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辅导员工作视角对新建院校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偏好研究
——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2017-06-01林大任
林大任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基于辅导员工作视角对新建院校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偏好研究
——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林大任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通过对新建立大学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偏好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因素,运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贵州理工学院大学生体育需求进行调查,以期提出若干激发、优化大学生体育需求的建议对策,促进大学生群体体育需求健康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学习更多的知识,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找到更好的体育课程开展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让教师更多的参与教学学习和培训.
新建;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偏好;辅导员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的体质在逐步下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体质极为重要,开展高质量的体育课程,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和身体素质.在新建立的高校中,在教育模式、教学理念、对学生水平的认知,学生领悟力,都在摸索阶段,仍然处于打造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环境、大学学风、大学校风的阶段,相对于成熟高校,新建院校缺少了文化底蕴,学生缺少一种校园归属感,正因为以上需要是在院校长期过程中升级和打造的内容,体育课程是作为可以改善这一现状的部分,体育课程相对其他课程来说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找到更好的开展体育课程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创造力,对于学院打造大学校风、大学学风、大学校园文化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对大学的声誉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式更很关键.随着我国许多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院体育课程已从学院指定学生选择某项体育课程变成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的模式,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选择.在这样的改变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某项体育课程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根据自身的偏好来学习更能重视体育课程.通过辅导员的深入调查,学生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对于一段时间的精神状态、上进心均有着影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贵州理工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63份.回收率:92.60%,其中大一年级的学生收回194份问卷,大二年级的学生收回81份问卷,大三年级的学生收回90份问卷,大四年级的学生收回98份问卷.大一年级的学生只上了一个学期课程,大二年级的学生上了三个学期的课程,大三年级和大四年级的学生不开设体育课程,大三年级和大四年级的学生没有开设体育课程,调查时段为他们曾经在大一和大二学年选择的体育课进行研究.
表1 大一年级
表2 大二年级
表3 大三年级
表4 大四年级
访谈法:面访体育课老师以及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
表5 体育课程学生人数合计
表6 体育课程学生人数占比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访谈调查,目前许多大学生的观点认为体育课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认为体育课程就是作为放松娱乐的一种科目,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作为一周课程相对较为愉悦和有所期待的课程,对他们一周的学习或者一段时间生活以及学习的心情会产生影响,假如这一周的体育课没有得到应有的期许,对于他们的心理变化会有一定的落差,有着一定的消极和失落情绪,反之会对学生的内心充满动力和传递正能量.提高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视程度,改变他们的心态以及发挥体育课程的能动性需要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选择上体育课的过程中,选择球类课程的学生比例达到68.63%,选择非球类课程的学生比例占31.37%.选择人数较多的课程如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课程,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这些课程在世界上、我国和本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流行度.大多数学生选择的运动是对抗性较高,群体参与形式进行的体育课程,球类运动为主的课程学生的参与度高.更多的球类运动参与度高的原因在于互动性强,流行度高,参与这些运动更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由于大多数学生都远离家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读大学,内心会感到更孤独.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性意识较为开放,有理想和抱负,善于表现自我,乐于交友,同时,又是有效应付困境能力较弱,独立性不强的一个群体.[1]因此他们更渴望交友,通过迅速的交友方式交流与沟通,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加自己的人脉圈,使自己在学院的生活内心更加充实,让自己每天变得更加有趣和快乐;参与度课程较低的课程在于他们的流行程度、影响力和平时大学生生活接触程度较低,如桥牌、太极拳等;有的课程在平时生活中参加的成本较高或者场地限制,如跆拳道、瑜伽等,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了该体育课程之外的时间能够有条件长期持续该运动,导致部分学生不感兴趣.大多数参与度高、互动性高的运动在平常的生活中更容易开展,更容易得到学生喜爱.老师在上课时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技巧和相关的运动策略,而较少的提到概念和运动健康的相关知识[2].学生没有选择那些其他对于身体健康有利的体育课程,很多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这个运动有着自己的偏见、未知和不理解.提高学生对于这些科目的喜爱需要在上课中和平时的宣传当中强调理论和身体健康以及课程开设的价值,促使他们能够更准确的认识这些相对不是那么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通过高校大学生选择体育课程的偏好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状况,目前开设的体育课程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让学生在开设的体育课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在今后的人生中通过学习到的知识,持续锻炼,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提高自信心,以及发挥其他方面的潜能,培养拼搏精神,形成良好的品质,进而更大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通过体育课程的分析得出整个学校学生总体是在活跃积极还是被动消极的心态,对学生选择体育课程的情况,直观分析出当前地区的体育文化或者体育类别的流行情况,对于社会文化当前体育需要发扬和提高体育运动的方面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表7 师资队伍职称和学历比例
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该院校成立不到4年,学生约12000人,其中体育课老师目前仅27人,开设体育课班级人数约6000名学生,该学院的教师学位比例多以硕士和讲师为主,通过调查,该校体育教师队伍大多为27岁至32岁,教师队伍普遍年轻,教学经验略显不足,同时师生比不协调.如果学生在体育没有动力,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无趣的经历,他们将形成一个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因此,新成立的高校需要加大教师队伍的学习,引进教授和博士,保证师资队伍构成更加合理,促进年轻的教师多学习以及培训,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课程选择的多样性,保质保量完成体育课的课程开设,最重要的是老师找到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与动力,一方面是加强体育教师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随着新建院校逐步的发展,完善合理课程,改进学生学习方法,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热情和积极的学习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组织纪律.
〔1〕叶明志,王玲,陶炯,王相兰.大学生心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
〔2〕赵世杰.网络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126-129.
G807
:A
:1673-260X(2017)05-0052-02
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