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三问:玉米赔钱改种什么?怎么干才能见效益?如何让补贴更明白?
2017-06-01杨勇
杨勇
春耕三问:玉米赔钱改种什么?怎么干才能见效益?如何让补贴更明白?
杨勇
“三斤苞米只能换一瓶矿泉水,你说这地还咋种?”2016年是我国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补贴”新机制的第一年,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阵痛——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新型经营主体大面积亏损。作为我国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食品种之一,玉米调结构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日前,记者赶赴黑龙江省春耕生产一线,走访农民、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倾听他们的心语,尝试剖析玉米调结构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下一步稻谷、小麦市场化收购改革提供借鉴。
一问品种玉米赔钱改种什么
“今年我们公司玉米种子的销售量下降了90%以上!”黑龙江省海伦市北海农业服务公司负责人许海平说。在海伦市郊的农资一条街,记者看到市场里冷冷清清,前来买种子和化肥的农民还没有店员多,一些农资经销商在店门口悠闲地晒太阳。“今年和往年不一样,种玉米的都往大豆和杂粮转,而大豆的用肥量只有玉米的1/3,所以化肥的销售节奏也放缓了”,黑龙江百花肥业的负责人赵玉森告诉记者。
玉米种子滞销源于种植连年亏损。“我种籽粒玉米都是有订单的,合作的饲料公司以高于市场价0.1元/kg收购,2015年、2016年都种了180 hm2,但今年一点也不想种了,太伤心”,哈尔滨市双城区幸福乡大宏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莫长宏一边说一边摇头。2015年因为旱情影响,他种的籽粒玉米产量只有700 kg/667 m2,2016年风调雨顺,产量达到800 kg/667 m2,但价格却从1.6元/kg暴跌到0.9元/kg,平均亏损也从230元/667m2扩大到380元/667 m2。
2017年合作社的800 hm2耕地上,糯高粱和青贮玉米的种植计划占了大头,分别达到200 hm2和267 hm2,其余则是白萝卜、土豆、大蒜、香瓜、西瓜和鲜食玉米。“糯高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劲酒集团的订单,酿酒专用品种,保底收购价1.8元/kg,产量能达到500~700 kg/667 m2,集团还垫款300万元帮我建了烘干塔。虽然今年青贮玉米的收购价降低了50元/t,但平均利润仍有400元/667 m2左右”,莫长宏说。
“我们正大力推进减玉米、增蔬菜、增水稻、增杂粮、增饲草的‘一减四增’结构调整”,双城区农业局局长李广贤告诉记者。2017年双城全区计划再调减玉米1.8万hm2,新增水稻0.073万hm2,增大豆0.067万hm2,增甜糯玉米0.13万hm2,增杂粮0.067万hm2,增马铃薯0.1万hm2,增两瓜0.2万hm2,增花生0.5万hm2,增蔬菜0.067万hm2。“蔬菜是双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2017年将从打造标准化基地建设入手,围绕双城交通最便捷、蔬菜发展基础最好的102国道及同心、西官等乡镇建设‘百里蔬菜产业带’,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李广贤说。
与双城区相比,地处第四、第五积温带的北安市,种粮大户们调结构的余地则要小得多。“今年我退出了333.3 hm2地,籽粒玉米还剩下533.3 hm2,大豆增加到0.067万hm2,合同签5年的地不好退啊,农户不同意,现在就是力挺啊,快挺不住了……”北安市石泉镇通河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厚继有在微信中对记者说。黑龙江第四、第五积温带最适合种植大豆,但过去因为玉米临储政策驱动,种粮大户为追求单产改种玉米。因为积温不足,该区域产出的玉米质量相对较差,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受到的影响最大。加之不少种粮大户由于和农户签订了5年甚至更长期的土地流转合同,租金降不下来,经营因此陷入了困难,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的事情开始蔓延。
二问经营怎么干才能见效益
“脑袋要转得快,步子要跟得上,紧跟市场需求经营才能增产又增收”,海伦市东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学臣说。2017年年初,海伦市前进乡东兴村和周边不少原来种玉米的农户陆续把近1 066.7 hm2地转给了合作社,社里的地一下增加到了3 106.7 hm2,种什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380户入社村民选出了35个代表,通过举手投票、集体决策,大家决定2017年跟着市场走,3106.7 hm2地全部种植市场有缺口的专用大豆、鲜食玉米和杂粮等作物。
“过去卖粮靠政府,现在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了,必须靠自己找市场。”合作社经理李海贵告诉记者,为了找到种植订单,既是东兴村村书记又是合作社负责人的刘春生年没过完就跑到安徽,几经努力与当地青松集团签订了1 000 hm2发豆芽专用的小粒黄豆种植订单。“今年我们全部是面向市场、订单种植,866.7 hm2的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是为海伦当地生产速溶豆粉的龙头企业龙海食品公司种的,600 hm2的杂粮面向南方超市采取小包装销售,今年合作社经营收入预计能达到4 000多万元,比去年增收1 000多万元”,孙学臣说。
如果说东兴合作社经营的秘诀是“市场”,那新北香黏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秘诀还要加上“融资”和“加工”两个词。“鲜食玉米加工后必须低温储藏,过去冷库仓储不足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2017年在省、市两级政府和担保公司的支持下,我们向龙江银行贷款1.11亿元,准备兴建容量3万t的冷藏库和速冻库,将合作社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从333.3 hm2扩大到5 333.3 hm2”,海伦市新北香黏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中军告诉记者。贷款建冷库的同时,合作社还将利用自有资金上马3条玉米速冻生产线。
“从333.3 hm2到5 333.3 hm2,这个步子迈得太大了吧?怎么销售出去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曹中军解释说:“5 333.3 hm2鲜食玉米去皮后产量是8.4万t,其中面向批发市场鲜销3万t,我们和北京新发地市场达成了战略合作,他们选品种,我们负责种,到时候鲜玉米棒直接进北京菜篮子工程;真空保鲜包装约1万t,这个不用冷库,直接常温储藏;蒸煮、速冻的甜玉米棒和玉米粒约4万t。目前市场行情很好,去年的库存春节前已经销完,今年的订单也基本定下来了。”
“贷款1.11亿元,5年还清,每年要还2 000多万元,压力大不大?”“我们现在有133.3 hm2鲜食黏玉米通过了有机认证,每667 m2地出3 000穗,共600万穗,加工成本每穗1.5元,加上包装营销费用,总成本是2元,出厂价是5元,一穗有机黏玉米纯利润能达到3元。600万穗,就是1 800万元利润,光这一块就还得差不多了”,曹中军自信地回应道。
记者了解到,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达1 100万t,相对于年产量5 000万t玉米的黑龙江省来说,转化能力严重不足。为种粮大户、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解决资金和设施不足的问题,以他们为支撑,延伸产业链、发展加工业,对推进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问政策如何让补贴更明白
“去年的补贴都到折上了,玉米生产者补贴是153.92元/667 m2……”“我去年把玉米全换成了大豆,拿到的米改豆补贴是150元/667 m2……”“现在农业不好干,补贴钱虽然数目不大,但感觉国家还惦记咱农民……”问起去年的种粮补贴,不论是普通农户还是种粮大户都比较高兴。但谈到2017年的补贴政策,大部分人都是一头雾水,“去年有的补贴,今年还有没有?”“补贴金额是不是还同去年一样多?”“同样名目的补贴,各省区的标准为什么不一样?”记者调研中发现,玉米调结构虽然已经进入第二年,但政策信号仍然存在释放慢的现象。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了解到,2016年国家分两批拨款148亿给黑龙江用于玉米生产者补贴。按政策,省里可以留10%统筹,用于其他专项的支持。但是省里考虑到黑龙江老百姓的增收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把这10%全部拿出来,直接补贴给了老百姓,平均下来是153.92元/667 m2。
补贴资金下来之后,省里以最快的速度下发下去。后期省领导还多次专题研究玉米收储,研究如何促进玉米外销和省内加工转化。黑龙江有一个特殊情况:冬季粮食和煤炭都要外运,都是大宗产品,所以铁路压力特别大。2016年省领导亲自出面和铁道部沟通,增加车皮、保证运力。省内的加工企业、粮食收购企业专门成立了一个主要用于粮食收购的基金,针对“有钱收粮、有车运粮、有人买粮”这几个关键环节,在关键时点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拿出了多个预案。省农委、省粮食局组成了专门队伍派到各地市,帮助粮食收购,特别是指导农户科学储粮。最终,黑龙江全省玉米销售量达到应销量的74%左右。
相关农业专家告诉记者,2016年国内玉米结构调整虽取得成效,消费需求也有所恢复,但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库存压力依然巨大。目前,临储玉米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玉米质量问题较为突出,黄曲霉素超标、超期存储、混种混收混储等使玉米品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优质饲用玉米供应偏紧,成为玉米及替代品大量进口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玉米传统生产方式粗放,对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大,牺牲合理的轮作方式,不利于生态多样性和地力养护。
未来,应坚持市场导向调整玉米生产结构,扩大粮改饲试点规模,扩大粮豆轮作补贴实行范围,推进玉米生产方式转变,提高水肥、农药利用率,统筹考虑玉米大豆比价关系,完善补贴机制,保障农民收入不因价格下跌而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