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2017-06-01严权
严权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基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更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强化课程的整合;重视课程体系的开发;践行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走进社会大课堂,突出实践教学等。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58-05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对人力资源和知识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基础。从当今世界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服务于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的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是由“创业教育”的概念发展演变而来。“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的概念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随后,人们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来。“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内涵相当丰富。
关于“创新教育”,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維与创新能力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是与时俱进的教育。关于“创业教育”,学者们也给出了广义的和狭义的不同界定。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的教育,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素质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学生的教育。其实,“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相同,都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两者的作用具有共同的功效;“创新教育”使“创业教育”融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创业教育”则使“创新教育”更为具体和实在。当然,“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也是有区别的。“创新教育”更强调素质方面的教育,侧重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业教育”更多地关注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1]。
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最初萌发于美国,目前已经在全世界兴起。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都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原有的粗放型经济转变到知识经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尤其重要。那么,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应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撑。
(一)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线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地方本科院校总体上发展形势良好,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快,而自身办学资源供给不足,也缺少成熟的办学经验,特别是被当今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所笼罩,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能否科学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看其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建设的要求。当今经济社会的建设,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经济发展为办学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确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特别重要。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其发展的基石。
(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急切需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范型。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身心健康与健全人格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能力。能力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创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前提。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一致,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社会本位、学生本位和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融合,而且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更具有根本性。因为,以人为本的教育“不能只考虑作为‘工具的人,也应该考虑作为‘目的的人;不能只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人存在的意义”[2]。
(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当今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源是一个客观变量,呈静态,是个体在就业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新性体验、慢性紧张等。面对同一就业压力,不同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压力反应。目前,我国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再加上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原因,今后若干年,我国每年都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缺口,然而,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都将增长五六十万人。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更新大学生的就业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开辟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更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目前,我国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比较世俗化、功利化和简单化,主要表现为:把创新创业认为是不务正业,功利化倾向严重;把创新创业等同为“地摊式”的活动,形式主义严重;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就业培养,简单化倾向明显[3]。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仅仅是知识教学、就业培训,教学、培训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老板”,而是将“创业”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能力和一种素质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健全,真正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应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地方本科院校一直沿袭我国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分注重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技能的培训,而轻视创新创业智力的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建设、知识经济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所谓复合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和自由创造精神。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明确教育的真谛。教育即生长,就是为学生的生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在皮亚杰(Jean Piaget)看来,“儿童是主动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老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儿童本身”[4]。因此,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熏陶,是浸润,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就业培训,而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5]。因此,应变革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脱离专业教育进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脱离了专业教育,主要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纳入到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也没有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而主要是独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单独进行创业技能的训练。然而,我国创业学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学科课程建设还在探索之中。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对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主观随意,缺乏科学依据。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所谓的人才质量,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就是其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不能脱离专业教育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专业教育来开展。首先,抓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内核,普及创新创业教育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创新元素,整合社會资源,营造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环境。其次,构建沟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桥梁,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专注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得以增长。在具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纳入到专业教育之中,首先是初步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培养;然后是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最后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只有结合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业特质、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的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业能力与创业品质。
(三)强化课程的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也叫“课程综合”,是指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学科融入到一个课程整体中去,变革原有课程内容与结构,改变整个课程体系,建立综合性课程文化。从课程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古代社会由于缺少科学基础、水平低下,课程是以综合为特征,并且始终带有综合的痕迹;近代社会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古代社会的简单、低水平的综合不再可行,这样分科课程得以出现和成熟;现代社会,由于分科课程发展,显示出学科之间壁垒封闭的弊端,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课程的综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早在19世纪的德国,赫尔巴特(Herbart)教育学派就提出了课程综合化的“中心统整法”,随后于20世纪初期又提出了“合科教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模糊学科界限、寻求课程的综合化成为课程改革的基调[6]。
强化课程整合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然要求。课程整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需求,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一方面,某一领域不断再分化,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往往又跳出本身领域,在与其他学科交融中获得新生。强化课程整合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诉求,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核武器威胁等问题,不是一两门学科能够解决的。课程整合是课程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当然,地方本科院校不能脱离科学发展和社会的现实背景,在课程建设时应突出综合化的趋势。地方本科院校加强课程整合,其目的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开展有效学科间的联动,或者是学科内的联动,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各种课程的长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发挥本校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种教育资源。
课程整合对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综合性要求并不是面向知识,而是将知识作为一种工具与媒介,融入到教学每个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在这个创新力无限发挥、个性张扬的时代,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智慧和作用,那就应该善于学习、学会探究、懂得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索创新提供了最大可能性和广阔空间。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对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有利的课程,都应该吸收、融合与加工,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地方本科院校强化课程整合,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口径,让学生在灵动、鲜活情景中建构知识、建构生活。
(四)重视课程体系的开发
关于“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这一词语,学术界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认识。由于研究者对课程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对“课程开发”的界定也就有了各自的观点。与“课程开发”相近的词语是“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和“课程编制”(curriculum making)。美国学者舒伯特(Schubert)认为,“课程开发”与“课程编制”是同义的,而且“课程开发”是“课程设计”的上位概念,其包括课程设计以及设计的背景。在应用型教育中,人们一般倾向于使用“课程开发”,以突出“开拓”和“应用”,强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并达到可应用的目的。美国课程论之父泰勒(Tyler)探讨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把“课程开发”的内容和过程表述为四个方面: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如何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7]。
开发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是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保证。课程体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要素。在课程实践领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课程开发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与科学比较起来更多地受到地方经济、资源、能源、原材料和行业背景的制约,而这些资源、能源和原材料是有区域性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根据区域特色和行业背景开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区域特色和行业背景开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确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开发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开发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生本位课程观与社会本位课程观的统一。学生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人格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指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探索精神、批判与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开发,必须依赖学校教师,在分析区域经济和行业背景的基础上开发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发课程体系时,应突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多元性,这样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空间选择和问题选择,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当然,也可以将创新创業教育纳入到活动课程之中,结合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产学互动、校企结合,把大学专业教育与科学研究、地方经济建设、行业生产有效整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在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时要保证其长期性、连贯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践行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课程实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就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课程变革的过程。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特(J.K.Goodlad)从实践层面给“课程”做出了五个层级的界定:“理想的课程”“官方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这就是对“课程实施”很好的诠释。课程实施是以课程开发为前提的,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合乎社会要求的积极作用。
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陶行知认为,创新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民主的历史。追求教育教学中的民主,需要营造科学合理的教学心理氛围,这样的氛围应该是智力紧张、情绪轻松的;追求教育教学中的民主,需要理性回归师生关系,这样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追求教育教学中的民主,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农耕时代的“园丁”到工业时代的“工程师”,再到信息社会的“产婆”。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给予教学以新的内涵,教学就是课程不断创造与生成的过程,教学就是师生共同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学让学生合作交往、积极互动、自主探究,就需要教师具备苏格拉底(Socrates)式的反问功夫,来“催生”学生的智慧与人格。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交往、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更好地建构创新创业知识,形成创新创业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践行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以便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只有通过实施,才能把静态课程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过程。课程实施是一种重要课程形态,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根据课程改革发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了课程实施的从上至下策略、从下至上策略和从中间向上策略。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实施不是一个课程实施策略选择的问题,而是对课程实施的策略应用与发展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强调在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实施过程中,将学校、教师、学生作为课程实施和改革的主体;同时,赋予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来实施课程变革,并且解决变革中的问题。课程所提供的材料只有经过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加工,才能作用于学生,并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由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创新精神的形成、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展开一系列的心智操作和身体操作,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六)走进社会大课堂,突出实践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走进社会这所大课堂。社会大课堂并非是单一的一次讲座或者是一次学术报告,而应是以“融入社会、协调发展”为根本思想来开展的育人活动。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走進社会,在社会活动中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社会大课堂,要求课堂应该迁移到社会中去。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那是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把学生封闭在校园里,培养不了未来事业的开拓者。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和社会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国家繁荣与富强,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无穷的创新创业动力。让广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边学边做、学做结合、以学促做,提高他们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突出实践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结合,通过理论学习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其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过程。加强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课程要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必须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只有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实践来开发和实施课程,课程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根本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其人才培养模式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课程内容,淘汰过时的纯验证性实验,通过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工作设计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
[3][5]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238-240.
[4]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5.
[6]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9.
[7][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M].罗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