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环境”下医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2017-06-01姜思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受访者医学生素养

姜思羽,刘 超

(1.蚌埠医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安徽 蚌埠 233000,2.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信息情报科,安徽 蚌埠 233000)

“微环境”下医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姜思羽1,刘 超2

(1.蚌埠医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安徽 蚌埠 233000,2.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信息情报科,安徽 蚌埠 233000)

信息素养在医学生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医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大方面的特征,提出医学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模式,以适应当下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信息素养;医学生;信息行为

随着网络和移动客户端(如智能设备)的普及,信息行为开始经历新一轮的“知识-技能”的转化过程[1].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互联网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6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网民数达到7.10亿[2].移动互联对生活形态的塑造更加深入,“互联网+”计划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移动化的发展.截至2015年12月,青少年网民论坛/BBS、微博、即时通信使用率分别为18%、37.6%和92.4%[3],随着技术与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设备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将更加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

1 “微信息环境”释义

“微信息环境”,就是通过新型传播媒介,来传递精炼短小内容的信息环境.“微信息环境”中信息发散式传播、其内容更具舆论影响力和冲击力[4].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信息环境”的形成.形式多样的可移动信息设备也在影响着我们对于信息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

“微信息环境”具有鲜明的信息传播的特征[4,5].①瞬时性的传播.借助移动设备信息的传播速度呈指数增长.②放射状的传播.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既区别又重叠,传播路径成弥散性态同时又呈现无限中心化的特点.③泛在化的传播.任何人都可以在新信息环境中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④创新交互式传播.交流可以示面对面的,亦可以是背对脸的跟随,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⑤即时分享.人们以极低的成本就可记录下自己任何瞬间的心情或感想.

2 “微信息环境”学生行为调查分析

微信息环境下,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用户都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这关系到个人是否可以有效地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同时还是评价全体用户信息素质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6].信息素养最早是由保罗·车可斯基提出的[7],首届信息素养专家会议上提出“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8]”,随后《信息社会灯塔:关于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的亚历山大宣言》[9]在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研讨会上被发表,信息素养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信息素质的内涵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本文从信息素养三个角度对调查对象进行相关调查,并进行相应行为分析.

2.1 问卷设计及统计源

利用德尔菲法并进行了预调查,以确定最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学生的信息能力(如查找、获取信息的技巧、评价筛选信息)、信息意识(如信息的需求、敏感度)、信息道德(如信息安全、信息伦理等)三大角度.调查对象为医学背景在校学生,共收集有效问卷600份,男女生比例1:1.36,在专业分布上,样本涵盖了医学各专业,并按照设置三大角度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2 信息意识调查分析

信息意识,即对于信息的感知及敏感程度.医学生产生了信息需求,能有主动地去查询,有清晰地思路来(通过何种方式或方法,利用哪些技术技巧在哪些信息源中)获取信息.通过对受调查对象信息感知、信息需求以及信息素养认知方面进行调查.调查问题涉及:对于信息素养的理解(67%的受访者有一定了解)、对于信息需求的处理(51%的受访者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日常对于专业信息的关注程度(69.2%的受访者表示不太关注).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访者已经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

高水平的信息敏感程度,促使潜在的需求向显性需求转化.提升对对特定信息(如专业内信息)的敏感程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信息获取[10].信息感知力的大小对信息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并非深入了解,这也是造成信息感知度一般的诱因,受访者的信息需求也仅限于如聊天、视频等娱乐休闲活动,只有少数的学生曾经学习过信息素养的相关课程[11].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机构,图书馆虽是开展相应教育,但效果却未能达到预期.就目前看医学生通过相关课程已经具备基本的信息理论,信息意识有点加强.

2.3 信息能力调查分析

信息能力,即确定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源、处理评价信息、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所有内涵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环[12].医学生信息行为和信息素质是其自身信息能力高低的直接体现.对于信息能力笔者从获取(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源筛选、信息获取)和利用传播两个方面进行测评,就获取角度的调查,主要包括:获取途径、使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对于检索结果的查找评价、对本校资源的了解使用情况.92%的受访问对象表示,百度等搜索引擎是其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微信微博等作为第二大类信息获取途径占比59%,仅有16%的受访者可以熟练使用各类检索工具.在本专业科学领域的学科前沿的查找,主要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当检索受阻时,极少受访者会向专业人员进行请教.可见,一方面医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检索技巧,另一方面如何精准的获取还存在一些不足,对于信息的鉴别能力在受访者中已初步具备.通过调查表明医学院校的信息检索相关教育及技能的提升还有待加强,课程丰富程度还有很大拓展空间.

就评价角度的调查,主要包括:是否利用过专业学术资源、对检索内容的掌控情况、对结果的显示评价、是否有对结果的后续利用,是否懂得资源的共享等.

信息评价伴随信息筛选评判的全过程,从粗选到精确查找.对于信息的优劣可以通过很多角度(如时效性、权威性、易获得性等)进行评判.在信息评价途径中,受访者基本上做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超过65%的受访者根据自己主观进行判断,仅有30%的受访问对象会通过向老师求助以寻求有效解决途径,这说明师生之间沟通不足.对于结果的时效性、权威性等基本不考虑.

2.4 信息道德调查分析

何为信息道德?即信息活动(获取、评价、利用等环节)中必须遵守的相关法律条文、伦理道德等.信息道德可以有效地约束信息行为.信息道德包括信息内容规范和信息使用规范两个方面[13].尤其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需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抵制任何侵权行为,杜绝知识犯罪,要合理合法地利用和传播信息.通过对受访对象对于检索结果利用情况(如相关法规、引用标注、版权等)的调查,发现目前医学生信息道德方面的情况.

调查发现,受访者的信息安全意识已经形成但缺乏具体法律概念模糊,74%的学生对于信息安全只是略知皮毛,信息自我保护性差,仅有4.67%受访者表示熟悉我国新型法规,更说明对我国信息及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够全面.调查结果说明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对于网络共享信息也能够持理性态度,但再利用各类信息是其知识产权意识相对匮乏,有必要加强相关信息伦理道德的教育.

3 “微信息环境”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微模式”

通过对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摸底.目前校园网络文化方面,基本实现了校园内有线无线网络的架构以及硬件的建设;在信息能力方面,主要通过受访者自己对于各种检索技能的学习以及对自我信息素养的评价,来研究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新的培养方式.

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信息能力主要是对于办公软件的安装、应用(如软件下载及安装、ppt制作、电子表格处理等),同时均认同信息素养水平对于获取信息具有较大影响,而学校的网络文化或者信息文化氛围对于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较大意义的观点.如此找出可能制约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主要问题,如何建设校园信息文化,促进信息素养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构建解决问题的多通道模式,提出改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状况的参考方案.

旧瓶新酒,即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信息行为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感官刺激使入馆教育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从而使学习的兴趣倍增借助微环境下各种微技术手段,提出适应学生的新活动,如利用微视频展现学生风采.一站式服务平台,即微信息时代的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或移动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因此移动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泛在信息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移动设备解决信息需求,建设一个以信息素养培训为主线,集图书查阅借还、自修室预约选座、图书馆公众号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拉近了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使年轻的学生在指尖的滑动中,信息素养得以提升.通道三“微+微”,即“微课”与“微创新”的结合.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交互性强、易下载、易扩充等特点,为高校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碎片化的信息素养学习需求提供了途径[14]”.“微创新”的理念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其实质就是需求的微小化的创新,通过对学生信息需求的变化,加强学生各种潜在碎片化需求的显现化教育,这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理念相契合[15].

4 结束语

微信息环境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接收者,这就对每个人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生通过现有的课程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信息习惯,但在内涵的具体要求中又表现出各种缺乏和不足.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对信息行为即提出要求又提出诉求,医学院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需要立足当下,结合学生素养教育中表现出的不足,不断优化信息素养培育.通过对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创新,增加其趣味性和针对性.通过有效地培养模式,提升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医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奠定好的基础.

〔1〕刘旻净.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信息素养状况及提升策略[J].老区建设,2014(16):41-4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16-11-20].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 bg/201608/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6-11-20].http: //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 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4〕张英敏.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微模式”的“威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6): 47-50.

〔5〕刘旻净.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信息素养状况及提升策略[J].老区建设,2014(16):41-43.

〔6〕马费成,丁韧,李卓卓.案例研究: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J].图书情报知识,2009(01):24-29.

〔7〕Eisenberg M B,Lowe C A,Spitzer K L.Information Literacy:essential skill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USA:Libraries Unlimited,2004.

〔8〕胡卉,吴鸣.浅析信息素养教育为数据素养教育带来的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1):9-14.

〔9〕Beacon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AlexandriaProclamation on Information Lite racy and Lifelong Learning.[EB/OL].[2016-11-20].http://www.ifla.org/III/wsis/BeaconInf-Soc.html,2005.

〔10〕孙天敏,陈萍,何今成,王军,王金勇,姚柏春.信息素养教育对医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04):93-95.

〔11〕郭瑞芳.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有效性探析[J].现代情报,2010(01):140-143.

〔12〕赵玉光,等.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阅读行为内在联系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05):139-141.

〔13〕肖小云.论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4(6):82-83.

〔14〕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微课程[EB/OL].[2016-05-05].http://www.lib.bnu.edu.cn/fuwu/yhjy_ weikecheng.htm.

〔15〕王婷,郭倩玲,秦颖,杨守文.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微”创新实践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8):29-32.

G640;G252

:A

:1673-260X(2017)05-0190-03

2017-01-13

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基金项目:整合网络中心的图书馆发展及对策研究(TGW14B15);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医学信息素养对医务人员职业发展作用的研究(SK2015B34by)

猜你喜欢

受访者医学生素养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