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动手操作 优化数学教学

2017-06-01江苏省南通海门市汤家小学蒋燕丹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4期
关键词:苏教版动手图形

江苏省南通海门市汤家小学 蒋燕丹

加强动手操作 优化数学教学

江苏省南通海门市汤家小学 蒋燕丹

数学作为一门定义完善的实用性学科,来源于实践的同时,也服务于实践。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在理论知识理解教学的同时,也要优化数学教学,从学生动手操作出发,手脑并用,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对于数学的动手操作学习在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的实际作用,现结合苏教版小学4~6年级数学课本进行如下讨论:

一、解题策略在操作实践中领悟

在数学学习理解过程中,我们不难遇到一些现阶段数学学习能力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与其死磕钻牛角尖,不如转换思路,通过操作实践动手动脑来寻找解题策略,轻松解决难题。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章节的习题中: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把图形剪下来折一折。

这类明确的动手类题目已经给出了解决题目的简易方法,开拓了学生的动手解题思维与策略,具有积极的锻炼意义。这一极其简易的动手方法打开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同时对接下来的题型也有化繁为简的作用。如课后习题中:把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相应的展开图连一连。

在上一题的动手能力培养后,这一题目教师就可以采用学生讨论解题策略的方法,分组进行图形模拟裁剪,从而进行结论交换与总结图形展开图这类题目的解题规律。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让学生锻炼了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增强动手实践与数学相结合的技巧,一举多得。

二、教学难点在操作实践中突破

操作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使用中,不仅在知识拓宽方面要进行锻炼,课本教材的一些教学难点也需要在操作实践中得到突破与提高。

例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对于多边形面积的研究中,老师以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把多边形面积问题阐明清楚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在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平面图形分解转换的情况下,对于不规则平面图形拆分显得极其困难。因此,动手操作实践在这一章的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下面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

这一教学问题虽然在课本图例中给出了极为详细的思考与解题方法,但是相较于依照课本思维进行教学模型构思,不如将解题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这几个对照组图形裁剪下来进行图形分割,从而进行面积对比对照,动手实践后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与课本的面积计算思维模式相互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思维漏洞,从更深层次地角度分析出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这种动手实践与标准方法之间的思维碰撞,在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也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构建了一题多解的思维,并在学生与教师间产生了互动,对今后数学章节的研究与惯性数学思维构建具有深远意义。

三、探索乐趣在操作实践中孕育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发现数学的原理,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教育始终是模板教学,要在这种死板的教学理念中寻找生机,就需要动手操作实践的辅佐作用。

发掘死板课本教材中的闪光点,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探索乐趣,对于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书本的厚度不能决定教师思维的厚度,因此许多课后习题都能成为教师打开学生数学思维大门的钥匙。例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课后习题中有一个趣味问题: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长12厘米,宽7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变了没有?面积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学生仅仅通过长度的简单测量以及所占方格的绘画就能轻易做出解答,然而也正是这一简单几何问题的思维闪光点所在,学生如果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开动脑筋,手脑并用,将这个数学模型实体化,并且进行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间的转化,就能够提前探索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间的简单面积关系,为随后的规则多边形面积计算打下夯实的思维基础。

在单纯的动手操作问题上进行拓宽,同样也是探索乐趣的一种培养模式,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就提出来简单的量角器测量问题: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这一问题相较于上一图形变换求面积差异的例子不同,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学工具使用的锻炼试题而已,然而,这一题目的探索内容却丝毫不低于前者,在教师领导下,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简单动手操作的同时,也能发现这些角度差异在图形中的实际意义,此时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对这些角度问题进行拓展教学,诱导学生对更多正多边形平面图形的角度提出问题。这种探索式趣味学习,对于随后的三角形内角和,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度数计算的规律特征难题都有极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巧用操作实践开拓思维,探索数学的奥妙与乐趣,不仅仅是解决小学数学难题,把握更方便的解题技巧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在为今后的数学探索打基础,对于提高初、高中的学生自学能力以及深层次奥数问题的探究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帮助作用。

四、数学之美在操作实践中实现

数学往往与哲学、逻辑、美学挂钩,而对于数学几何学的存在,美学对于数学的影响显得极为深远,图形之美、变化之美、构图之美不仅仅只存在于课本浅显的知识中,数学时常要与生活挂钩,这样才能真正发现数学之美。

在苏教版小学4~6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许多的几何图形问题,然而课本上的图形却显得极其刻板与重复,这样,图形问题就很难像数列、计算问题一样与生活相互紧密联系。因此,对于图形的认识我们就要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发现各式各样的图形问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这章中就曾提到过一个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问题: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桶,上面没有盖,高6分米,底面半径是1.8分米。做这个水桶大约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这种问题通常需要作图来完成,作为教师,不妨放弃叫学生去构建空间立体图形的方法,反而返璞归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这一水桶,并对其立体图形进行平面的绘画。这样的动手能力的训练,在于通过学生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理解进行数学之美、图形之美的探索,激发对生活中物体的图形之美的分析与平面转换。这样的活动,在增加学生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培养探索意识,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

动手操作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动手操作却很难在紧凑的课堂安排中实现。因此,需要教师本身把握好操作实践与数学理论教学间的关系,在概念展示、习题问答的同时对操作能力进行适当锻炼,从而优化数学教学质量。

book=81,ebook=83

猜你喜欢

苏教版动手图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动手演示找错因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