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党员就没有好村庄
2017-06-01曾志华
◎曾志华
没有好党员就没有好村庄
◎曾志华
问题:党员家族化成为农村发展“绊脚石”
担任村干部多年,我发现,党员好不好,关系到村庄好不好,没有好党员,就没有好村庄,很多村子发展不见起色、各项工作陷入困境,与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有很大的关系,而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又与党员家族化问题密不可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年来,有些村新发展的党员,大多是村干部的亲属,村里召开党员会,就成了村干部们的“家庭议事会”。村里大小事情,说是召开全体党员会进行表决,但其实还是村干部及其亲属说了算。群众对此意见较大,这不仅成为诱发基层组织信访的“导火线”,更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建议:做到管理上的“一二三”
老话说“重病要用猛药”,对于一些家族化严重的村,不破不立,只有刮骨疗毒,才能重新焕发生机。溪头虽然没有党员家族化问题,但我们也在尽力做好规避工作。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到管理上的“一二三”。
名片:
曾志华,197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先后担任丽水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村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9年来,他从一位农村工作的新手,成长为有理念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在曾志华带领下,溪头村先后荣膺2013年浙江最美村庄、2014年度住建部人居环境范例奖和2015年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
(一)把好“一个源头”
严把源头关,实行入党积极分子乡镇党委预审制。一是村主职干部在任期间,一般不得发展其亲属入党。二是如有亲属确需发展的,支部负责人必须主动向组织说明并进行回避,不得做入党介绍人,不得利用职权和工作关系影响党员发展过程,乡镇党委要实行包括考察、备案和审批三个方面的工作干预,对不具备入党条件的,坚决取消其入党资格。
(二)实施“两种监督”
探索建立党员发展计划双公示制度。一方面,村党支部要对全年党员发展名额、何时召开党员发展会议、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等在村务公开栏向广大党员群众公示,把发展党员的监督权交给广大党员群众;另一方面,将全年党员发展名额、拟发展对象在全乡镇范围内以党务公开栏的方式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使发展党员工作由党内封闭式转变为扩大社会监督的开放式,保证发展党员工作透明、公开、公平、公正。
(三)建立“三项制度”
建立双申请和两票推荐制度。一是实行双申请。入党申请人要向村党支部和乡镇党委分别提交入党申请书,确保入党申请书人为“被遗失”;二是实行两票推荐制。先由村民代表对申请人投推荐票,党员再根据村民代表推荐后确定的名单投同意、不同意票。投票时,实到会人数要超过应到人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不参加会议的,不能委托他人投票推荐,投票结果当场公布,杜绝发展党员暗箱操作的行为。
建议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制定出台限制农村党员“家族化”的具体政策规定。乡镇党委要加大对发展党员“家族化”问题的监督管理,对那些家族利益当先、私心严重、不称职、党性差、群众意见大的党员,特别是农村党支部书记,坚决予以调整,甚至可以考虑乡镇党委直接任命党支部书记或直接发展优秀人才为党员。
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发展、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就追究哪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
体会:历史不能没有你
入党难,在许多地方真不是一句玩笑话,特别是有能力一点的人,更是难上加难。难到什么程度,就是入党理由都不敢说自己是想为村里做事,而是说想让自己找工作方便点、让老板信任之类的话,就是怕被人为设置障碍,最后被“暗箱操作”掉了。根源在哪里,就是因为有的村党组织负责人怀有私心杂念,怕“培养了好苗子,丢掉了印把子”。
但是,在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改变欠发达面貌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需要广大村党支部敢于深挖毒瘤,破茧成蝶。
我们庆幸,我们村还没有出现这种现象。溪头村离龙泉市区62公里,全村共278户994人,凭借着中国竹建筑创意园和7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泉窑的稀缺文化资源,近年来,我们村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浙江省最美村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旅游景区、生产性保护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等诸多荣誉。
溪头村这几年取得的收获,依靠的是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全民参与、全力支持,但毫无疑问溪头村55名党员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为党支部凝聚力强、党员战斗力强,村里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总是比一般村子要顺利。
当前,我们正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定位、去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努力打造一支“溪头铁军”,当然也让铁军们有自豪感、归属感。我们在村里最显眼的位置竖起了刻着“党旗在溪头高高飘扬”九个大字的党旗石,不断深挖党员好故事,还计划建立村史馆,设立“历史不能没有你”栏目,将每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对村庄所做的贡献编成档案,让每一名为村庄做出贡献的党员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在返乡创业的年轻党员心中形成一种共鸣——家乡不会忘记为它付出过的人。
一支铁军不仅要敢打硬战,更要能打胜战!在农村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相信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破除难题,打造一支既能“做好”村庄、更能“卖好”村庄的溪头铁军。我更希望,在浙江省的农村,有更多的优秀青年、乡土人才、有志之士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干,让浙江的农村成为中国甚至全球人人羡慕的美丽富裕宜居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