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意向与政策调研
——基于厦门市集美区待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入户调查
2017-06-01钟志隆
钟志隆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意向与政策调研
——基于厦门市集美区待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入户调查
钟志隆
通过对特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社会单位仍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层次的待就业劳动者实施招工信息、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善加运用社保补贴、工资性就业补助等政策工具,是有效破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道。
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跨岛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集美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岗就业,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也成为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关键。为此,我们在2014年组织开展全区居民就业基础数据大调查并建立了动态管理的数据库。现根据2016年末相关数据材料,对集美区农民转移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方向。
一、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2016年末,全区农村有21个村民委员会、17个村改居社区居民委员会、两个农场辖村,共有16~60周岁农村劳动年龄人口83303个。其中,已就业创业人口52525个,占63.05%;农村富余劳动力24790个(其中失业人口13911个),占29.76%;其他在校生或服役人口5988个,占7.19%。可见,本区农村劳动力整体转移就业率不太高。
已就业创业农村人口中,在单位就业38458人,占73.22%;从事个体工商户5008人,占9.54%;灵活就业2678人,占5.10%;创业和自主就业1125人,占2.14%。可见,机关企事业单位仍是本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
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有就业意愿的人口(以下简称待就业农村劳动力)12329人,占49.73%。其中,失业人口有再就业意愿者8625人,占到失业人口的62%;而从未就业人口有就业意愿者3704人,仅占从未就业人口的34%。表明有过就业经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意愿普遍较高。
待就业农村劳动力占本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14.8%。其中,各村委会待就业农村劳动力7417人,占各村总劳力的17.46%,占各村富余劳动力的55.6%;而各村改居社区待就业劳动力4912人,仅占各村改居总劳动力数的12.03%,仅占村改居富余劳动力的45.5%。表明村改居社区失业率较低,但村改居富余劳动力就业意愿也较低。
二、待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年龄与学历
本区男性待就业农村劳动力有6679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男性的46.87%;女性待就业农村劳动力有5650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女性的53.63%。可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女性的就业意愿较高,也反映女性比较有家庭责任感。
本区待就业农村劳动力中,16~25周岁的有1009人,占8.18%;26~35周岁的有5015人,占40.68%;36~45周岁的有3068人,占24.88%;46~60周岁的有3237人,占26.26%。可见,45周岁以下青年仍是待业主体,占到76.74%。
本区待就业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有7919人,占64.23%;高中(中职、中专)的有2553人,占20.71%;大专及以上的有1857人,占15.06%。可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仍占待就业农村劳动力较大比重;同时,应注意到农村待就业高校毕业生已是个不小的就业困难群体。
对本区待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学历与年龄交叉分析表明,初中及以下学历层次36岁以上的5256人,占66.37%;而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35岁以下的1620人,占87.23%。可见,年龄大的多兼学历低,年纪轻的多具高学历。
三、待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择业意向分析
对本区待就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择业意向调查结果,选择到内外资企业应聘的4940人,占40.07%;选择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应聘的646人,占5.24%;选择开店等个体工商户的2199人,占17.84%;选择创办企业的309人,占2.51%;选择自谋职业的1559人,占12.64%;选择从事种养业的1376人,占11.16%;选择其它(含未选择)的1300人,占10.54%。
(一)不同年龄层待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择业意向:
?
1.16~25岁选择企业上班的最多,其次是自谋职业和开店等个体户,最后才选种养业、创办企业。可见农村小年轻多喜欢自由自在的职业,不喜欢农业,而创办企业排在末位则因一方面自感缺乏经验,另一方面也缺创业资金。
2.26~35岁和36~45岁择业方向基本一致,选择企业上班仍是多数,其次是个体户、自谋职业。另外,各年龄层选择创办企业比例最高的是26~35岁,因为这一群体正处于人生最富有创业激情和创意的阶段。
3.46~60岁的就业选择依次是种养业、企业上班、个体户、自谋职业、创办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多数缺乏知识与技能,这一年龄层中有很多人仍是选择从事种养业,或者企事业单位的保安、保洁、保绿等辅助性工作。
(二)不同学历层次待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择业意向:
?
除了应聘内外资企业都是首选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多还选择干个体户、种养业或自谋职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多还选择到机关事业单位上班、自谋职业或干个体户;高中层次的多还选择干个体户、自谋职业。
(三)不同性别待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择业意向:
?
除了选择干个体户的比例男女基本相同之外,选择到内外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比例女性比男性高,反映女性求稳心态;而选择种养业、创办企业的比例男性比女性高,也与男性比较有体力或较敢冒险的性别特征相吻合。
四、待就业农村劳动力需要的政策扶持
在待就业农村劳动力最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政策扶持方面,共收到5584份答卷。按数量排列依次为:社保医保补助1617人、招工信息与就业服务1119人、生活费用补助1076人、提高薪资待遇881人、提供劳动技能培训520人、提供创业贴息贷款371人。与待就业农村劳动力年龄、学历、性别的择业意向相关联,不同年龄、学历和性别对政策扶持的期待也略有不同。
(一)不同年龄层次对政策扶持的期待
问卷显示:16~25岁最希望的是招工信息就业服务、提高薪资待遇,26~35岁最关心社保医保补助、招工信息就业服务,36岁以上最关心社保医保补助、生活费用补助。
(二)不同学历层次对政策扶持的期待
问卷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最关心招工信息就业服务、提高薪资待遇,高中(中职、中专)文化的最关心社保医保补助、招工信息就业服务,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最关心社保医保补助、生活费用补助。
(三)不同性别对政策扶持的期待
问卷显示:男性最关心社保医保补助、生活费用补助,而女性最关心社保医保补助、招工信息就业服务。细微的差别表明,女性更多愿意通过打工获得生活来源。
五、几点讨论
(一)要把有过转移就业经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帮扶作为工作重点。针对这部分群体再就业意愿普遍较高,且多有数年社保积累,可考虑采取补助最长5年的社保缴费(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即参加企业工作给予个人缴费部分、灵活就业给予单位缴费部分的财政补助。
(二)要把农村待业高校毕业生作为转移就业帮扶的重点群体。针对这部分群体更多选择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上班,以及对招聘信息服务、提高薪酬待遇的政策期望,可加大对其推送岗位招聘信息的服务频率,全面纳入企业岗位工资性就业补助(不受是否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的限制)。
(三)要把农村壮年待业人群纳入特殊帮扶群体。针对其多数仍选择农业或企业的就业意向,以及最关心社保补助、生活补助政策,基层人社和农工部门应加强培训协作,把参加农业培训纳入享受职业培训生活补贴范围,把以农业为职业的登记就业人员纳入自由职业者并可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补助。
(四)要把农村妇女作为推荐就业的重要对象。针对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较高、最关心社保医保补助等政策以及厦门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与职工养老保险对接机制有利于农村妇女的实际情况,应通过加大公益性就业岗位倾斜、职业技能培训、开设“社区工坊”等渠道,大力鼓励农村妇女到企事业单位就业或灵活就业,充分发挥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农民转移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