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向福陵昕松声
2017-06-01唐雁
唐雁
沈阳的福陵埋葬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因位于沈阳城东1490米的天柱山,而俗称“东陵”。它与沈阳昭陵、新宾永陵合称“关外三陵”,在2004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万松何苍苍,挈空作龙舞
对我而言,福陵在我心里总是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它背靠天柱山,面朝浑河水,与众不同的“一百零八磴”、会“流泪”的老龟、还有从未被打开过的地宫……就这样,我带着心中种种疑问,开始了我的福陵之旅。
福陵初建于天聪三年(1629年),那时就只有一座方城,方城内三间瓦房中供奉着努尔哈赤及其后妃的骨灰罐。当时称陵寝为“太祖陵”、“先汗陵”。崇德元年(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并在顺治时期开始修缮,到康熙、乾隆、嘉庆时期改建增建了地宫、明楼、隆恩殿等建筑。
来到福陵的正红门前,不见亭台楼阁、庙宇殿堂,只见满目的苍翠迤逦在高耸的山脊之上。绿树掩映下一座单檐歇山式仿木架结构的建筑赫然出现在眼前,上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下有二尺高石台基。两只石狮子分立在台基前不远处的大树旁边。正红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长11.9米、高约5米的琉璃影壁,因为它的位置如同衣服袖子开在两边,故称“袖壁”。袖壁上镶有五彩琉璃云龙,张牙舞爪,威风八面。袖壁两边红墙围绕,墙顶用黄色琉璃构件装饰。正红门是整个陵寝的总门户,它有3个券门,拱形洞门每间内宽2.1米,高2.8米,前后门椽镶有半圆形石券,上雕二龙戏珠。正中为“神门”,仅供墓主人的“神灵”出入;东侧是“君门”是供来此拜祭的皇帝走的门;西侧是“臣门”是供祭祀时大臣所出入的门。这三个门对应进入正红门内地面上的三条“神道”,在清代皇帝来祭祖时,帝王将相都要严格按照这个规定行走在陵寝之中,否则将要接受严苛的处罚。
正红门内,松树高大挺拔,遒劲的枝干高出正红门足有三四米,像一个个威武的卫士警惕地嘹望着门内门外的动静,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它们在这里伫立了近四百年,早已是福陵的一部分。旧时盛京八景中的。天柱排青”,指的就是天柱山中苍松翠柏的福陵盛景。在陵寝中种植树木是古代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始于秦代。明清时期也因循古制在皇陵中广植松树。福陵原有古松3万棵,始种于天聪八年(1634年),占地“九千亩”。大都是东北黑松。据《大清会典》的记载,皇陵陵松有“山树”、“仪树”、“海树”以及“站班松”、“趟松”之分。“山树”泛指陵山之树:“仪树”指风水红墙内的树,由于它们横竖有序,甚为整齐,所以叉称为“趟松”;“海树”指风水红墙外的树;“站班松”指隆恩殿门前神道两旁的仪树,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文武大臣,垂手恭立于陵前“事死如事生”。曾任户部主事的沈阳人谬润绂在他的《天柱排青》中写道:“驱马城门东,森然望天柱。万松何苍苍,挈空作龙舞。”可见当时万顷松涛的壮观景象。二十世纪上半叶,福陵古松遭到大量损坏砍伐,如今仅存720株。这些古松如今在人们的呵护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继续护佑着这块皇家圣地。
沿一百零八磴抵方城
穿过正红门,面前是三条由南向北的石铺甬道,正中这条与正红门“神门”相连的就是“神道”,也是整个陵寝的中轴线。这条神道经神桥和一百单八磴,至神功圣德碑亭,又从神功圣德碑亭至隆恩门、隆恩殿,全长共计566米。神道两侧静立着左右对称的华表和石像生。华表顶部的石兽叫“犼”,它似狗非狗,作昂首翘尾引颈高鸣状,性情凶猛,所以把它刻在石柱上用来守陵。这里的石像生是顺治七年(1650年)设立的,卧骆驼、立马、坐狮、坐虎各一对的石兽,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又为石兽增设了大理石基座。基座上雕有细腻精美的“锦袱”,锦袱四角各坠古钱一枚。雕工精细,栩栩如生。这些石兽也如卫士一般在这里陪伴着古墓中的主人,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朝霞与落日。
就在这时,一只毛绒绒的深灰色松鼠跑了过来,迅速爬到离我不远的一棵松树上,翘起蓬松的大尾巴捧着个大松果美美地啃着,样子既可爱又调皮。福陵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茂密的松林,引来了这些可爱的小生灵。虽说每天都能见到一些游客,但天性警觉的小家伙们,还是与人保持着一段距离,当我想靠近一些给它拍个近照时,这只小松鼠就“嗖”地一下,窜到松树顶上去了。
由于不是节假日,福陵里的游客不太多,这就给了我欣赏探究福陵的好机会。按照清代陵墓的规制,神道中间必须设有一座龙凤门作为阻隔,使人不能面对隆恩殿,即“一眼望不断”,寓意大清江山万世一系。但福陵却没有设立龙凤门,而是依照自然的山势,由低向高修建了一百零八级台阶,一眼望去只见一层层的石阶向上绵延,不见任何建筑。把“一眼望不断”的威严崇高及万世一系的寓意做了最好的诠释。只是为什么把台阶造成108级呢?原来,福陵的主体建筑都在天柱山山顶,而正红门和石像生等都建在前面的平地,两者之间有一个约45度的斜坡相连。陵寝的设计者在这个斜坡上修筑一百零八级台阶,俗称“一百零八磴”。在石阶上下两端修建石桥,称“卧波桥”,又叫神桥,起到排水作用,保护陵寝免受雨水的浸泡。一百零八磴全长约40米,宽7米,原用青砖砌成,后改用条石。两侧砌有扶手墙,高1米,墻顶盖有黄琉璃瓦,凸显皇家的富丽堂皇。至于为什么是一百零八级台阶,有人说是佛家认为世间众生有108种烦恼灾祸,所以这一百零八级台阶象征这一百零八种烦恼与灾祸,踏上一级就消灭一种,全部踏完,即可灾祸烦恼全无,平安康乐,所以在这里用了108级台阶。还有一种说法是与星宿有关,相传天上有三十六个天罡星,还有七十二个地煞星,而这一百零八磴就象征着天罡地煞共为一百零八个星宿,登上一百零八级台阶,就象征着把天罡地煞星踩在脚下,以保福陵平安无事。现在研究认为,这一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对风水学理论的巧妙运用,也成为为数不多的建筑形式。据专家考证,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一百单八磴的建筑形式仅存两例,一处在这里,一处是山西五台山的菩萨顶。
拾阶而上,一阵清风拂来,身旁松涛阵阵,空气清新凉爽,沁人心脾。数完最后一级台阶,眼前豁然开朗,一座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映入限帘.这就是大删偻,又称碑亭,它飞檐斗拱,重檐之上铺设黄琉璃瓦,重檐之间的枋、柱、檩、椽都绘有彩画。四面红墙,每面各Ti单券拱形门,下部是半米高的方形台基。碑亭内正中立有“大清神功圣德碑”,这块石碑通高达6.67米,宽1.8米,厚0.72米。碑的顶部刻有六条出水蛟龙盘踞,气势非凡。碑正面开光处刻有满汉两种文字。面朝碑文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大意是颂扬太祖努尔哈赤开国创业的丰功伟绩,落款是康熙帝。但碑文实际是由内阁翰林撰写,清代书法家顾观庐书写,因康熙帝赏识顾观庐的书法就将书写太祖、太宗神功圣德碑的光荣使命交给他了。这块石碑的碑身重达5;5公斤以上,而且所用石料都来自顺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房山。当时运这些石料,就选在严冬时节,在房山和盛京(沈阳)两地之间每隔数里打上一眼水井,将道路浇成一条冰路。再把石料用青麻层层包裹好涂上水胶,防止在运输途中断裂,最后装在一种特制的“旱船”(木车)上,完全由人力护送在这条冰路上日夜兼程运到这里。有人说为什么不用马啊,牛什么的来拉车,不可以节省一点人力吗?据说当时认为用牲畜运送石碑是对皇陵的亵渎和不敬,所以都要用人力。可见当时做这项工程的不易。我的目光落在驮石碑的赑屃上,它的头部被人们摸得有些发亮,但目光炯炯,左右两个大獠牙向上翘起,紧咬牙关,仿佛使着全身的力气背起这个巨大的石碑。我早就知道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当年皇太极在初建福陵时,沿袭中原的规制为父王立“神功圣德碑”,但由于对汉文化不甚理解,把驮碑的赑屃误雕刻成乌龟。在康熙帝东巡祭祖时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赶紧命人加紧赶制赑屃,并将陪伴了先汗陵寝近六十年的老龟更换掉了。于是,这个被遗弃在西红门外的老龟每天都伸长脖子向东南方向凝望,特别在阴雨天,它还会默默地流眼泪。要看老龟要从正红门出去沿着围墙一直走到西红门的外面,才能见到老龟,于是我决定完整个陵寝再去看望这只有情有义的老龟。
碑亭后面就是隆恩门,门两边都是高大挺立的“站班松”。这里还有供游人休息的木长椅,而这些木长椅也是由枯死的站班松制作而成,它们生死都护卫着王陵,从未离开过。在隆恩门的左右两边是果房、膳房、涤器房、茶房,这些都是供帝王祭拜时放置果品食物器具等物品的场所。
穿过三层歇山式门楼的隆恩门,迎面就是隆恩殿,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都曾在这里祭祖:他们在隆恩殿西南处的焚帛亭前焚化祝板、制帛等祭品,期盼着祖先的护佑,希望大清的江山永存,国泰民安。四周就是由南至隆恩门北至明楼围起的方城。方城四角有小巧精致的角楼,城高5_23米,周长379.47米,全部用青砖砌造。隆恩门和明楼两侧都有“马道”以便上下方城,两边砌有扶手墙。扶手墙的斜线把方城单一的直线划分得更有层次,也增加了两个门楼的稳重感。相传,福陵的方城是盛京城及宫殿的缩影,是都城的象征。努尔哈赤在另一个世界也要像活着时一样,运筹帷幄在为他建造的宫城之中。而隆恩殿就是他在那个世界的殿宇,又称享殿、神殿。不过在现实的世界里,这里是供奉陵主神位和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它坐北朝南面阔3间,是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全长16.5米,宽15.2米。殿内梁架裸露,上面施以彩画,这种作法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彻上明造”,是关外早期建筑特色之一。隆恩殿内供奉着太祖及孝慈高皇后的神牌,还有宝座、供桌、香炉等祭祀用具。隆恩殿下部是一座高1.7米,周长118米的须弥座。须弥座的上下枋、枭及束腰处都刻有蔓草、卷叶花、石榴花等纹饰。四周有1.2米高的护栏,上有栏板、望柱,四角各雕有流水龙头。在雨季时,陵寝也不怕积水,雨水会从龙头里奔涌而出,场景蔚为壮观。台基正中一路斜铺一块巨大的陛石(又名踩石),上面雕有“福山寿海”和“龙凤和欢”图案,寓意帝后和美,福祚绵长。雕工精美,线条流畅,舒展灵动。我想象着当时的帝王将相们抬头见金瓦流光溢彩,低头见石龙盘旋,祭祀大典举行时应是何等的庄严,何等的排场……
老汗王十三盔甲起辽东
斜阳在隆恩殿顶的黄色琉璃瓦上投下斑驳的树影,时光的脚步在慢慢轻移,仿佛诉说着老汗王跌宕起伏的一生——努尔哈赤,女真族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辽东苏子河流域的建州左卫,父亲塔克世时任建州左卫指挥使,母亲名为厄墨气,是阿古都督之女。努尔哈赤的高祖福满和祖父觉昌安都是世袭建州左卫都指挥。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按理说也应该衣食无忧,但努尔哈赤的命运却在他10岁那年发生了改变。这一年,努爾哈赤的母亲病故,继母那拉氏对其刁难虐待,还是少年的努尔哈赤要到山上采一些药材等山货,再拿到市集上去卖来维持生计。稍大一些时,就投靠到李成梁的帐下,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深得李成梁的器重。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误杀。于是努尔哈赤为报杀父之仇,以父辈遗留下的十三副盔甲在辽东浑河支流的苏子河畔起兵,开始了他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并在这一过程中创建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随着其军事、政治、经济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国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称“汗”,建“大全国”(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后又定都沈阳,奠定了清王朝基础。从此,努尔啥赤从明朝的臣属成为与明朝分庭抗礼的地方割据政权的首领。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为报父祖之仇等“七大恨”为口实起兵反明,相继攻取抚顺等地。明朝为镇压努尔哈赤从全国各地调集11万大军,分兵四路围剿建州,努尔哈赤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方针,集中八旗的六万大军打歼灭战。先在萨尔浒歼灭以山海关总兵杜松为首的明军主力——西路军,接着又在尚间崖、斐芬山打败开原总兵马林的北路军,而后又挥师东进全歼辽阳总兵刘铤的东路军。至此,四路明军三路被歼,剩下的南路明军一路闻风而撤。萨尔浒大战历时5天,以后金胜明军败而告终,双方的战略地位在此发生了逆转,萨尔浒大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努尔哈赤不但善于用兵打仗,更是讲究斗争策略,他采用怀柔、联姻等办法与蒙古各部通好,使其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成为努尔啥赤的强大军事力量。在用人上,努尔哈赤绝不拘泥于人才的民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只要是人才都愿意为我所用,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后代范文案、范文程兄弟二人就在他的后金政权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金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余晖落磴道红墙映宝鼎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今辽宁兴城)时,被明军炮火所伤,同年八月十一日,在乘船沿太子河返回沈阳途中,死于离沈阳城东四十里处的瑷鸡堡,享年68岁。八月十二日,葬于沈阳城的西北角,天聪三年(1629年)正式安葬于福陵。努尔哈赤25岁时用兵,58岁建立后金政权称汗,在位11年,戎马一生,拥有后妃16人,16个儿子,8个女儿。
走过明楼座台的洞门,就来到方城与宝域之间的衔接处,这里建成一个弯弯的月牙形状,中国人习惯上把满月比喻团圆、美满之意,而把月牙比喻亏缺、离散之意。人死谓之亏,墓前修月牙城墙,寓意悲伤悼念。月牙城高5.3米,周长75米,城内建有棂星门和石祭台。棂星门又叫二柱门,由两个高约8米的石柱构成,石柱顶部有方形须弥座,石座上有一坐南朝北的“石犰”。此门平时不开,只在皇帝谒陵时开启,是皇帝躬祭和献祭酒举哀的地方。石祭台是一条长条形的石桌案,上枋刻有缠枝莲和宝相花,下枋刻有“佛八宝”和“暗八仙”。石桌上正中摆放着石香炉一只,它的两侧是一对石烛台和一对石香瓶,这五样东西称为“石五供”,象征香火长明。站在月牙城中,空旷寂静,只有北墙正中的彩色琉璃照壁上的枝繁叶茂的牡丹花才给这里带来一点生气。传说这个照壁是福陵地宫的入口,只要用手按对照壁中的机关就可以
开启地宫的大门,地宫什么样子,埋藏着什么宝贝,现在还不知道。
随后,我沿着月牙城的“磴道”来到宝城之上。与宝城中的宝鼎近距离接触,宝鼎就是宝城中高大的圆丘,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的坟冢。它高约6.7米,周长110米,用三合土(沙子、黄土、白灰)混合堆筑。与努尔哈赤葬在一起的就是皇太极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名为孟古姐姐,是女真海西叶赫部落首领杨吉努的女儿。生于1575年,卒于1603年。皇太极继承王位后,“母以子贵”,叶赫那拉氏成为“皇太后”,谥号“孝慈昭宽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如果她地下有知也会为皇太极这个儿子而自豪吧。
匆匆走出福陵,沿着红墙黄瓦,一路攀山而行来到西红门外放置老龟的地方。这里林木葱茸,深秋的风染黄了树叶,一只石雕的老龟仰头望向东南方向,背上已不再有碑,只有一个深深的凹槽,默默地述说着往事…
太阳即将下山,落日的余晖洒在随山势起伏的红墙上,黄色的琉璃闪烁着最后的光芒,就像一代帝王完成了使命终归于沉静。
回望福陵,松涛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