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开头之巧设悬念
2017-06-01桑进林
桑进林
1.倒叙法。在记叙文的开头,先交代事件的结果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然后回过头来叙述事件的经过。如徐天的《抗战,他们的20岁》的开头:
上半年,曾做过一篇有关在新四军支援抗战的外国医生罗生特的故事。但他已去世多年,有关他在新四军的故事,都是从别人口中或他的传记里得知,有细节,但并不生动。
和贾柏森、兰凤文两位老先生聊了几个小时后,一切就都鲜活了起来。
作者先是回忆自己做过的一篇“有关在新四军支援抗战的外国医生罗生特的故事”,但那个故事缺少细节,故事并不生动。直到和贾柏森、兰凤文两位老先生聊了几个小时后,一切都鲜活起来了。作者究竟和两位老先生聊了什么呢?聊天的内容就像一团迷雾笼罩在读者心头,让人想一探原委。这样作品就把本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写得曲曲折折,颇有韵致。
2.抑扬结合法。所谓“抑扬结合法”,是指作者通过发表褒贬的态度来开头,常见的有“先抑后扬法”“先扬后抑法”“抑扬并举法”。这种开头的特点就是使文章的开头和中心思想形成映衬关系,从而掀起文章的波澜。如《修炼一颗优雅的心》这篇文章的开头:
几年前,教室窗外有一棵木棉树,足有四层楼那么高,想必已经在那里生长很久了。不过,我却不大喜欢它,因為它让我的教室变得昏暗,阻碍了我眺望远景的视线。
文章开头写出了作者主观上对木棉树的厌恶。但后来作者对木棉树的态度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但喜欢上了木棉树,而且还从它身上获得了深深的启示。以此行文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造成文章的波澜起伏,情节曲折,结构紧凑。
3.融情入景法。文章伊始,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并巧妙设置悬念,掀起文章波澜。如《智慧是一间寂寞的屋》这篇文章的开头: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
一颗露水滚落。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空寂的小屋,惹人怀想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蝉蜕为什么会是中药,为什么作者看到蝉蜕后想到了生命,蝉蜕究竟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一系列的悬念设置,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
4.直抒胸臆法。在记叙文的开头,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抒发心中的感情。这种感情,打动了读者,使读者产生了阅读下去的冲动。如吴伯箫的《歌声》开头写道: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像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
我以无限恋念的心情,想起延安的歌声来了。
在文章开头,作者记录下了自己对歌声的种种感受,引出了对许多动人情景的美好回忆,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延安的歌声。
5.设疑法。这种方法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如梁文福的《你我相逢在黄昏的海上》的开头:
如果,和一个人第三次相逢,恰好在黄昏,又在海上。
这样的开头,读起来也许有点浪漫。然而,我想说的,比浪漫要淡一些,但在某个层面上,却又深一些。
一般来说,和一个女性三次相逢,而且环境又很浪漫,肯定会发生一些罗曼蒂克的故事。可在这笔锋一转,说“在某个层面上,却又深一些”,“深”的是什么内容呢?读者不得不阅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