小,人均基数低,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实现高增长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发展动力的几个层面来理解中国经济的高增长。
11在制度层面
主要是改革。改革本身也在几个层面上促进经济增长。首先是废除了诸多的阻碍经济增长的制度。比如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农业集体化,提供了经济发展的第一支火箭式推动力。其次是通过改革促成了一些现有制度的变迁,使其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反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比如下放审批权限。最后就是通过改革创设了一些新的制度,比如说财政上的分税制。
12在结构层面
主要是人口红利。这些年来,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制造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这时的中国就像一个大机器,分产业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地诞生,工厂又一个生产线一个生产线地扩能,没有就仿制国外的,不断地进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以满足国内人民的消费需求。对外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劳动力的价格优势,成为世界工厂、第一大贸易进出口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应当指出的是,技术的提高来自于应用,而非创新。无论是国内企业的技术,还是外资企业的技术,都依赖于现有技术的应用和扩散,经济发展比较粗放。
13在政策层面
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是其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经济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抓住了,使我国国民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看,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都经历过20~30年的高速增长期,原因就在于工业化改变了资源的配置方式,从低效的农业到高效的工商业,从农村到城市,这是工业化的普遍效用。
2如何认识理解“新常态”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政府债务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在连续两年增长下降的基础上,又下跌20%,就业压力加之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情况,导致2009年政府再次应用凯恩斯主义,政府财政投入4万亿元,加银行信贷十多万亿元的强刺激,力图继续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边际投资效益递减规律,十多万亿元的强刺激维持了经济三个季度的小幅反弹,之后经济增速继续下降,即使2014年财政继续投入5万亿元刺激,仍未能止住下降趋势,GDP增速一路降至2015年的69%。2009年以来的巨额货币投放,对之后的经济运行带来了深刻的负面影响。这么大的货币投放,在各个行业领域中铺开了数以万计、十几万计的投资项目,形成了金融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债务长链条。使本来在高增长时期形成的比较粗放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又造成了大量的产能过剩。这么大的货币投放,有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引起了房地产市场严重过剩积压。造成了企业生存危机。过度的货币供应所营造的经济所谓“超级繁荣”,最终必以经济的大震荡或经济危机来收场。从而开始下一个新的经济循环。这时,唱衰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声音逐步增大。
在经济学中,经济活动、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和运动的必然趋势就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首先在于它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它随着客观条件的产生而发生作用,又随着客观条件的消失而失去作用。其次在于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客观的。不管人们的主观意愿如何,它都在强制性地起作用。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违背经济规律。但人们能够发现、认识经济规律,利用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实践。
本质上讲,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由经济发展的动力决定的。动力强增长就高,动力弱增长就低。中国经济经过连续30多年高速增长,原有的发展动力逐步弱化,有的已经丧失。发展动力消耗了、丧失了,高速增长必然难以为继。我们仍可从结构、制度、政策三个领域来分析。从结构领域来看,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一个确定的事实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将成为一个“未富先老”国家。人口红利的消失,无论对内经济对外经济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世界贸易和经济失衡也是影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因素;从制度领域来看,改革滞后,新生动力不足;从政策领域来看,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干预过多。经济发展最终应该是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宏观调控应作为辅助。而宏观调控太多,太频繁,会抹杀经济的内生机制。
发展动力的弱化和消失,加之世界经济不平衡,经济增速下降成为必然结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中国经济下行调整的宏观趋向,要求我们对以往支撑经济高速發展的三个层面的动力要素认真分析,然后寻找如何通过改革,再次激活这些层面的要素,或者,如果这些要素不可能再被激活,就要寻找新的增长要素和动力。遏制增速的下降,使中国经济软着陆。
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重大战略判断,为我国国民经济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提出了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21在制度层面
中国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通过改革获得制度红利。比如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取得了成效。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版图中,如果把“一带一路”看作横向铺开的话,那么,四个自贸区的意义就在于纵向深入,当“一带一路”在开辟对外开放新通道时,作为传统开放起点的沿海地区,则在尝试着把改革开放“掘”得更深。国务院下放审批权,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标志着改革在推进。
22在结构层面
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是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合理流动。通过新型城镇化、户籍改革、二孩化等,加强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流动。进而提高生产率,可以继续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享受人口红利。随着劳动工资的上涨,带来资本取代劳动力的趋势。伴随着资本取代劳动力,资本积累将会加速。在区域结构上,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展,打造“一弓双箭”格局,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代表着中国对外发展的重新定位。向西9000公里欧亚大陆,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年后,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结束闭关锁国,开始全面改革开放,进入资本“引进来”的时代,那么,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亚投行”的成立,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中国开始了全面进入资本“走出去”的时代。
23在政策层面
中国经济2013年开始进入“三期叠加”(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的主要矛盾已由周期性矛盾转化为结构性矛盾。加之世界经济疲软,中国经济不可能再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形反弹,可能会经过一个“L”形增长阶段。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包括结构性减税、简政放权、放松管制以及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在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战略性政策举措,通过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的办法,对企业实行减税政策(每年减税费5000亿元)解决了“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呈现出过度投资的趋向,但社会领域的投资还远远不足,仍然需要大量资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比如像学校教育、医院养老等。社会投资虽不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对经济增长会有正面的影响。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提出“中国制造2025”逐步由技术应用、创新式改造到原创,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科技创新对经济形成的长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进入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内部各要素均进入节点,尽管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中国经济已经从新常态初期的不稳定时期进入较为稳定的新常态时期,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经济增长将稳定在6%~8%的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转变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变为新的增长点。在可以预见的十年内,中国必然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参考文献:
[1]李扬,张晓晶论“新常态”[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研究报告系列,2014
[2]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
[3]隐虹,厉以宁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新趋势[J].法人,2015(4):86-88
[4]杨春学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J].经济研究,2009(11).
[作者简介]李容(1995—),女,河北秦皇岛人,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经济系2014级学生。研究方向:经济学,国家宏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