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考核体系
2017-06-03潘锋
潘锋
[摘要]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体系。 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作为基础框架,用德尔菲法对初次拟定的评价体系进行论证,以判断制订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是否可靠。 结果 所构建出的护理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考核体系中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11项二级指标。第一轮专家意见中对一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8~0.36、0.24~0.35,对二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为0.15~0.62,专家意见较为离散。第二轮专家意见对一级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17、0.10~0.21,对二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为0.08~0.61。第三轮专家意见中,一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17、0.10~0.21,二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为0.00~0.4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结论 通过对所制订的护理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考核体系进行评价,发现此体系较为可靠,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护理本科;能力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4(c)-017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nur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linical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Methods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were taken as foundation framework. Delphi method was used for demonstration of first proposed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judge the reliability of clinical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Results The construction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linical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ed 4 first-level indicators and 11 secondary-level indicators. In the first round of expert advice,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s of first-level indicators were 0.28-0.36, 0.24-0.35,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s of secondary-level indicators were 0.15-0.62, the experts advices were disperse. In the second round of expert opinion,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s of first-level indicators were 0.09-0.17, 0.10-0.21,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s of secondary-level indicators were 0.08-0.61. In the third round of expert opinion,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s of first-level indicators were 0.09-0.17, 0.10-0.21,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s of secondary-level indicators were 0.00-0.45, the experts advices tended to be uniform. Conclusion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established nur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linical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inds that the system is reliable, and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apacity assessment; System
隨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以及大众对人文关怀重视度的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临床的单一功能制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要求,逐渐转变成为将护理程序作为指导的整理护理,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高[1]。临床能力是指在医疗及护理服务机构中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能力,即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解决临床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是临床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临床经验、职业态度等的综合体现。传统医学教学体系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存在学科知识重复和脱节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需要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对护理学生教学质量的把控,尽早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同时不断完善临床教学模式[2]。为了能够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进行公正有效的评价,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并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评价体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从事护理教育、管理、临床护理工作20年及以上,并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对本研究具有较高积极性的20名护理专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来自医院和学校的专家各10名;来自医院的护理专家职称分别为:主任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3名;均为女性;年龄为30~53岁,平均43.5岁;护龄为20~30年,平均25.4年。来自学校护理专家的职称分别为:教授4名,副教授6名;年龄为42~55岁,平均46.1岁;教龄为20~29年,平均26.9年。
1.2 方法
1.2.1 评价临床能力考核体系的构建
1.2.1.1 内容分类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作为基础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次拟定的评价体系进行论证,以判断制订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是否可靠。将护理学基础分为3类:第1类为满足患者最基本需求的技能操作,包括患者生活护理、常用的灌肠法、鼻饲法等[3];第2类为常规护理工作中的无菌技能操作,包括注射法、导尿术及输液法;第3类为急救类的操作,包括心肺复苏等。本次研究主要以前两类为主。
1.2.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靠相关理论及所查询的文献,制订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项目,其中包括4项一级指标,分别为职业素质、技能操作、效果评价、沟通技能,另外还包括11项二级指标,分别为文明礼貌、责任心、意志力、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操作后处理、应变能力、操作效果、患者的感受、语言性沟通技能以及非语言性沟通技能[4-5]。
1.2.2 专家咨询评价的过程
由专家对护理学生能力考核体系进行评价,采用北京积水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制的相关咨询表指导专家对自己的权威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对专家自我评价赋予量化值。专家判断的依据包括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资料、理论分析及直观感觉4个项目,并确保专家量表收集的完整性[6-7]。
2 结果
2.1 三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
三轮专家意见对不同级别及不同类别指标协调系数统计结果显示,第一轮专家意见中对第1类、第2类操作一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8~0.36、0.24~0.35,专家意见较为离散;专家意见中对二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为0.15~0.62,意见相对比较集中。第二轮专家意见中对第1类、第2类操作一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17、0.10~0.21,专家意见均相对比较集中;专家意见中对二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为0.08~0.61,意见比较集中。第三轮专家意见中对第1类、第2类操作一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17、0.10~0.21,专家意见中对二级指标权重赋值的变异系数为0.00~0.4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见表1。
2.2 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考核体系
第1类操作技能中,一级指标中操作技能所占权重最大,其次为职业素质,效果评价及沟通技能在一级指标中所占权重相当;第2类操作技能中,不同一级指标所占权重情况可见操作技能仍占有最大权重,其次为职业素质,效果评价及沟通技能在一级指标中所占权重相当。比较第1类操作技能中二级指标权重分布情况,语言性沟通所占权重最大,其次为职业道德及责任心和操作过程;第2类操作技能中二级指标分布情况,语言性沟通仍占有最大权重,且与第1类操作技能中二级指标权重分布情况类似。见表2。
3 讨论
本科护理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层次,在我国目前护理教育体系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该项教育的目的及意义在于培养出一类高素质的全方位人才,一方面需要具有优秀的临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具有较高管理技能以及科研教育能力,以应对不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护理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及应用性的学科,所实施的临床教学方案为护理教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指导并帮助护理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完成一种身份上的转化,即护理学生向护士角色这一形象的转化。当代的临床工作不仅要求护士完成合格的护理工作,同时也要帮助护士这一角色具有突出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与深入,临床工作者加强了对护理时间能力的培养与考评,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方向。结合当今形式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护生的临床能力进行正确的培养与评价,已经成为了目前护理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任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何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保证临床能力评价“尺度”的公正性与客观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社会和服务对象对高层次、个性化护理的需求、护理专业自身的发展和服务范畴的拓展等转变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和护生的临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临床能力的评价提出新的挑战。
临床能力为目前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应该获取的能力,包括人际关系、临床和技术因素等。护理临床能力主要是指护理人员能够顺利并有效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并做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将患者作为观察的中心与重点,并能对患者处于各项活动中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与了解。临床能力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或理论体系教学,其目标不是获得知识再现的能力,而是做事或做人的能力。临床能力的培训不仅是一种基于行为活动的训练,需要注重临床能力结构的整体性,将能力养成融入到各种专业课程教学及工作活动中,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同时临床能力的评价,要在活动过程中跟踪并考核,以保障临床能力教学的有效性。以往教育过程中,针对传统的护理本科实习生所开展的临床能力评价主要包括理论考试、主观评价加技能考核等,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评价工具,也存在缺乏评价理论依据的情况。这就需要能够采取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从而达到客观与公正地判断并反映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目的。为适应护理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对护理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目前多采用的德尔菲法建立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评价体系,以确保评价体系更具有合理性及客观性。德尔菲法可通过函询的方法征求其他专家的意见,主观性相对较强,因此,对专家的合理选择过程至关重要[8-9]。除各国高等护理协会对本科护生专业、临床能力要求的界定外,国外各护理同仁也对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工具展开了有益探索。有研究報道指出,在实施德尔法时所需要的专家数以15~20名为最佳,且所选择的专家不可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为此,我院选择了20名专家,分别来自医院与学校,覆盖了护理、教育、管理、科研、临床等各个领域,一方面保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多目标进行合理化的处理,另一方面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客观性[10-11]。
结合护理临床实践操作发现,对于护理本科生而言,其临床操作能力作为一项最基本的操作能力,为临床处理、健康教育、沟通交流等绝大多数护理工作的必备基础,但目前我国临床工作针对本科护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尚不存在明确又统一的标准[12-13]。有国外研究曾针对临床护理需求制订了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标准,要求并规定了护理本科学生需注意培养判断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评估能力、技术能力以及临床决策能力等[14-15]。根据以往研究经验,我院即开展了本研究。临床护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服务对象进行妥善与准确地评估,做出合理的护理诊断并制订出较为详细的护理计划,能够严格按照所制订的护理技术给予实施,同时对护理效果评价的能力进行反馈与记录,即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另外,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护士的角色也在不断进步,作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本科护生不仅需要具备健康教育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另外,对护士来说,能够与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对于把握患者的需求、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医疗制度改革深化导致的各种冲突和纠纷,同样离不开护理人员的帮助,此时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应激能力,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本研究中制订的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项目包括4项一级指标,分别为职业素质、技能操作、效果评价、沟通技能;11项二级指标,分别为文明礼貌、责任心、意志力、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操作后处理、应变能力、操作效果、患者的感受、语言性沟通技能以及非语言性沟通技能。通过我院所选取的权威专家对考核体系进行判断,提示此考核体系较为合理,专家的一致性较高。基于能力的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根据护理领域中人才需求和特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分析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主要能力,依照教育规律、认知规律和教育特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未来临床工作的适应力[16-18]。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研究所制订的评价指标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护理学临床操作能力的评价,例如部分操作并不需要患者的配合,例如铺床法、无菌技术操作等。另外,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其中个别的指标进行评价时仍受到较多的客观指标因素影响[19-20]。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所制订的护理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考核体系进行评价,发现此体系较为可靠,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合理的依据。但由于本研究所花时间较短,并受到实际条件及精力的限制,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并进行大规模举证,方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本科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小芹,绳宇.运用Delphi法构建护理本科生核心护理技能体系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69-171.
[2] 马伟光,梁涛.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病例编制对提高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 46(4):373-374.
[3] 张京煜,梁涛,陈京立,等.模拟教学对护理专业教师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华护理教育,2011,8(5):236-237.
[4] 缪春玉,张绍蓉,李燕萍,等.重庆市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方法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2,26(10):2691-2692.
[5] 张艳,姜安丽.护理学学科"概念及其内涵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84-2186.
[6] 高欢玲,任云青,李红梅,等.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标准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16-18.
[7] 王章安,黄宝芹.韦艳华.等.护理核必能力的概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62-563.
[8] 周玉虹,王建荣,马燕兰,等.ICU护理技能的研巧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8):3449-3450.
[9] 吕一婷,姚跃英,林梅,等篇合护理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1-13.
[10] 崔巧玲,贾喜平,刘旭君,等.学生标准化患者在预防压疮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 33(1):209-211.
[11] 李玉红.赵梅.章新琼.等.病例为导向的情景考核模式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24-425.
[12] 梁宇杰,王春艳,王红明,等.三级考核模式在护理技能操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0A):3582-3583.
[13] 高欢玲,任云青,李红梅,等.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标准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3-75.
[14] 蔡佩源,郭前祝,周月琴,等.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90-92.
[15] 王元芝,巩林霞.护理操作風险量化表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86-188.
[16] McNett S. Teaching nursing psychomotor skills in a fundamentals laboratory:a literature review [J]. Nurs Educ Perspect,2012,23(5):328-329.
[17] Fahy A. Evaluating clinical competence assessment [J]. Nurs Stand,2011,25(50):42-43.
[18] Bradshaw C,Connor M,Egan G,et al. Nursing student′s views of clinical competence assessment [J]. Br J Nurs,2012,21(15):923-924.
[19] 吴婷婷,戴晓婧,王红,等.军队医院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管理体系的构建[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5):347-348.
[20] 何琼,李瑛,张桂凤.135名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11):836-837.
(收稿日期:2016-11-20 本文编辑:程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