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年介护人才培养的借鉴性思考
2017-06-01黄文杰
黄文杰
摘要:走进日本的养老世界,听到最多的就是“介护”一词,可在中国很多人并不了解何为日本介护,甚至很多养老专业研究人员,都把“介护”一词简单等同于我国传统的“护理”。深入了解后才会知道,日本之所以将养老事业发展到今天这样完善的地步,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介护福祉专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壮大。
那么究竞什么是介护?是否等同于我们熟知的护理,在我国究竟怎样推广这个概念和培养介护专业人才呢?正文当中,会系统介绍日本介护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从字典释义到社会理解并与护理概念进行比较,提出介护福祉理念在我国推广,以及培养介护专业人才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日本介护;理念推广;介护人才培养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4.05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174-03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老年人口增长的高峰,年均增加860万人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根据人口统计学原理计算,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占30%以上。于此相对的是我国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问题都处于探索中。
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素来有“银发之国”之称,是当今世界各国当中老龄化程度最高,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时的日本也经历过养老行业的发展和探索阶段,也曾面临过社会资源不足,人才紧缺,社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性发展,社会福祉制度和养老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成果十分突出,特别是日本“介护”福祉制度的构建和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壮大,近年来引起了很多国内专业人士的关注,但对于“介护”概念大多解释模糊,或直接等同于护理,那么就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介护”。
一、什么是“介护”
日语的“介护”是一个造词,是由日语词“介抱”的“介”和“看護”的“蘸”两个字组合而成,日语古语辞典中并没有这个词。日语的“介抱”即为中文“照顾”的意思,“看护”即为中文“护理”的意思,“介护”即可视为介于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照顾”和专业人员提供的“护理”之间的一项工作,台湾学界将其翻译为“长期照护”。
“介护”这个词在日本出现,最早是与1963年制定的《老年人福祉法》相关联。日本养老制度的构建经历了补缺型,适度普惠型,普惠型,三个阶段的社会福祉制度,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则是三部法律的颁布,1946年的《社会救济法》、1963年的《老年人福祉法》、以及1997年的《介护保险法》。其中的《老年人福祉法》规定了建立养老院新体系,新建一批专门面向失能老人的特别养护老人院。但是在大量新建的特别养护老人院里出现的新问题,就是究竟由谁来照顾老年人。从前的养老院都是由阿姨来给老人做饭并照看(日本称为“寮母”),但在特别养护老人院中,大多数都是一些患有认知障碍症或者身体功能严重障碍的失能老人,照顾他们的工作与从前阿姨做的事情是完全不同的。日本政府也考虑过采用一些护理专业的护士,但护士的数量不足,完全应对特别养护养老院的工作是不现实的。
当初设立这种特别养护老人院,就是怀着为了解决一些家庭无法照顾老人,由专业设施代为照顾的初衷。所以照顾老年人的人员,如果要让一些完全没有护理专业知识的人员来进行,就背离了当初的初衷。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来进行这项工作,为了吸纳人才,日本首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并且大力推广设立专业基础技能的培训机构,来壮大服务人员队伍。那么这些长期从事照顾老人的人员,却无护理专业资格者,究竟怎么界定?他们没有护理资格证,肯定无法称其为护理人员或者护士,就在这个时期,“介护”一词诞生了。
二、“介护”专业的发展
介护专业产生之后,随着日本特别养护老人院和地区养老院援助活动的实践积累,对介护工作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7年确立了日本《社会福祉士法》以及《介护福祉士法》,对介护给予专业的资格认证,以保证介护工作的专业化。
1997年颁布的《介护保险法》更是彰显出了介护人员多年形成的专业水平。日本政府为开发介护保险法给付标准评级体系,从1995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从全国被评为优秀的养老机构中选定51家,由专家对机构中的介护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天24小时跟踪,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具体到分钟的详细记录,最后得到2379名介护人员向3800位老人提供的约1000万分钟的具体资料,此项调查的依据完全是介护人员多年来形成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方法,并依托这项调查,开发出了沿用至今的判断介护服务对象初步状况的电脑评断工具。
三、介护与护理的区分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已经有了传统的护理专业,介护还有必要当做一门专业来对待吗?那我们就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一看介护和护理的区别。
介护其实并不是进入现代突然出现的概念,追根溯源,是伴随着人类诞生就产生的一种自然行为需要。从专业视角来看,与护理是同根同源的两个概念。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护理和介护从同根同源,到走上了不同发展道路的背景和经过。其中一个大背景,就是医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将护理业务,作为独立的业务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协助治疗,还有一个就是照看疗养。前者是遵循医嘱进行的专业医疗处置。后者是对患者生活的照顾。由于很多年来国内近代护理学的发展都是伴随着医学的发展的,所以第一个业务分支也就是遵循医嘱,进行各种专业的辅助活动一直是处于优势地位的。而照顾患者的工作,则受限于护理人员的不足,一般都会在医院里由病人家属或者护工来代为照顾。即使在发达国家一直呼吁要有专业的人员来护理患者,但这种趋势一直都没有得到改善。
护理和介护分化的第二个理由,就是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病弱且身体机能有障碍的老年人数量一直在增加,单纯通过治疗已经无法解决健康问题,更多的人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的关心照顾,所以对于一些缺少专业资格认证的人承担着介护工作的情况,就急需专业的资格认证制度,来满足介护需求质量的提升。可以说,这种护理背景的变化和社会情况的变化,是直接导致介护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领域确立起来的背景因素。
四、介护福祉核心理念——自立性援助
日本介护诸多理念都是建立在“自立性介护援助”理念之上,也是日本介护概念当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所谓自立性介护援助,就是必须建立在支持本人身心自立基础上的介护援助工作,这也是日本介护概念的精髓所在。
下方图1详细地表示了自立性介护援助的实施過程。
自立性介护援助服务的理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增强个人的残存能力,比如一个人的右手因为疾病或事故无法正常使用,那么自立性介护的援助重点就会放在如何锻炼左手,使其变得和右手一样灵活,替代完成因右手不便失去的部分功能。第二阶段,发挥环境力量作为补充,比如老人因偏瘫,手部灵活度下降,无法自己系扣子,那么可以考虑将扣子的样式变成简单的按扣或者魔术贴粘块,只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自行系上。第三阶段,改造生活环境,如果单纯开发自身残存能力和发挥环境力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话,就要考虑大范围的对老人生活的环境实施改造,就是目前经常会听到的无障碍住宅改造。比如老人坐着轮椅也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房间,自行拿取物品等。
自立性介护援助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老人的残存能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的质量。由此生发出的“过剩介护”“废用性综合症”概念以及专门面向“阿尔茨海默症”的介护方式,都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专业独特性。
五、介护理念在我国养老行业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人员队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社会地位不高,普遍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村务工妇女。存在从业人员流动性强,年龄层次偏大,个人素质较低,缺乏专业资格认证机制等问题。
未来我国面临着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和常年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据预测数据显示,我国2050年的老年人口将会达到23%以上,四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养老服务业未来的前景将会比之如今的日本更加的严峻。30年后的中国,以长春这样规模的城市为例,养老机构数量可能会达到3000.5000所左右。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如果不能提前做好养老照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足够数量的人才和建设多元立体化的养老人才梯队,可以说是根本无法应对未来局面的。所以,将我国的养老照护行业专业化,提高社会认可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及考核认证体系,甚至把引进介护概念,将老年人长期照护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来开发和研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年轻人才投身其中,是应对将来严峻形势下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