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

2017-06-01宋艳红

当代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鸣音排气发生率

宋艳红

(北票市中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胃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

宋艳红

(北票市中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目的 研究对胃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际对策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胃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Ⅰ组和Ⅱ组,各44例。Ⅰ组和Ⅱ组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Ⅰ组和Ⅱ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掌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20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Ⅰ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3±0.6)d、首次排气时间为(4.6±1.0)d、住院时间为(10.5±2.4)d;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2±0.7)d、首次排气时间为(3.7±0.9)d、住院时间为(6.9±2.5)d。结论对胃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值得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

胃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效果

胃癌、幽门梗阻以及严重的胃溃疡等胃部病症,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无法到达有效的治疗效果,往往需要行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根治[1]。胃大部切除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创伤,严重延迟患者病情恢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了保证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术后进行科学护理就显得非常必要。本研究了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胃切除手术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3月~2015年5月北票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胃切除手术患者,男61例、女27例。年龄在35~71岁,平均(53.1±3.1)岁。88例患者中包括53例胃癌患者以及35例严重胃溃疡患者(其中有18例患者出现幽门梗阻,8例出现穿孔,9例出现出血)。随机平均分为Ⅰ组和Ⅱ组,各4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交流,保证医患间很好的互动,结合患者特点进行个性化护理。术前帮助患者完成必要的检查,指导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2]。

1.2.2 术后护理 保证病室环境适宜,待患者生理指标稳定后取半卧位,密切观察患者血压、体温以及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帮助完成口腔护理。患者卧床期间定时帮助翻身,依据患者状况进行轻微床上活动,随后指导进行床边活动以及室内活动。依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制定特定缓解方法。密切关注患者的切口,判断有无渗血等情况,按时进行换药,保证伤口清洁,避免敷料污染。短时间内避免患者饮食,待胃导管拔出以后给予温水进食,逐渐改变饮食内容直至营养丰富的蛋白类食物[3-4]。

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1)讲解医院基本情况,保证患者尽快熟悉整个环境,消除陌生感,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消除患者的各项顾虑。(2)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焦虑评估,点对点交流,消除患者存在的各项心理问题,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此外对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使患者全面了解治疗过程,减少因未知带来的恐惧感,使患者适应整个治疗过程以及训练过程,有效配合各项内容。(3)术后教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床上、下活动,说明各项工具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讲解以往出现的意外情况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详细说明进食的时间、注意事项以及进食方法[5]。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切除手术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Ⅰ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20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Ⅱ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Ⅰ组和Ⅱ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胃切除手术患者护理后各种指标比较 Ⅰ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切除手术患者护理后各种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胃切除手术患者护理后各种指标比较(±s)

项目肠鸣音恢复时间(d)首次排气时间(d)住院时间(d)Ⅰ组(n=44)2.3±0.6 4.6±1.0 10.5±2.4Ⅱ组(n=44)1.2±0.7 3.7±0.9 6.9±2.5 t值9.137 7.629 3.125 P值0.0043 0.0087 0.0230

3 讨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胃切除手术患者非常必要,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6]。

本文研究胃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际对策以及护理效果。在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以有效较少手术患者发症发生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都有所减少。对胃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值得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

[1]张荃.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4(14):160-161.

[2]刘秋梅,孙京电.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6(17):141-142.

[3]王晓琴.临床护理路径在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31):140-141.

[4]邓美容.循证护理路径在胃大部切除术中的综合绩效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1(24):98-99.

[5]田艳龙.胃大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4,11(3):147-148.

[6]韩容芬.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5,21(19):107-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79

猜你喜欢

鸣音排气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