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保障问题分析
2017-06-01张彤
张彤
摘 要 以近十几年国家教育经费统计数据为依据,经与各级各类教育及普通高中比较,“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存在如下问题:教育经费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增幅、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与公用费支出年递增率、财政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个人部分所占比例均偏低,学杂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偏高;其中中专、技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及增长幅度偏低。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保障,根本在于提高其公共财政预算投资标准并降低学杂费占总经费比例,标志性指标为年度生均财政预算事业费和公用费支出数额,三类中职学校难点在中专、技校,解决该问题对国家“十三五”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任务实现意义重大。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保障;完善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9-0053-05
一、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投资努力度较高
据2002-2013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2001-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各级各类教育由14.31%增长到16.13%,增长了1.82个百分点[1]。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由1471.12元增长到7775.94元,增幅为428.57%;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费支出,由237.98元增长到2593.15元,增幅为989.65%。全国中职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由1547.32元增长到7563.95元,增幅为388.84%;全国中职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费支出,由220.39元增长到2977.45元,增幅为1250.99%[2][3]。全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和公用费支出的大增长幅度,表明国家财政对高中阶段教育投资给予了重视,努力度较高。我国职业教育迎来最好发展阶段,每年政府拿出近180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达到 90%。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的一半[4]。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舍、教育经费、教学设备有了很大改善。职业教育影响力、办学效益明显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见表1、图1、表2、图2。
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增幅,全国中职偏低
2000-2011年,教育经费总收入,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从362741163千元增长到2386929356千元,增幅为558.03%;全国中专从24182645千元增長到69879584千元,增幅为188.97%;全国技校从2004083千元增长到15555489千元,增幅为676.19%;全国职业中学从10913914千元增长到56903467千元,增幅为421.38%。
2000-2011年,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从197120723千元增长到1858670092千元,增幅为842.90%;全国中专从11846609千元增长到45625030千元,增幅为285.13%;全国技校从1084766千元增长到9951881千元,增幅为817.68%;全国职业中学从5711489千元增长到38742997千元,增幅为578.34%。
全国中职学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幅与各级各类教育比较,中专低369.06个百分点;技校高118.16个百分点;职业中学低136.65个百分点。
全国中职学校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增幅与各级各类教育比较,中专低557.77个百分点;技校低25.22个百分点;职业中学低174.56个百分点。
上述两组12年间数据显示,教育经费总收入增长,全国技校高于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带有补偿性。中专、职业中学增长,低于各级各类教育;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增长,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都低于全国教育总体水平。
(二)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占经费总收入比例与增长幅度,全国中专、技校偏低
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占经费总收入的比例,是体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2000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占经费总收入比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为54.34%,中专为48.99%,技校为54.13%,职业中学为52.33%,中专、技工校、职业中学分别低于全国各级各类教育5.35、0.21和2.01个百分点。
到2011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收入比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为77.87%,中专为75.02%,技校为66.66%,职业中学为81.95%,中专、技校分别低于全国各级各类教育2.85、11.21个百分点。
2000-2011的12年间,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占经费总收入比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由54.34%增长到77.87%,增了23.53个百分点;中专由48.99%增长到75.02%,增了26.03个百分点;技校由54.13%增长到66.66%,增了12.53个百分点;职业中学由52.33%增长到81.95%,增了29.62个百分点;中专、职业中学的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2.5和6.09个百分点。技校低于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11个百分点,凸显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保障的薄弱环节是技工学校,技工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标准亟待提高,见表4、图3。
(三)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年递增率,全国中职偏低
将全国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年递增率与全国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比较,中职处于较低水平。
2001~2012年的12年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年增长率,全国普通高校由-6.75%提高到17.94%,增长了24.69个百分点;全国普通高中由11.87%提高到29.61%,增长了17.74个百分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由14.66%提高到23.03%,增长了8.37个百分点;全国中职低于普通高校16.32个百分点,低于普通高中9.37个百分点,见表5、图4。
(四)生均财政预算公用费支出年递增率,全国中职偏低
将全国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费支出年递增率与全国普通高中比较,中职学校处于偏低水平。
2001-2012年的12年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费支出年递增率,全国普通高中由12.21%增长到53.66 %,增长了41.45个百分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由2.25%增长到34.55%,增长了32.3个百分点。全国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费支出年递增率,低于普通高中9.2个百分点,见表6、图5。
(五)学杂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全国中职偏高
经选用2001-2012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2000-2011年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收入的学杂费收入占比在16.4%~9.09%之间;全国中职学杂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2000-2007年的8年间,大体在20%~35%之间;2008-2011年3年间,大体在10%~26%之间。2011年全国中职高于各级各类教育17个百分点。显示中职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的教育负担,明显高于各级各类教育总体水平。
进一步对三类中职学校分析发现,2001~2012年的12年间,全国三类中等职业学校学杂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中专在35%~16%之间,技校在37%~20%之间;职业中学在28%~11%之间。中专、技校学杂费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明显高于职业中学。这表明,“十三五”期间完善我国中职学校投资保障,应降低中专、技校学杂费收缴标准,同时,提高中专、技校的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拨款标准。
研究显示,中职学生家庭,中、低收入人群比例偏高,这些学生支付较高学杂费,可能影响一些人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意愿,进而有可能影响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见表7、图6。
(六)财政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个人部分及所占比例,全国中职偏低
公共财政预算内支出,包括事业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两大部分;事业费支出分为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个人部分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含助学金);公用部分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其他资本支出(含专项公用支出、专项项目支出)。
2011年,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公共财政预算内支出总额1467289251千元,其中事业费支出1421402707千元,事业费支出占全部公共财政预算内支出比例为95.98%,事业费支出个人部分为897503366千元,个人部分占事业费支出比例为69.47%。说明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中用于教育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含助学金)是主要支出。研究全国中职学校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个人部分所占比例与各级各类教育比较,对于衡量全国中职学校投资保障水平,具有说服力。
经采用2001-2012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全国中职学校预算内事业费个人支出占事业费支出比例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比较,中职学校偏低。
2000年,预算内个人支出占预算内事业支出比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为76.73%,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分别为74.91%、72.67%和84.07%,职业中学高于各级各类教育7.34个百分点,中专、技校分别低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1.82和4.06个百分点。到2011年,预算内个人支出占预算内事业支出比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为75.73%,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分别为65.29%、63.98%和68.09%,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分别低于各级各类教育10.44、11.75和7.64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内用于个人支出的教育经费保障,中职学校低于各级各类教育8~12个百分点,差距在加大。
2000-2011年的12年间,虽然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中用于个人支出数额,全国各级各类教育获得较快增长,但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个人数额占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例稍有下降。这说明,全国各级各类教育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中用于个人支出的增速,低于公共财政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总额增速,各级各类教育由76.73%降到75.73%;职业中学由84.07%降到68.09%,中专由74.91%降到65.29%;技校由72.67降到63.98%。各级各类教育、职业中学、中专技校分别下降1、15.98、9.62和8.69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降幅较大。
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中用于个人支出部分所占比例,可以体现财政预算在教育投资的人员支出的保障程度。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中专、技校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差距在拉大,提高中职学校个人支出的公共财政预算比例,特别是中专、技校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中用于个人支出部分所占比例,迫在眉睫,见表8、图7。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保障问题的根本在于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水平偏低,主要反映在三方面: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财政預算拨款及占总经费比例偏低;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个人支出部分及占事业费支出比例偏低;三是中职学校学杂费收入及占总收入比例偏高。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保障对“十三五”国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保障,根本在于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投资水平。二是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投资水平,重点是提高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公用费支出水平。标志性指标是年度生均财政预算事业费和公用费支出数额。三是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投资保障弱点在中专、技校,最短板在技工学校。四是降低中等职业学校学杂费占总经费比例。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3.
[2]教育部.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1~2011)[EB/OL].[2015-07-08].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http://www.edu.cn/jiao_yu_jing_fei_497/20091122/t20091122_423262.shtml.
[3]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 关于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2014-12-1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040/201312/161346.html.
[4]王继平. 中国职业教育达到历史最大规模[EB/OL]. [2010-07-23]. http://www.cva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