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研究
2017-06-03黄绍文黄涵琪
黄绍文, 黄涵琪
(红河学院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云南 蒙自 661100)
哈尼族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研究
黄绍文, 黄涵琪
(红河学院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云南 蒙自 661100)
哈尼族的村落分布在海拔1 400~1 800 m的等高线上,在滇南哀牢山区此地带为半山腰,村落的自然景观、建筑结构有其独特的形态样貌。文章把哈尼族村落民居分为土掌房、蘑菇房、瓦房、干栏房等4种类型,从建筑渊源来看,土掌房和蘑菇房脱胎于氐羌族群平碉式的古建筑,瓦房是蘑菇房吸纳汉族庭院式建筑的变体,干栏房是哈尼族对百越族群建筑形式的直接吸纳,其结构特点都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哈尼族;村落景观;生态文化;建筑形式变迁
1 哈尼族村落自然环境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哈尼族便是如此的民族,他们的祖先从青藏高原遥远的北方向南迁入滇南哀牢山区的过程中,沿途适应云南高原坝子的自然环境,不断地完善了他们的稻作文化。但是,土地肥沃且灌溉条件良好的大小平坝地区均被原住民族所占据,作为后来者的哈尼族随时随地都处于被动地位,于是他们只好向人烟稀少、森林密布的滇南哀牢山区进住,并力图适应、改变其自然环境,最先采取“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在坡地上种植旱谷和其他旱地作物。然而,他们竭力维护平坝地区的稻作文化,为了保存肥力,保持水土,就把坡地劈成层层梯田种植水稻。成为平坝地区稻作文化移植到山区的成功典范。
哈尼族的村落大多都分布在海拔1 400~1 800 m等高线地区平缓山梁的向阳坡地,这里气候适中:年平均温度15 ℃~18 ℃,全年日照1 500~1 700 h,全年霜期1.2日,年均降雨量1 500~1 800 mm,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他们选择朝阳、开阔、平缓的山梁或山坡建寨,其基本格局是:村头必须以茂密森林覆盖的山包作护寨神林,此地是每年农历正月或二月祭祀寨神的活动场所。两侧斜插的小山梁为村寨之“扶手”,在茂密的林子之间是封寨门等避邪地点。寨脚森林覆盖的小山包为寨子的“歇脚”处,建寨时在此地选择一棵高大乔木为地神栖息处的标志,每年农历三月梯田栽插之际举行祭祀地神活动(图1)。一条源自原始森林中的溪流水沟引自村寨一侧,安装1~2架水碾子、水磨、水碓,清水既是供人们洗涤用,又是灌溉梯田的主要水源。但是,水磨、水碓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日趋消失。村寨的一侧或寨脚有666 m2的平地为磨秋场,立起磨秋桩作标志,是每年农历六月举行“矻扎扎”节庆典活动的场所。村前梯田层层分布,田间崎岖小路纵横交错。村寨周围或房前屋后的菜园地边种植竹、棕榈、梨、李、五眼果、桤木等作为风景林,实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图2)。
图1 哈尼族祭地神处
图2 与梯田和谐的传统村落景观
哀牢山区半山地带气候温和,哈尼族选择此地带作为理想居住地。一方面由于哀牢山区海拔800 m以下的河谷地带气候炎热,瘴疠横行,在昔日缺乏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威胁,而海拔2 000 m以上的高山区则森林密布,气候冷凉;另一方面是半山地带冬暖夏凉,气候适中,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既可上山采集狩猎以获取副食品,又容易下山耕种梯田收粮。
哈尼族村落环境的自然景观是:村头森林密布,村边清沟溪水长流不断,村脚层层梯田一直延伸到山脚河谷。村寨周边种植竹、棕榈、梨、李、桃等果木树。特别是竹子和棕榈,按传统习惯必须从建寨之日起栽种在寨址周边。哈尼族把村头的森林作为寨神栖息的神林,是哈尼族崇拜森林的标志。村寨与竹林合二为一,村寨被竹林簇拥,甚至有的村寨是以竹命名。
哈尼族栽培竹子的历史很悠久,在《哈尼族古歌 .安寨定居》中对栽竹的地点、季节、忌讳、方法作了这样的描述:
选好了合心的寨地,
还要栽三蓬竹子,
三蓬竹子栽在哪里?
栽在寨头的土里;
栽竹要在什么时候?
栽竹要在五月来到的时候。
哈尼的儿子不到三十岁,
不能去栽寨头的竹,
不到三十儿子栽竹子,
只能带来一世的灾难,
栽下的竹子发了,
儿子养不出后代。
栽竹子要有竹子的吃食,
竹子的吃食是三棵青草,
吃食还有雪白的石,
三颗白石头要垫进竹塘。
栽下三颗青草和三颗白石,
竹子就有吃不尽的食。
栽下去的竹子,
竹尖不能指向寨房,
竹尖指向人的住处,
栽好也要拉出来[1]137。
哈尼族至今保留着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村寨周边栽竹的习惯。他们认为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哀牢山区雨水季节开始的标志,哈尼族民间有端午节 “栽下碓杵也能成活”的谚语。因此,家家户户喜欢端午节这一天在村寨周围或房前屋后的菜园栽下龙竹、金竹的习惯。届时,连根带竹杆挖出一棵老竹,砍去上端部位,留下3 m左右的竹杆,栽进备好的竹塘里,将根部土壤踩实,并让留下的杆向地势高的方向倾斜。第二年春季一般能长出一棵竹笋,往后逐年发展成竹蓬。
至今哈尼族的自然村落大村达800多户,小村20户左右,其中80~150户之间的自然村落居多,并以大村和小村相互交错分布,村落分布点相距1~3 km不等。哈尼族梯田与村落协调布局反映了梯田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从村寨周边自上而下不断往山脚河谷地带扩张,垦田的顺序也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位一体的有序分布和协调发展构成哈尼族村落文化的重要生态景观(图3)。这种与人地的和谐布局,既有效地避免了因人多田少而可能引起的纷争,又可防止因人少田多而造成土地荒芜,使人尽其能,地尽其力,人土相依,自然和谐。
图3 森林- 村寨- 梯田- 水系四位一体分布的村落景观
2 哈尼族民居建筑类型
哈尼族在“诺玛阿美”①“诺玛阿美”: 传说中的哈尼族定居村落源地,位置在川西南大渡河南岸,安宁河流域。营造生态家园时,村落的布局和房屋建筑都有了基本的模式,来到哀牢山区后,虽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村落的环境和房屋构建中总是寻找“诺玛阿美”环境的生态家园模式,严格按照祖先的模式去建设,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滇南哀牢山区整体处于亚热带山区,但山地垂直气候明显,不同的海拔地带形成不同的地理气候。哈尼族因气候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建筑形式。元江坝子和把边江坝子气候炎热,长夏无冬,降水量少,取土方便,因而形成以土为墙的土掌房,厚实的土墙和平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生活在中半山地区降雨量大,冬暖夏凉,以土为墙,屋顶形成四斜面或双斜面,斜面坡度大的茅草房或瓦房有利于排水;生活在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族,由于澜沧江流域气候炎热,雨量充足,空气湿润,地表易积水,容易滋生蚊虫、毒蛇。因此,借鉴了傣族的干栏式建筑。
哈尼族在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村落建筑类型的差异性,也体现出不同环境的建筑生态功能。下文从建筑学和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结合地域特征、地景条件,分析哈尼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房屋布局功能、房屋结构特点和空间特征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建筑生态文化。从建筑类型上可以将哈尼族村落民居分为土掌房、蘑菇房、瓦房、干栏房等4种类型。从建筑渊源来看,土掌房和蘑菇房脱胎于氐羌族群平碉式的古建筑;瓦房是蘑菇房吸纳汉族庭院式建筑的变体;干栏房是哈尼族对百越族群建筑形式的直接吸纳。无论何种类型建筑,其结构特点都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2.1 土掌房
哈尼族源于古氐羌族群,秦汉时期,活动于今川西南雅砻江支流安宁河流域一带,至晚唐时期,哈尼族已经是独立群体脱离于古羌族群,并南迁至哀牢山、无量山和六诏山之间,他们在辗转迁徙过程中仍保留了古羌人的一些文化习俗,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建筑就是其中之一。哈尼族进入哀牢山区后,根据其地理环境将古羌族群的平碉式建筑进行了改造。
平顶碉式建筑以古羌族群后裔藏族民居为代表,其建筑特点是平顶土墙,墙体厚,外形下大上小,一般为2~3层。建筑平面一般为多个方形组成的平面,较为简洁,各房以开井为中心围绕布局。在建筑风格上具有坚实稳重、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其生态功能既有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2]。
哈尼族的土掌房主要分布在红河流域和李仙江流域海拔1 000~1 400 m之间的亚热带山区,即墨江县的联珠、龙坝、那哈、坝溜、碧溪、孟弄、泗南江和雅邑等阿墨江流域的乡镇,元江县的咪哩、羊岔街、东峨、因远等乡镇,红河县的三村、垤玛、石头寨、阿扎河,元阳县的沙拉拖、马街、黄草岭、俄扎,绿春县的戈奎、三猛、平和、半坡、大水沟、大黑山以及江城县的嘉禾、国庆等乡镇,是生息于这里的豪尼、阿松、道尼、白宏、西么洛、碧约、卡多、腊咪、果作、期弟、各和等不同自称和他称哈尼族的传统民居。2005年4月9日在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期间,笔者来到联珠镇癸能大寨民俗考察时,对该村三社门牌1号哈尼族豪尼人陈忠家的土掌房进行了实地考察。
癸能村坐落在海拔1 300 m的半山腰,座东朝西,土掌房的外形一般为长方形,土木石结构,土墙土平顶,呈一片黄色。墙体厚65cm,由长30cm,宽18cm,厚10cm的土坯双层砌成。一户家庭的一幢完整的土掌房,一般包括正房和两个廊厦建筑单元,部分土掌房还有厢房和畜厩等附属建筑。1号家庭的正房平面横宽6.9 m,纵深4.16 m,通高4.7 m,分上下两层,底层与二层相距2.1 m,就地面的底层以横向2棵大柱为隔开3间,按房屋座向,南面1格作父母的卧室,横宽2.2 m;北面的1格作已婚儿子的卧室,横宽2.1 m;中间1格作堂屋,横宽1.9 m。正房二层的楼板铺土坯,主要作堆放粮食及杂物。沿正房正面设2间廊厦,厦子的横长与正房相等,纵深3 m,通常仅设地板面一层,上层封顶。紧接正房厦子的左边设灶和火塘,作烹饪场所;右边作未婚儿女的卧室。第二道厦子与第一道厦子一样长宽,顶层开一道天窗,以增加室内亮度,主要作过道、禽畜厩、堆放柴火等杂物之用。正房比厦子高出2 m,有4棵大柱,其中2棵隐藏在墙壁内,楼层和顶层均有4棵纵梁,梁上每隔15~20cm放一排楼檩,檩上铺木排后,四周用土坯合围,以适当比例的黏土和沙土混合均匀后,用木锤夯实而成平顶,顶层厚10cm。
土掌房的墙底地基垒砌石脚,墙体用土坯砌筑,建盖一栋完整的土掌房需用2万多个土坯。癸能村落布局街道狭窄,房屋间距小,土掌房一家连着一家,层层上升,高低错落有致,富于哈尼族梯田的层次美。
之所以说土掌房源于古羌族群平顶碉式建筑,是因为它们在形式和功能上有相似的特点。从外形上看,它们为长方体,土墙土平顶,墙体均厚重沉实,具有冬暖夏凉和御敌防盗的功能。但从土掌房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一方面,亚热带哀牢山区,特别是海拔1 400 m以下的河谷一带气候炎热,干旱少雨,主要土壤类型为燥红土、砖红壤、赤红壤,土质易黏易硬,适宜冬暖夏凉、密梁布局土平顶结构的土掌房;另一方面,土掌房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经济实惠;厚重的土顶土墙隔热避暑,防寒保暖;空间布局根据地形,高低错落,富于变化,平顶兼作晒场,平顶土质遇雨易黏合,不致漏雨,既克服了地形的限制,又满足了人们所需的生活空间。因此,哈尼族的土掌房除了继承古羌族群文化特征外,更多的是适应了其居住的地理环境,所有的建筑材料既经济又生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图4)。
图4 哈尼族土掌房村落景观
2.2 蘑菇房
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民居中最有特色的建筑类型,这是哈尼族迁移到亚热带哀牢山区后,为适应高温多雨的半山地带而将平碉式改进的生态建筑类型,在平顶碉式建筑的土层平顶上竖立屋顶木架,并在其上铺盖四斜面的茅草顶或稻草顶。因为哀牢山区海拔1 400~1 800 m之间主要土壤类型是红壤、黄壤、黄棕壤,其土质疏松,黏性不强,加之降雨季节长,年均降雨量在1 500 mm以上的半山地带,以土作平顶,雨水容易渗漏。
关于蘑菇房的起源,哈尼族古歌《安寨定居》是这样讲:
先祖又去到惹罗山上,
瞧见大雨洗过的山坡,
长满红个绿个的蘑菇,
蘑菇盖护住了柱头,
是大雨淋不着的式样,
蘑菇盖护住了柱脚,
是大风吹不着的式样,
惹罗先祖瞧着了,
哈尼寨房的式样有了[1]139。
红河流域红河、元阳、金平、建水等县境内海拔1 400~1 800 m之间的哈尼族传统的房屋建筑为土木结构。建房多就地取材,木材忌用被雷击或无梢的树,多选择枝叶繁茂而笔直的麻栗树或阔叶树。在垫基石的上面用木夹板定型的泥土筑墙或土坯砌墙。从地面一层起有3层,顶层上面覆盖四斜面茅草顶,村落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半山腰间,远望其形犹如朵朵蘑菇,故称“蘑菇房”。
蘑菇房是哈尼、昂倮、糯比、糯美等支系的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式样,其中以元阳县较为典型。
元阳县哈尼族蘑菇房,从外围的墙体看,其屋如“墙壁式构造”,实际上墙体主要起挡风寒和防御的作用,而里屋的构架是由垂直的柱与横梁通过榫接组合成“干栏型”样式。因此,蘑菇房是在平顶碉式建筑的基础上,又吸收了百越族群的干栏型,将干栏式与平碉式揉和在一起,带有“墙壁式构造”与“构架式构造”相交叉的建筑。
历史上,哈尼族的建筑测量系用“张臂法”(庹)和“手拃法”,一庹约1.6 m,一拃约16cm,至迟20世纪80年代仍普遍使用。元阳蘑菇房近似方体,墙体一般横宽8 m,纵深6 m,高4 m,厚度40cm。最上一层覆盖四斜面的茅草或稻草顶,其斜面角度约45°,稻草或茅草层厚30~50cm。房门大多开朝地势低下的田野方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沿正房前、左、右均建有耳房,成四合院式的蘑菇房群。根据屋内布局分人居一层和人居二层2种内部风格。
人住一层的蘑菇房,分布在元阳县嘎娘、新城、小新街、逢春岭、大坪以及金平县的沙依坡、阿得博、大寨、马鞍底、金河镇、十里村、建水县坡头、普雄等乡镇为四斜面草顶。兹以元阳县小新街乡者台村蘑菇房为例,描述人居一层的内部空间布局和功能。
者台村蘑菇房人住就地面的一层,与二层间距约1.7 m。二层和三层主要堆放稻谷、玉米以及豆类等粮食。哈尼人家秋收时节刚收割回来的谷物都较潮湿,需要在三层楼上把稻谷铺开晾放3~5日,再将谷物从楼板中间碗口大的小洞往下放至二层楼上使之进一步干燥。由于人住一层,设有火塘和炉灶,一年四季烟火不断,故楼上粮食谷物易干,最后把已干燥的谷物存入特设的谷仓里备用。二层与三层之间距离约1.5 m,三层平顶上是斜面稻草或茅草覆盖,屋脊梁至三层平顶的垂直距离高3~4 m,屋脊背斜面以椽子作经线,其上固定数圈竹条作纬线,然后在经纬网上铺上厚层稻草成屋顶。
人所住一层的房屋平面空间由“母房”“子房”“厦子”3部分组成。按房屋坐向看,母房在东,子房在西,厦子紧靠母房和子房的前沿,是进母房和子房的必经之道。“母房”里屋做成离地面高出80cm的弯尺形木楼板面,哈尼语称“奥达”和“阿娘奥”,将火塘围在弯尺形内。“阿娘奥”紧沿后山墙壁,并在此设一张床,床头上方设有祭祖的神龛,床铺作为祖父或父亲的卧室。“奥达”也沿着后山墙壁搭一张床铺,作祖母或父亲的卧室。这里有明显的男床和女床的区别,而且同一水平线上,女床不得高于男床。哈尼人家“床边一个火塘”的风俗就源于此。“奥达”的楼板面除了搭一张床外,余下约6 m2的面积,是一家人进食、议事、家教、闲聊的主要场所。火塘离地面提高到与“奥达”和“阿娘奥”位置略低的水平线上,并以泥土浇灌成地板面,立有锅桩三脚石,现被三脚铁架代替,作烹饪之地。离火塘上空1.5 m处悬挂长2 m、宽1.5 m的长方形篱笆,作熏干食物的晒台。奥达与火塘前沿留一条长约6 m,宽约2 m的过道,并在火塘的正前方打一炉灶。子房里面作儿媳妇的卧室,子房上方的二层作谷仓,并设有严密的门板,以防鼠害。厦子除作过道外,一般安装一架脚碓,作脱粒谷壳等之用,也可堆放犁、耙、锄等生产工具。
人住二层的蘑菇房分布在元阳县新街镇、攀枝花、黄茅岭、牛角寨、沙拉拖、马街等乡镇以及红河县和绿春县的部分地区。兹以新街镇箐口村蘑菇房为例,描述其内部空间布局和功能(图5)。
图5 箐口村哈尼族蘑房群落
箐口村蘑菇房(图6),将地面一层用作禽畜厩以及堆放柴禾等杂物的场地。一层与二层之间相距约1.5 m,它们之间以石阶或木梯作上下之用。三层的三分之二是四斜面稻草顶覆盖的土楼地板,其里屋堆放稻谷、玉米、豆类等。余下的三分之一是石灰或水泥浇灌成平顶作晒台。晒台一般朝东或朝西,以便日光照射。
图6 蘑菇房顶
人住二层楼板面,除火塘和灶台周围浇灌成泥土地板外,其余都铺成木楼板面。按照房屋坐向及其内设的4排12棵柱子作参照可分成3格,左边一格靠后山墙处设饭灶,饭灶前沿以竹篱笆相隔作祖母或母亲的卧室,中间一格靠后山墙设有楼梯口,并在其上方设制吊柜式谷仓,此间中心区位设火塘,火塘前横铺3块木板称“奥窝”,并在火塘前沿靠前墙搭一张床作祖父或父亲的卧室。火塘边纵铺木板面称“奥边”,是一家人进食、议事、家教闲聊的主要场所。右边一格以竹篱笆或木板相隔,靠后墙的一半作儿媳妇的卧室,靠前墙的另一半是妇女们闲聊的场所。
哈尼族蘑菇房无论是人住一层还是二层,其外形似正方体或长方体,墙体厚实,设有3层楼,土墙土层平顶,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具有平顶碉式建筑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为适应滇南哀牢山区亚热带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平顶土层加盖厚重的稻草或茅草之后,加之屋内楼层空间距离小,形成冬暖夏凉的生态建筑特征。
2.3 瓦房
哈尼族的瓦房是吸纳汉族建筑文化的产物。但它未脱离哈尼族传统建筑理念,其源头仍为传统土掌房和蘑菇房的变体。从汉民族迁入哀牢山区的时间来看,哈尼族地区建盖合院式瓦房的年代下限于清代。合院式瓦房只分布于孤岛状的个别汉族村落,没有能力对哈尼族建筑形式形成大范围的辐射波,加之受哈尼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审美观念和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唐代至20世纪中叶的千余年岁月里,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村落,一直延续着具有古羌族群平顶碉式的建筑风格余韵的土掌房和蘑菇房,合院式瓦房自明清以来仅移植在土司司署建筑群落中,而未被哈尼族民间广泛采用。
20世纪70年代后,筒瓦和板瓦被应用于哀牢山区的部分哈尼族村落中,其中以红河流域的新平、元江、红河、墨江、镇沅、普洱等县域内最典型。刚开始时,人们只是把土掌房的土面平顶和蘑菇房草顶去掉,其顶层上重立人字形的木架屋顶,在其上铺设板瓦和筒瓦,使之成为双斜面硬山顶或歇山顶的瓦房,但房屋内部的空间布局仍然保持传统哈尼族的风格。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和族际交往的扩大,哀牢山区哈尼族村落的建筑形式变异程度进一步加深,除传统建筑的屋顶被土瓦取代外,其建筑结构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滇中汉族合院式一颗印的建筑形式已出现在哈尼族村落中,由此引发了哈尼族传统碉式建筑向合院式一颗印建筑发展。从总体上,在20世纪末期的后20年时间里,合院式瓦房上升为哈尼族聚落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3]。兹以红河县甲寅乡咪田寨瓦房为例,简要描述房屋结构和屋内空间布局。
咪田寨,已有100年的建寨历史,由甲寅钱氏家族分寨而立村。从现在的聚落景观看,显现出蘑菇房—瓦房—钢筋水泥房三者的变迁轨迹,三者各占三分之一。瓦房仍以厚实的土坯墙,长方体,分二层,人住就地面一层的结构式(图7)。屋内4排12棵柱子,分3格,房屋按地势走向坐高朝低,按其坐向朝右的一格作父母卧室;中间一格作堂屋;左一格为厨房,内设火塘和灶台。堂屋进出门前是长方形的厢房。
瓦房墙体横宽10~12 m,纵深6 m,高5 m,斜面瓦顶屋脊与二层土平顶相距1.5 m。堂屋横宽3.5 m,纵深3.7 m,高3 m,靠后山墙设置供桌,供桌前摆设一张活动饭桌,是一家进食的主要场所,也是接待客人的饭厅、客厅。堂屋、卧室、厨房上方的二层一般放粮食,总体上仍然具有传统蘑菇房的生态特点。
图7 哈尼族土坯墙瓦房
2.4 干栏房
哈尼族干栏式建筑是为适应滇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山自然环境而采借百越系统的干栏谱系建筑形式,但其室内空间布局反映出哈尼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澜沧、孟连、景洪、勐海、勐腊等县市内。兹对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族干栏房略作分析。
居住在西双版纳州内景洪、勐海、勐腊一带的哈尼族村落,建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半山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房前屋后都栽植竹蓬和果树,环境清幽而典雅。传说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族与傣族居住在99匹马也跑不完的大坝子里,两族人亲如兄弟,哈尼族上山获得的猎物,要分一半给傣家,而傣族人捕获的鱼虾,也要分一半给哈尼人。由于人口增多,两族人商量分家时,哈尼族骑着马鹿,傣族骑着马,决定马鹿所经的地方归哈尼,而马所经的地方归傣族。结果马沿着河谷坝子跑,而马鹿往山青水秀的草地里跑。因此,傣族住坝子,哈尼族移居到半山上。
干栏式楼房(图8)哈尼语称“拥戈”,其外形与傣族竹楼基本相似,但其室内布局与文化内涵不同。一般都建在坡地挖成平台的地基上,用10根主柱、6根副柱,拦腰凿洞穿榫而成,一楼一底,底层不建围墙,四周合围竹木栅栏,多用作畜厩,同时,安装脚碓和堆放杂物,人住二层的木楼板面,有4排木柱,四周仍用竹板或竹篱笆合围,有的用木板合围,冬暖夏凉。屋顶以茅草、竹片或瓦片覆盖,呈歇山式四斜面,斜面坡度30°以上,排水性能好。人住楼层一律分为两大部分,中间以木板或竹篱笆相隔,靠近前门出入方便的一间称“波萝坡”,为男性成员的住室,兼作客厅。靠近后门的一间称“拥玛坡”,为女性成员的住室,兼作厨房。男室与女室各设有火塘,男室内的火塘平时很少用作煮饭,多用于取暖和煮茶,昔日无电时也作照明,女室的火塘除供取暖照明之外,还以此作饮食烹饪场所。男室上方还设有一层小楼,用以堆放谷物及生产生活用品。男女室各设一道门,门前有楼梯,来客登楼,男女有别,男客应从男室的楼梯上下,女客应从女室的楼梯上下。男室门前设有一个阳台,是做纺织、扎棉、挑花等活动场所[4]。
图8 西双版纳哈尼族干栏房
3 哈尼族房屋布局的内涵
无论是何种建筑类型的哈尼族民居,一般都在紧靠正房或大房前沿布局有一层一顶的耳房,其平顶是人们乘凉、做针线活、篾活的好场所。耳房里的人住在地面一层,主要作为已婚儿子居室或未婚儿女的卧室。哈尼族建筑的整体房屋平面布局以封闭式为主,通风透明度差,这是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窗口少,火塘无排烟管道,室内墙体及梁柱被烟熏火燎后如同涂上了一层黑油漆,梁柱不易腐蚀,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期。室内空间利用是按功能进行布局,不注重美观,只注重实用性。由于受地势的影响,村落的房屋建筑错落高低无序,建筑楼层不高,以便保持室温。
人住层是哈尼族家庭成员饮食、休身之所。无论人住一层或二层,人的起居饮食场所都提高到离地面一定距离的木楼板上,而且火塘和谷仓也如此。从生态功能来看,是为适应滇南哀牢山区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而所建,也是哈尼族把生态知识运用于建筑学的表现。对此,日本学者若林弘子把人居住层搭建在离地面1~2 m高处的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称其为“高床式住房”,其中的火塘和谷仓也称“高床式火塘”和“高床式谷仓”。若林弘子认为,倭族(古代西南夷之一)在太古时期是从事以水为媒介的水稻农耕。同时,他们为了保护炊事用火不被水所灭,也有必要把保存火种的火塘设在高床式的地板上。而高床式的建筑是稻作民族的先祖为适应水稻农耕合理设计出来的建筑式样,也是倭族的文化特征[5]。
屋内布局的祖父或父亲卧床,床头上方悬挂祭祖供台——神龛,是家庭宗教祭祀的场所,是祖宗神灵栖息之地。祖父的床位在祖父去世后由父亲继住,父去世由长子继住,永不让床铺空闲。父亲在场时,儿媳妇严禁踏入此地,否则,视其为对男性长辈的及其祖先神灵的不敬行为,认为会受到神灵的惩罚。在家正常亡故的人,无论长幼,都必须在此断气。哈尼族将此处视为祖宗魂灵栖身之地,既反映了祖先崇拜在哈尼族宗教信仰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反映出哈尼族明确的男性继嗣原则。
火塘和灶台除了烹饪功能外,还具有熏干楼台上的稻谷、取暖、照明等功能。火塘在哈尼族家一年四季不熄灭,人们即使外出劳作,也要把火红的碳用灰捂埋起来。火,哈尼人将其当作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是一种凝结着智慧与力量的永恒而神奇的礼物。他们认为火塘就是血亲家庭的中心,是温暖和光明的源泉。每当夜幕降临,全家老小围坐在火塘边,烹制饮食、进行家庭教育、商议家事、闲聊,以此调剂身心,陶冶性情,把一天的疲劳抛在外,给人以无穷的温暖和乐趣。
4 乡愁: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变迁
从哀牢山区哈尼族村落整体建筑形式变迁而言,传统土掌房、蘑菇房、合院式瓦房向现代钢筋水泥平顶房转型是一种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哈尼族梯田文化遗产梯田与村落和谐的人文景观。
20世纪末期,由于木材、稻草、茅草等建筑材料越来越缺乏,民居建筑开始使用石块或砖块砌墙,钢筋水泥混合平顶,改变传统的土木结构,形成了与传统蘑菇房不协调的景观。如元阳县箐口村民居,1990年以前为清一色的哈尼族传统蘑菇房,到2000年全村149户中有61座蘑菇房被水泥平顶和水泥瓦顶代替。2001年为了把该村开发成哈尼族民俗文化村,人们又在水泥平顶上建盖茅草顶,石头墙或砖墙抹糊泥巴,使其与传统的蘑菇房相一致。后来该村在当地政府旅游景区的开发中,修旧不如旧(图9),不仅在外观上与传统蘑菇房相去甚远,而且改变房屋的内部结构,表面上看房屋内部变得宽敞明亮了,也代表了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样榜,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民族特色。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民族的发展进步,但从民族文化的历史价值而言,失去了原有的村落文化景观,也就失去了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1987年笔者大学毕业后回到元阳县城工作,那时青一色的蘑菇草顶与连在一起的青色石灰平顶晒台,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半山腰,在层层梯田的环抱中显得神奇美丽,成为哀牢山区哈尼族梯田与传统民居建筑和谐的村落景观(图2)。
自然环境的变迁,建筑用材山茅草逐年减少,大部分梯田推广杂交稻后,稻草秆短小,不宜做屋顶覆盖的材料。人们一开始将屋顶的茅草或稻草层掀掉,搭起人字木架固定双斜面的石棉瓦,个别农户新建或重建房屋时,虽然不改变蘑菇房的内部结构,但多以石头砌墙,顶层做成水泥平顶(图10)。到了20世纪末期,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强,蘑菇房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在当地彻底消除蘑菇房的热潮下,哈尼山寨都变成白花花的石棉瓦房,失去了往日哈尼村寨的特色(图11)。
图9 旅游开发中蘑菇房修旧不如旧
图10 蘑菇房→石棉瓦→钢筋水泥房的变迁
图11 如今的哈尼族村寨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哈尼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2]王声跃.云南地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345.
[3]白玉宝:哈尼族建筑之源与流变[C]//哈尼族文化论丛 .第二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274- 276.
[4]毛佑全.哈尼山乡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10-12.
[5]鸟越宪三郎.倭族之源:云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79.
Study of the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Hani Traditional Village
HUANG Shaowen, HUANG Hanqi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Center,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Yunnan 661100,China)
The Hani villages located at an altitude of 1400~1800 meters in southern Ailao Mountain area.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village and the building structure has its unique morphological appearance. In this paper, the four types of Hani village are divided into soil palm room, mushroom house, tile roofed house and dry bar room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soil palm room and mushroom house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Diqiang ethnic style. Tile roofed house, is based on mushroom room which absorb the Han courtyard. The dry bar room development was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form of Baiyue ethnic group and its structure reflects the adaptability to environment.
Hani nationality; village landscape; ecological culture; architectural form change
G112
A
黄绍文(1965-),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生态文化、民族文化遗产。E- mail:hshw2005@163.com.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3XJA850001);“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与研究”(WX151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