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

2017-06-03孙茹

世界知识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美合作朝核问题蒂勒

孙茹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将朝核问题置于优先议程,积极推进中美合作,这为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新一轮合作注入了一定的动力,然而美国加大对华施压、转嫁责任的做法不利于双方推进合作。面对美国对华新一轮合作需求,中国可以顺势而为,与美合作防止半岛局势失控、阻止朝鲜进一步提升核导能力,并为实现无核化目标创造条件。

中美合作面临新契机

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存在合作基础,双方在推进半岛无核化、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阻止日本与韩国核武装、维护半岛稳定等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和一定的共识。中美合作启动了六方会谈、达成了“9.19共同声明”,推动朝鲜申报核计划、去功能化,维护了半岛和东北亚和平与稳定。近年来,中美合作缺乏进展,朝核问题由中美合作的亮点变成难点。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面临新契机。

其一,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对朝核问题投入,打破朝核问题僵局面临转机。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设想以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为后盾,迫使朝鲜率先采取弃核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一种“战略忽视”。特朗普政府将朝核问题置于“外交政策最重要课题”,蒂勒森国务卿、彭斯副总统先后在韩国宣布“战略耐心”政策已经终结,展现了行动决心。特朗普政府一再强调“所有选项都在桌面上”,对朝采取军事恫吓,这一举措抬升了地区紧张局势,也抬升了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对朝核问题的关注度,这种关注恰恰是“战略忍耐”政策所缺乏的。在对朝高压的同时,美国高官也释放了一些“善意”。蒂勒森表示,美国无意推翻朝鲜政权。2017年3月蒂勒森在接受《独立新闻评论》网站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不是要威胁朝鲜,也不想跟朝鲜发生冲突,而是希望朝鲜放弃现在的选择”。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4月16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专访时也表示,“目前是时候动用一切武力之外的方式和平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务院官员和白宫发言人也多次释放了类似信息。综合来看,美国对朝并不是真要动武,而是以军事恫吓迫使朝鲜停止“挑衅”,阻止朝鲜搞第六次核试。美国加大在朝核问题上的投入,且对朝政策存在一定的积极因素,这对中美合作是利好。

其二,中美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紧迫感同时上升,合作意愿增加。自2012年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进行了三次核试,发射导弹50多次,核导试射频次远超过金正日时期。金正恩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宣称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已经进入最后阶段,2月12日试射“北极星”二型导弹;3月6日首次同时发射4枚弹道导弹;3月18日宣布进行了新型大功率火箭发动机地上点火试验;4月5日和16日朝鲜两次发射导弹。朝鲜副外相韩成烈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专访时称,朝鲜“将继续进行导弹试射活动,将会在每周、每月和每年进行更多导弹试射”。美国国安会副顾问麦克法兰称,朝鲜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结束时将具备用核导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朝鲜的行为让中美都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双方都认为形势达到了一个危险的水平。在“习特会”成果吹风会上,蒂勒森表示:中美注意到朝鲜武器项目威胁的紧迫感,重申朝鲜半岛无核化承诺,完全履行安理会决议。可以说,朝鲜执意拥核射导助推了中美合作。

其三,特朗普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合作开局顺利。特朗普政府虽然继续推进美日韩合作,但加大了对华倚重,这一点与奥巴马政府明显不同。国安会亚洲事务顾问波廷格表示,中国是美国终止朝鲜鲁莽行为、确保东北亚安全稳定和繁荣的战略的一部分。蒂勒森在接受《独立新闻评论》采访时表示,中美“两个大国应为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共同努力”,将解决朝核问题排在中美关系的首位。在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之前,蒂勒森发表了五点声明,其中第二点在谈到朝核问题时表示,美国寄望中国发挥对朝影响力,阻止朝鲜发展核武。中美在朝核问题上保持了各层级密切沟通和协调,为推进合作创造了良好氛围。在4月初举行的“习特会”上,中美两国元首“用了相当长时间、就朝鲜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的、非常广泛的对话”。4月12日,中美元首通话,主题还是朝核问题,特朗普发推特表示,与习主席进行了非常好的通话。与此同时,杨洁篪国务委员、王毅外长多次与蒂勒森会晤和通话,讨论朝核问题。

美对华加大施压不利于中美合作

但在朝核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在加大对华借重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华施压,以施压迫合作,继续对华转嫁责任,这将对中美推进合作形成制约。

特朗普总统本人摆出一副“霸道总裁”架势,以耍横来强迫中国配合美国。特朗普不断地发推特公开表达对华不满。3月17日特朗普发推文称,“朝鲜多年来一直耍弄美国”“中国几乎没帮什么忙”。4月2日,特朗普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要决定是否帮助我们解决朝鲜问题。如果他们决定帮助我們,这对中国有好处,否则对谁都没有好处。”4月11日特朗普发推文重申:如果中国不帮忙,美国就单干。

除了口头施压外,特朗普政府也加大在军事和经济上的施压:一是继续推进反导合作。特朗普政府坚持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声称其目的是针对朝核问题。二是对中国企业实施“二级制裁”,此制裁主要是针对与朝鲜做生意的中国企业和地方小银行。在伊朗核问题上,美曾实施“二级制裁”,迫使伊朗回到谈判桌。特朗普政府也期望通过“二级制裁”,阻挠中国企业与朝鲜做生意,切断中朝经贸联系和朝鲜的外汇来源,迫使朝鲜屈服。2016年9月,美国财政部挥舞“二级制裁”大棒,制裁丹东鸿翔公司,最近又处罚中兴公司。三是将朝核问题与中美关系中的其他问题挂钩。特朗普批评中国从对美贸易上获得了大量金钱和财富,但在朝鲜问题上却不帮忙。特朗普最近发推特表示,如果能解决朝鲜问题,中国将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得到更多有利的东西;特朗普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也表示,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与在朝鲜问题上和中国的合作有关。

第二次朝核危机以来,美国成功地将朝核问题由美朝双边问题转化为地区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向中国转嫁责任。中国从不介入朝核问题转变为六方会谈的发起国、主席国,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投入了巨大资源,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在这一问题上,美国虽有求于中国,但却摆出了一副居高临下、对华发号施令的架势,不采取措施缓解中国在“萨德”问题上的安全关切,不配合中国提出的解决方案,却又迫使中国“选边站”,这种合作态度很不正常。

中国应反对美国对华实施“二级制裁”,要求美国放弃交易思维,指出“选边站”并不利于中国发挥劝和促谈作用。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配合。如果美国拒绝中方的“双暂停”方案、“双轨”思路,那么就应该提出替代方案。事实将证明,离开中国,特朗普政府将难以在朝核问题上取得进展。特朗普也许会再度威胁对朝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来“挑动中国的敏感神经”,但是从此次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军事行动看,并没有吓到朝鲜,倒是把韩国和日本这两个美国的盟友吓到了。

中美合作管控半岛危机

面对美国对华既拉又压的两手策略,中国一方面需要采取措施化解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顺势而为,中美合作有可能在阻止朝鲜核导试验、阻止朝鲜核扩散等方面取得成效。

推进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符合中国利益。一是可以减轻中国的安全压力。朝鲜提升核导能力招致美国加强在东北亚的同盟体系和前沿军事部署,加强美日韩三边军事合作和反导系统构建,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而中美合作则展现了“大国一致”,防止朝鲜利用大国矛盾,有利于约束朝鲜的行为,维护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稳定。二是有助于防止半岛生战生乱。朝鲜擅用“边缘”战术,声称对美发动先发制人打击。中美有必要合作遏制朝鲜的战争冒险行为。为预防半岛“擦枪走火”,中国也需要与美交涉,抑制其战争冲动。三是有助于中国影响美国对朝政策。在举行“习特会”期间,特朗普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习主席向其解释了中朝的历史,令其意识到应对朝鲜并不容易,这表明中国主动做美工作起了作用。中国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对特朗普政府的对朝政策也会产生影响。四是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中美合作对于中国对外战略全局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中美可以通过合作解决朝核问题、维护地区稳定,而不能任由朝核问题主导、损害中美关系。

此外,中美还可以通过合作迟滞朝核能力提升步伐。为了阻止朝鲜第六次核试、导试,中美“二人转”可以转起来。2017年以来,中美对朝政策同时指向强硬的一面。2月18日,中国宣布暂停从朝鲜进口煤炭。4月13日,海关总署发言人黄颂平表示,第一季度中国自朝鲜进口煤炭267.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1.6%。4月10日,中国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访韩,中韩双方一致表示,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针对朝鲜核试和“射星”的新一轮制裁决议。美国则加强了军事威慑。特朗普下令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表示,这也是对包括朝鲜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警告。甚至有媒体释放消息称,“卡尔·文森”号航母也北上奔赴朝鲜半岛周边海域,表示要拦截朝鲜导弹。4月13日,美国出动“炸弹之母”轰炸阿富汗境内的“伊斯兰国”基地,再度对朝敲响警钟。

4月15日,朝鲜举行隆重阅兵活动,庆祝金日成诞辰105周年。之前外界预计朝鲜将在这一重大节日进行第六次核试,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朝鲜没有进行核试验。从结果上看,中美合作发挥了一定作用。

最难还是无核化

中美通力合作,虽然可能促成朝鲜“冻结”核计划,但尚不能完全地让朝鲜解除核武装,朝鲜仍将保留现有的核能力。这虽不是一个最终的解决办法,但将为长远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奠定基础。即使达成一个过渡性的“冻结”协议,朝鲜一定会让其他国家买单。尽管如此,能用钱解决的办法还是好于军事解决办法。

要达成“冻结”协议,过程将困难重重。开启美朝对话取决于美国态度,但目前美国仍坚持有条件对话,要求朝鲜率先采取弃核措施。美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利提出,必须要看到朝鲜采取某种积极行动后,才会考虑对话。美国仍坚持彻底的无核化目标,而对此朝鲜设置了高门槛。2016年7月,朝鲜提出五项弃核条件:公开所有驻韩美军核武器,撤销在韩所有核武器和核武基地并予以验证,确保不再将核打击手段嵌入朝鲜半岛和周边地区,承诺发生任何事都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宣布撤离在韩拥有核使用权的美军。但这些条件没有得到美国及有关方的回应,其他和谈倡议也遭到拒绝。相关方的真正立场、可接受的具体方案尚不清楚。

虽然中美合作可能把朝鲜带回到谈判桌,但是要实现“完全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无核化”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朝鲜已经将拥核写入宪法。朝核问题已经成了一个政权安全问题。萨达姆、卡扎菲政权的结局使得朝鲜弃核更困难。其他国家也许可以对朝提供安全保障,但是朝鲜只相信自己的“核宝剑”。总之,朝核问题已经长期化,与朝鲜的政权安全、朝鲜作为国家的存续紧密交织在一起。中美合作需要循序渐进,确保实现朝核问题的“软着陆”。

(作者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美合作朝核问题蒂勒
冷战后朝韩关系发展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地位、经验及展望
美媒称蒂勒森或在数周内被取代
探析“朝核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中国与美国反腐败追逃追赃合作机制研究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
推进跨国科研和教学 构筑国际教育项目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