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02王凡宇
王凡宇
【摘要】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寻求能够进一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方法,同时通过重新审视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研究,本人发现学案导学比较符合以上要求。
【关键词】学案导学 能力培养 教学效率
一、学案导学法的基本内容
学案导学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自主预习教材,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还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积极作用。
二、“学案导学”的应用策略
1.主体性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首先就要明确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角色转换,发挥好主导作用,不搞 “一言堂”,要民主,把传统的讲堂变为学堂与讲堂,把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发挥主体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完成学习。
2.指导性原则。坚持指导性原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编写系统的导学案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前提和保证。在导学案中,强调“导”的作用,在设计学习目标、设置疑难问题及讲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3.层次性原则。坚持层次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编写学案时也应注意层次性和阶梯性,满足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设置疑难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构成情况及个体差异,适当调整导学导练的梯度,使学生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探索精神,培养自学能力。
4.创新性原则。坚持创新性原则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師要优化教学方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例如讨论法、调查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等。
5.探究性原则。坚持探究性原则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乐于思考的积极性,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质,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通过探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6.民主性原则。坚持民主性原则就是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展现的平台。这一原则不仅能够使学生们更加乐观、积极的参与课堂,而且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7.实践性原则。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机的融合到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使他们可以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学习。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实施方案
1.教师以案导学,学生以案自学。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案”的引导进行预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探究反馈准确地把握授课目标和学情并适时做出调整,有的放矢的运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更加会学。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以“导学案”为依据,针对重难点知识主动翻阅教材、勤于思考问题、讨论分析问题。
2.教师组织讨论,学生尝试解疑。要求学生做到“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就要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去思考,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主动探究,对于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发挥其指导作用,通过同伴讨论、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面对学生提出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精讲”和“点拨”的方法去解决。一方面,可以通过“精讲”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点拨”,促使学生顺利地进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当堂训练、定时定量、独立完成。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总结学生完成情况,为讲评最好准备。在讲评时,教师不仅要公布答案,更重要的是解析过程,针对学生未达标的问题,在解释过思考过程后,须进行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培养学生乐于思维,勤于思维的良好习惯。
四、结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引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注重高职学生的能力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自我创新和团队精神,把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放在首位。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教师应当转变思想,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路清荣.用导学案提升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3 (1).
[2]张晨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预设与生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12).
[3]索晓慧.导学案教学模式初探[J].神州,2012(5).
[4]周业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学,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