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企业国际商务经营及跨国管理
2017-06-03冯颖馨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国际商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各种国际性的商务活动中,不同文化的相互统一和磨合冲突,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和跨国公司管理的各项工作。长久以来,人们并没有足够关注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如今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断冲击着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跨国公司的商务谈判。文章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在跨国公司的国际商务中产生的作用,并深入探讨国际商务的发展规划以及其内部的管理运作。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
随着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企业已逐步形成跨国经营模式,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逐步形成国际化趋势。竞争的国际化意味着在国际上会开发更高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利润收益,但是所面临的风险也愈来愈大,挑战也更加残酷。值得展望的是,企业竞争国际化的优势不仅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而且能扶持企业形象,实现品牌效应,同时还能拓宽就业链,解决我国一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并协调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
1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我国企业的劣势
第一,小微企业无法跻身国际经营活动。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的份额。这类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经营项目单一,经营方式散乱,在参与国际化的经营活动中受到很大限制。同时,小微企业又缺乏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的能力,无法凭借外力的帮助迅速提升知名度和综合能力。因此,国外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与发展速度使我国的小企业难以参与共同竞争。
第二,技术的差距限制国际竞争能力。我国参与国际经营的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有限,对赋予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情况更是知之甚少。由于受到创新能力的限制,它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处境举步维艰。在国际分工和全球制造业领域,我国企业一般采取国际分包制来进行跨国经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跨国企业。国外大企业对中国的分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加工居多,生产技术的局限性使我国企业一直处于产业链的底端,无法真正接触和学习顶尖的技术研发,无法与国外拥有高端技术的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由于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相应的保护政策,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经常会遭到无端侵犯。此外,国外产品的专利技术压力也日趋加重,使竞争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第三,价格策略导致贸易壁垒。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一直以低价营销策略参与竞争。诚然,我国企业物美价廉的销售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较低的价格竞争会带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甚至引起国际贸易争端。一味地依靠价格压迫参与国际竞争会挑起各國的国际贸易矛盾,形成贸易壁垒,加剧国外反倾销策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随着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蔚然成风的“中国制造”使得国外大企业越来越心慌,于是,他们采用环保指数不达标、技术不合格,无端提高进口关税等一系列的借口和手段控制我国产品的出口量。不得不说,严苛的贸易要求极大地约束了我国的经济突破,降低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行列。这不仅耗费了高额的国际经营成本,减少了生产利润,更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四,企业管理手段和人力资源的匮乏。在国际商务中,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管理资源会从不同方面对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缺乏足够的对外公共关系,缺少跨国沟通交流,或者是技术和经营与国外无法融合等因素,部分企业在还不了解国外的投资政策下,就盲目采取动作,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
第五,信息不对称引发供需矛盾。与国外企业相比,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企业还处于落后局面。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对国际间的企业管理、产品宣传以及营销售后等信息无法做到及时的了解和反馈,因此,企业容易忽视时代的趋势和市场的需求,陷入闭门造车的尴尬境地,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电子商务活动也无法得到纵深发展。
2我国企业国际商务经营的重心
(1)树立和实施国际商务管理的目标。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制定和执行国际化战略目标的过程是复杂而艰巨的。企业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周全:一是要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商务环境;二是要客观全面地分析国际企业竞争者的能力;三是要处理国际化竞争中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四是要选择恰当的经营策略投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五是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能力和国际需求的现状;六是要熟悉全球经营企业内发生的革新变化以及各企业的国际职能战略目标。
(2)构想和落实国际商务管理的战略。面对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不同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要有合理性、适用性、差异性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情况从容果断地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当企业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大军时,就要明确自身不仅是国内经济环境下的 “小兵”,还是各国间进行贸易时作为中流砥柱参与发展和竞争的 “元帅”。所以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前要先完成国内经济环境与国际经济环境的比较性研究和逻辑性分析,对跨国企业在成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所涉及的领域,特别是如何进行国内和国外企业的重组、兼并或者是收购等行为的探求。
(3)创新和升级国际商务管理的模式。国际市场的营销管理特别是营销中商标和养痈遗患的管理是企业在国际商务管理活动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如何给产品进行定位,产品如何进行促销,对产品广告的设计等也同样不可忽视。其他方面还有对市场的分析调查研究,对国外竞争企业的了解等。根据掌握的所有资料对企业进行生产规划,同时制定有效提高竞争能力的战略决策,培育创新创造的科学管理观念,最终实现企业的创新型战略升级,通过转型更贴合市场和产业的诉求。
3我国企业跨国管理的策略
31采取多元化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1)全球市场贸易进入式: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根据不同的经营模式,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两种出口模式。
(2)契约进入式:事先遵守合同或契约,按照合同或契约规定进行跨国经营。实质上是把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合同或契约进行转让,然后向国际贸易移交。契约进入的优点是风险较低,灵活性大,稳定性系数高。
(3)投资进入式:企业利用所有权为基础,在国际贸易主国里拥有一定位置,所有权可以包括人力、管理技术或其他形式的产权等方面。当完成贸易主国的进入后,企业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也可以全部以独资方式进入,这样该企业就可能享有所有的控制权及经营权。
32本土文化的跨国管理
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成本以及自身对发展环境的适用性。我国企业完成国际化必须立足全球,立足国际化,实施跨国性以及多国本土化策略。
(1)建立海外子公司。在追求国际策略的同时,很多国际企业通过对海外子公司的考核来实现价值创造乘数,它把核心能力从母公司转移到子公司,给予子公司以新技术和全新管理理念,使子公司掌握一定的决策权,自由管理运营,而母公司只需進行合理范围内的公司整合运作,对子公司进行宏观调控即可。
(2)实施全球性策略。全球性策略是指企业在进行全球竞争标准化的过程中,把资源和资金以及责任高度集中,可以通过成立海外子公司这个辅助机构有效实现全球性策略的标准化规模。
(3)提升自身适应能力。跨国企业的管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它要同时保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还要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因此要充分了解当地文化风俗与国内文化的差异,在差异中求同求发展。结合具体的客户提升自身经营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事实证明,本土文化的跨国管理方式非常适用于多国企业。全球化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文化模式完成对企业的管理,同时还可以实现文化渗透、文化规避以及文化移植等三种模式同步走。而文化的相容、渗透以及文化的多向交叉三种模式比较适用于跨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多国际企业则更适合进行文化相容文化嫁接以及文化渗透模式和第三方文化的管理模式。综上所述,大多数的国际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都适用于文化相容文化渗透以及第三方文化借用这几种方式。
4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化经济的时代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强与各国的紧密联系,多角度的探索和预测市场趋势。我国企业国际商务经营只有科学地实施跨国管理,贯彻高精专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在严峻的国际竞争洪流中脱颖而出。更为重要的是,在跨国经营方面国内企业必须注重将国内文化与企业所在地本土文化有效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求同存异,互利共赢,才能为自身发展创造先机,才能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成思危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建真正跨国公司[J].国际商务财会,2011(9).
[2]崔轩玮跨国公司进入新兴市场的国际商务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3(35).
[3]辜胜阻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商务财会,2013(2).
[作者简介]冯颖馨(1996—),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