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探究

2017-06-02苏向坤任婧

行政与法 2017年5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增加值比重

苏向坤+任婧

摘 要:“十二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等结构关系的调整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振兴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产业升级有待加速、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投资依赖、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调整步伐,以适应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需要。

关 键 词:“十三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7)05-0029-07

一、“十二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区域内一体化正在推进

从区域关系看,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经济区、牡绥经济区、长春新区、哈长城市群等“块状经济”“条状经济”,随着东北地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块状经济”“条状经济”已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从城乡关系看,一方面,城乡收入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2011年至2015年,东北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倍,年均增长1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3倍,年均增长23.4%。整个“十二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五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见表1)。另一方面,城镇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东北三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4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二)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⒈粮食生产稳中有进。“十二五”时期,东北三省共为国家贡献商品粮58746万吨。2011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为10778万吨,到 2015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2498万吨,2015年比2011年增长15.9%,年均增长3.2%。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6848万吨,增量占全国增产总量近50%;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3647万吨,继续居全国第四位,粮食单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4斤,居全国首位。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近20%(见表2)。

⒉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三项主要指标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1.2%、43.9%、34%; 吉林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207亿元,增长9.9%,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7.6亿元,增长8.7%,实现利润130亿元,增长10%;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15%左右。到2015年,全省装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0亿元,年均增长18%。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2015年,辽宁省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535億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1.1%,高新技术企业达1539家,是“ 十一五”末的2.8倍; 2015年,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510亿元,增长10.1%。“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47户次,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679.5亿元,总收入8593.4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收入6655.75亿元,实现净利润685.11亿元;黑龙江省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达32598亿元,增长17.0%,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实现16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

3.服务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5年,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达12976.8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高于GDP增速4.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7.3个百分点;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稳中有升,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年服务业增加值为5340.77亿元,比上年增加348.78亿元,增长8.3%,增速高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7个百分点;2015年,黑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7494亿元,增长10.4%,位居三次产业之首,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7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9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三)所有制结构持续优化

“十二五”时期,东北三省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条是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另一条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截至目前,二者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国企改革成效初显。截至2014年底,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制完成9000家左右,改制面达90%。通过改革,国有企业活力增强,效率提高。2014年,辽宁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780.29亿元,吉林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064.79亿元,黑龙江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555.44亿元,三省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上市公司中,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总资产达到9839亿元,占东北三省全部上市公司资产的77%。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辽宁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9456.8亿元,比2011年增长43%,年均增速达到10.7%;吉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7053.7亿元,比2011年增长32.6%,年均增速达到8.2%;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7588.5亿元,比2011年增长29.9%,年均增速达到7.4%(见表3)。

(四)需求结构趋于优化

一方面,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2014年,东北三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7201.4亿元,平均增速为15.3%,东北三省与全国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在2013年之前,三省平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20%。 另一方面,社会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2014年,东北三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79.7亿元,同比增长12.7%,同期全国平均增速12.0%,东北三省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社会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五)就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一是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到2014年末,东北三省就业人员总量达到6230.8万人。其中,辽宁省为2626万人,吉林省为1466.5万人,黑龙江省为2138.3万人。东北三省就业总量比2011年增加550.3万人,年均增加百万人以上(见表4)。二是城镇失业率总体较低。2011年-2014年,三省城镇平均失业率分别是3.9%、3.7%、3.8%,全国四年平均是4.1%,东北三省城鎮登记失业率总体上低于全国水平。三是民营经济成为就业的生力军。2014年,东北三省民营企业就业总数达到1416.2万人。其中,辽宁省632.8万人,吉林省381.1万人,黑龙江省402.3万人。

二、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在区域关系上, 2011年-2014年,辽宁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占东北三省的比重平均为49.3%,固定资产投资平均为52%,公共财政收入平均为53.5%,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平均超过72%。相比之下,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与辽宁省差不多,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收入均不足一半,实际利用外资不足30%,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见表5)。

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水平低。2014年,辽宁省城乡收入比为2.0:1,吉林省、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均为2.2: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二)产业升级有待加速

⒈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偏高。2015年,全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2%,同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11%和17.7%。辽宁省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低1.2个百分点,吉林省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高1.8个百分点,黑龙江省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高8.5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方面,吉林、黑龙江两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⒉第二产业发展低端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高端制造业占比偏低。2015年,辽宁省先进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33%左右,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的这一比重占27%左右,黑龙江省的这一比重占21%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二是高能耗产业比重大。如辽宁省,2015年,该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5%, 超过全国平均值17.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述均属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超过全国平均值近3个百分点。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截止2014年底,东北三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312家,占全国同期的4.9%,发展数量远远落后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

⒊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黑龙江省45.1%,辽宁省41.8%,吉林省36.2%,三省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二是缺少大型服务业企业。2014年,在全国民营服务企业100强评比中,东北三省仅有3家企业入选。三是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金融业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2014年,全国金融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8%,当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0.84%、6.18%和9.28%,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1.18、2.07、1.38倍。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

1.国有经济改革亟待深化。一是国有经济比重偏高。 目前,辽宁省的国有经济占比超过30%,吉林省超过40%,黑龙江省超过50%,都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国有经济效率偏低。2011年至2014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年平均增长率为20%,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10%和9%,吉林省与全国持平。三是资产结构“一股独大”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一些在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其国有股占比仍然超过50%,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股权最终控制权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待妥善解决。如部分地方厂办大集体改革成本“包袱”沉重,地方财政无力承担;个别国有企业承办的社会机构存在底子难摸清、费用承担主体难确定;部分企业由于“三供一业”费用过高造成的移交困难,等等。

⒉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一是发展规模偏小。 在2014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评比中,辽宁省有9家企业入选,吉林省仅有1家企业入选,黑龙江省有4家企业入选,进入前100名的东北三省仅有两家, 与浙江、江苏等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东北三省的民营企业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如食品加工业、服装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第三产业中的民营企业大多分布在比较初级的商贸等服务行业。三是创新乏力,科技投入力度不够明显。仅从民营科技企业来看,目前,东北三省从事民营科技企业的人数不及东北三省从事民营经济人数的十分之一,在东北三省民营经济发展中,民营科技企业的优势远未得到发挥。

(四)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消费需求方面,辽、黑两省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辽宁省从2011年的39.9%下降到2015年的39.1%;黑龙江省则从2011年的52.4%下降到2015年的51.3%;尽管吉林省这一数字有所提高,但消费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不足45%。从外部需求来看,三省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近年呈现萎缩局面,2011至2015年均为负值。相反,投资需求在三省则一直保持强劲势头,辽宁省从2011年的62.7%上升到2015年的64.5%;黑龙江省从2011年的54.7%上升到2015年的55.7%;吉林省这一数字尽管有所下降,但投资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在三省中最高,五年平均约为73.5%(见表6)。可见,在三省经济增长中,投资需求仍是主要动力。

(五)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过大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2014年,吉林省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0%,而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38.0%;辽宁省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0%,而在農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近22%;黑龙江省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7.7%,而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38.21%,劳动生产率之低可见一斑(见表7)。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基本一致,但第二产业普遍存在产品加工深度不够,附加价值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等问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资本和资源的投入,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由此形成了“高增长、低就业”的格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

2.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不相适应,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一些新兴行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不适应现有的工作岗位空缺,导致其所提供的劳动力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一些失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难以达到用工要求,加大了其再就业的难度。

三、“十三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趋势和特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解决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一)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

1.加快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一是要建立省级协调机构并赋予其一定的行政调控权,以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二是构建东北三省政策整合机制,协调好东北三省区域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三是加快推进东北三省市场一体化,废除各省间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四是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共享。

2.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 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农村公共服务。二是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鼓励并允许有稳定职业和居住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三是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条件, 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就业体系中。四是加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五是制定优化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推动“互联网+农业”和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高端低耗,优质环保。按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

2.加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培养产业应用型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构建科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强东北三省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创建区域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快速发展,加大孵化器建设规模等,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出台导向明确的产业政策,搭建多层次的创业平台,在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采取诸多优惠措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以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

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争取中央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东北地区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国企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资金和用地难题。继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支持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废除各种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中、小、微企业的渠道,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调整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路,公平对待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把鼓励的重点放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上。招商引资要内外并举,如从国内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引进一批民营企业等。

3.促进民间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造,推动企业间的战略性重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从战略上扭转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过程中国有经济改革“一股独大”的局面。

(四)进一步优化需求结构

1.保持投资合理增速。要积极组织申报符合东北实际的项目并加大催批力度,争取尽快批复,使之尽快产生投资量。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引导银行业把握松紧适度的信贷政策,保障合理的资金供给。加大交通、城建等项目储备充分领域的多元化筹资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资金安排与项目进度的匹配程度。提高政府审批效率,努力开辟项目审批和项目推进的“无障碍”通道。

2.积极刺激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扩大消费的基础。积极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增长与市场需求尤其是与最终消费需求建立有效的联系。适当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提高最终消费率。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抑制教育、医疗、住房等消费价格的同时,发展消费信贷,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良性互动,積极推进东北亚自贸区建设,稳定扩大外需。

(五)加快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同时并举,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稳定和扩大就业。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防范失业风险。加大财税政策对就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外来投资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2.配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就业结构。既要保证三次产业实现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为扩大就业容量创造条件,又要不断拓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为扩大就业提供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础。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制定并落实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

3.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此外,还要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政策,调控收入分配,缩小城乡间、城市居民高低收入者间、行业间的工资差距。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架构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3.(01)

[2]方行明等.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J].人口学刊,2013.(03)

[3]纪明等.中国需求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J].经济科学,2014.(01)

[4]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2014.(07)

[5]张秀生、王鹏.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J].经济问题,2015.(04)

[6]朱宇、张新颖主编.《中国东北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

(责任编辑:牟春野)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增加值比重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数字经济赋能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测度与路径研究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障碍因素分析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