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护理

2017-06-01李杰贾红伟马文海

河北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血栓

李杰 贾红伟 马文海

·护理研究·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护理

李杰 贾红伟 马文海

目的 评估快速康复护理在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1例,其中16例为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组,15例为常规护理组,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快速康复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

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入路;快速康复护理

髋关节疾患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老年人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有增多趋势,活动后疼痛使患者失去劳动能力,浪费大量的家庭和社会资源,通常保守治疗对于晚期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是无效的,其终末期治疗主要是髋关节置换,随着假体材料学的进步和骨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使患者拥有稳定的关节以及较好的活动度,可以解除髋部疼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关节退变性疾病如骨性关节炎、坏死性疾患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通过手术后的畸形矫正,术后功能锻炼和快速康复指导,能有效帮助患者矫正关节畸形,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是临床常用手术入路,但患者常常需要切断外旋肌群暴露髋关节,手术创伤大[1]。近年来临床应用直接前入路(directanteriorapproach,DAA)治疗髋关节病变,手术创伤小,微创入路并且术后康复快[2],通过良好的手术和护理能最大限度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康复护理是目前外科应用广泛的一种有效的医疗服务,可以明显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护理质量[3],我科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三科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31例,其中男30例,女1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6.0±5.4)岁;左髋关节病变21例,右髋关节病变1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双髋关节正侧位片及磁共振检查确诊股骨头坏死,全部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ARCO分期)Ⅳ期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具有明确手术指征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15例,常规护理组)及快速康复护理(16例,快速康复护理组)。快速康复护理组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8.0±2.1)岁;左髋关节病变9例,右髋关节病变7例。常规护理组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7.1±4.8)岁;左髋关节病变7例,右髋关节病变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对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超声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入院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引用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对手术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工作。②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及时递送手术器械。③术后护理:手术后,可给予患者进食流质食物,患者应多食用高纤维、高蛋白质的食物,补充钙元素。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鼓励患者积极下床自主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耐心讲解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注意事项。

1.2.2 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前护理:常规护理组进行骨科疾病的常规护理方法,对入院患者采取传统常规的护理手段,主要为常规护理宣教及针对患者出现病情变化的对症护理以及基础生活护理等,快速康复护理组由护士长牵头,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共同组成快速康复小组,负责向患者讲明手术治疗方法,医护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详细介绍患者所患疾病特点、目前诊断及治疗方法,手术必要性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消除患者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并可在术前晚予以艾司唑仑1mg口服改善患者睡眠,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使疾病得以顺利康复。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关节置换术的耐受性,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2.3 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后护理:患者术后当日除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外,亦应注意患者伤口引流管通畅情况及引流量变化,避免血管损伤后不能及时发现。观察患者肢端感觉变化,如除外麻醉原因后肢体运动感觉障碍要警惕坐骨神经损伤可能,必要时探查。嘱患者积极进行踝关节功能活动并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嘱患者避免极度屈曲外旋位防止关节脱位,此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不同,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避免肢体极度内收内旋可防止关节脱位。协助患者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压疮的发生。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刻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肢体小腿三头肌的主动肌肉泵锻炼,3s/次,100次/d左右,配合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4 100U,1次/d皮下注射预防下肢血栓形成,如术后出现小腿肿胀疼痛,立即报告医生行彩超检查,无血栓形成可继续功能锻炼,有血栓形成配合应用分子肝素钠4 100U,2次/d皮下注射,再次超声检查血栓稳定后可继续锻炼。术后患者常规应用踝关节泵促进消肿及预防血栓形成等护理措施。如术后肢体未出现肿胀、彩色超声未发现肢体血栓性成可助行器保护下下地功能锻炼。因前外侧入路为纯粹肌间隙入路,不切断外旋肌群,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5~7d患者体温及炎性指标正常,切口无感染迹象,患者可自主活动时,即可达出院标准,指导患者出院后患处功能恢复训练。在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充分告知出院注意事项,如加强营养,合理饮食,术后功能锻炼注意事项,避免盘腿及外旋动作防治关节脱位,并出院后积极预防血栓形成及复查需带影像学资料以便对比,在出院后出现全身及局部不适症状随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康复进程。定期作髋关节平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有疼痛、炎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影像学检查注意观察有无骨与假体之间的关系,了解假体骨长入情况,通过功能评分了解功能恢复情况等。指导患者坚持按出院正确康复训练,术后半年内不适合坐低凳等髋关节极度屈曲动作,不做跷“二郎腿”的动作防止关节脱位。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保护髋关节,延长假体使用寿命[4]。注意自身安全,早期助行器保护防摔倒。出院要求患者必须遵照出院医嘱定期来院复查,如出现髋关节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5]

1.3 观察指标 比较常规护理组和快速康复护理组在住院时间、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依据调查表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 快速康复护理组1例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积极抗凝治疗后复查超声血栓消失,常规护理组1例发生伤口浅表感染,经积极抗炎及伤口换药后治愈,发生髋关节脱位1例,患者发生患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3例,无深静脉血栓发生。2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快速康复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快速康复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常规护理组为8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2.3 2组住院时间比较 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是(6.1±1.5)d、常规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9.2±1.9)d,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组短(P<0.05)。

3 讨论

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患终末期的有效治疗方法,直接前入路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直接前入路是利用阔筋膜张肌、股直肌及缝匠肌之间的肌间隙直达髋关节,是一种真正从肌间隙进入的微创入路,有着较好的肌肉保护、不易损伤运动神经、术后康复快等先天优势。因后外侧肌群及关节囊完整,所以后外侧脱位少,术后脱位率低、此入路髋关节置换较后外侧入路康复更快[6]。

快速康复外科的核心为在患者围手术期的各个阶段广泛运用已经实践证实的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是在现代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开展的临床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是现代快速康复外科理论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和麻醉科等学科共同构成多学科合作模式,综合优化临床诊疗措施,尽可能减轻患者创伤应激,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7]。以减少手术患者的术后的并发症和伴随手术产生的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手术后快速康复,改善功能,回归社会。Ibrahim等[8]的研究显示快速康复理论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具有很强的临床效果及临床可行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临床效果。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能显著缩短手术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花费,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率及病死率。作为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三驾马车之一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更快的康复,更小的应激,更好的内环境稳态,更微创的外科手术和护理事业的更好发展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核心和追求[8]。

本研究发现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后,快速康复护理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上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尤其在关节脱位、感染及下肢血栓形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早期下床活动,尽早恢复关节功能。患者在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后满意度显著提高,快速康复护理组无不满意患者,充分说明了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后能快速缓解疼痛,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从而使患者功能改善,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医患和谐,通过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对比,我们发现快速康复护理具有以下优势: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方位干预,可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及并发症,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将医护与康复融为一体,提高骨科术后患者的康复效率,提高护理效果[9]。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时要充分领会快速康复治疗和护理重要性,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髋关节置换治疗要有充分认识,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患者得以顺利康复,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了医生患者、患者护士之间信任,配合更加和谐。快速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疾患围手术期中进行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对于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功能,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是预防假体脱出等并发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确保手术完全成功的关键,我们认为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改善患者的治疗信心[10-12]。

1 马娥,杨明莹,敖丽娟,等.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研究进展.当代护士,2016,10:16-18.

2 Barrett WP,Turner SE,Leopold JP.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direct anterior vs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Arthroplasty,2013,28:1634-1638.

3 柳倩.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使用体会.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213-1214.

4 范丽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河北医药,2012,35:152-153.

5 王文阁,李莉芬,李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河北医药,2011,33:3837.

6 吕杰,陈金伟,马金忠.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国际骨科学杂志,2014,35:94-96.

7 王芹,杨旭,王元钊,等.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5,37:451-453.

8 Ibrahim MSI,Khan MA,Nizam I,et al.Peri-operative interventions producing better functional outcomes and enhanced recovery following total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an evidence-based review.BMC Med,2013,13;11:37.

9 徐晓洁.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2:108.

10 闫金鑫.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河北医药,2015,37:2236.

11 李洪娥.快速康复外科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2,34:29-30.

12 李妮.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3,35:1475-1476.

10.3969/j.issn.1002-7386.2017.10.045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

R

A

1002-7386(2017)10-1589-03

2016-11-17)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血栓
髋关节活动范围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