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及突破路径探析
2023-10-21杨元凤
杨元凤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种养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统称,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种养业作为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一大载体,也是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通过种养业可以收获到粮棉油糖茶果蔬肉蛋等农产品,并且这些农产品在营养、经济和安全方面都有足够的保证。种养业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和废弃物,这些会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必须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处理。要实现乡村振兴,种养业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更是欠发达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的分析,提出了种养业突破现有瓶颈的有效路径。
1 种养业现代化的内外驱动力
1)要促进种养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有内部和外部双向的驱动力。按照突变理论的内容,一个相对平衡的小型生态系统,如果受到了外界的影响,或者系统内部因为之前积累的问题,将原本的平衡打破了,这个系统的结构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新的平衡[1]。而在种养业,内部驱动力是产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所带来的一种内部动力。而外部驱动力则是信息时代国际农产品的贸易环境所形成的外界压力。种养业在国家政策和宏观战略的规制之下,农产品的产销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供给端遭遇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种养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节奏,并根据市场的结构、规模等维度实现有效的供应,这就必须做到有效运用整个农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固定资产配置、资金等要素。种养业的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这就需要种养业的生产与经营过程当中,不仅要重视原材料的质量,还要重视产品制造的质量,实现从产品数量到产品质量的转变。在进行种养业活动当中,做到由生产数量发展为生产质量。此外,在进行种养业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置之不理。要明白整体发展的道理,将综合效益定为产业追求的目标。
2)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之下,生产者生产出来什么,就会立刻被消费者消费掉,这样的消费方式只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也就是刚需,属于被动消费。不过随着微观市场消费越加多元化,终极的价值驱动也在不断地改变。而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已经不再只满足于数量的供给需求,供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就导致人们消费的偏好越来越多元化,正所谓“众口难调”,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身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有不同口味的人,对于食材的喜好都有区别,所以要实现终极的交易价值,并以此为导向,开发出更多农产品的品种,布局农产品市场,根据食材选择自己口味和形态方面的偏好,直接让终端消费市场区隔化。因为这个原因,要形成“用出口撬动入口”的大格局,就必须以实现终极交易价值为导向来开发、布局和生产农产品。
3)如今的种养业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本的生产力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而在劳动工具方面,各种工具在材质和设计方面都进行了多次优化,并且增加了许多专业性的劳动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单一劳动的效率[2]。正是因为基础方面的提升,也让如今的种养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在物质资源越发丰富的今天,原本供不应求的市场也早已经趋于饱和,原本巨大的市场价值空间也已经压缩到即将消失的程度。而随着种养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本需要许多劳动者参与的农作,如今只需要一两个人即可,而且机械化的劳作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相当于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种养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资料的不断堆积,需要的管理精度和技术要求会提高很多,这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规模化的种植养殖,会催动种养业在信息要素、科技要素、金融要素甚至人才要素等方面都努力地进行变革,彻底改变现有的生产力结构,这样一定能够引发一场全新的生产关系变革。
2 种养业价值模式转变的表现
在内外两股驱动力的作用下,种养业的价值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了交易消费模式。首先,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是非常小的,毕竟生产地和消费地几乎都是处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当中。这就使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农产品种植养殖地的具体环境以及具体的种植养殖工艺[3],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很容易辨认出来的。随着市场空间一步步扩大,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会追求生产的效率,但实际趋利的天性,会促使专业化分工的出现,从而将生产链条分割开来。而城乡的二元分化,又会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物理距离,消费者建立的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信用体系也需要进行重构。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横空出世,也会彻底地转变农产品的交易和消费的模式。所以,由信息化、物联网和互联网组成的产业链,在各个环节的主体当中都是彼此衔接和匹配起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当前的农产品交易和消费的模式。2)改变了技术创新模式。种养业的生产主体能够将主体的创新成果进行转化,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新产品,被引入到社会上以后,大多可以为用户所认可。当实施了专业化分工后,传统企业所采用的新产品往往更倾向于以生产环节关键点的引入消化吸收再创造和原始创新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形式为核心。但现在,由于企业对消费人群实现了分化,虽然可以让消费更加多元化,但也导致了技术创新的成果在将转化生产所产出的农产品推广到终端的消费市场当中之后,却无法实现它原本的交易价值,要转变当前的技术创新模式,还要先以市场细分的需求为导向,从而进行精准的技术创新,这也是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3)转变了组织运作模式。一开始,这些产业链上面的各个主体环节都只需要将自己的专业化工作做好,而不需要去过多地理会上下游环节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毕竟这些方面并不是特别需要进行创新[4]。要以标准化建立出来的各个主体间的衔接配合与合作为依据,就必须重新建立种养业环节主体间的委托与经营的联系,由此形成完整的主体管理结构、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这三大板块。因此,采用整个产业链间协调的方法,可以使信息全面地显示出来,同时形成对称,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到种养业中,促使种养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而通过吸引金融资本,可以同时吸引许多人才,从而在这些人才的共同努力下,提升种养业的科技含量,并让种养业的成果更好地和国家政策进行对接,这样才能切实地促进种养业的升级和转型。
3 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3.1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虽然我国种养业现代化发展比较顺利,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我国种养业现代化发展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我国种养业的每一个产业链都存在比较大的波动,加上各种机制的区别,导致我国种养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且不容易规避风险。产业链的波动也会让经营主体承受较大的风险压力,最终影响到农产品的竞争力,所以要想办法杜绝这种波动。而由于我国种养业在生产服务体系方面还不够成熟,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这种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我国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而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他们想要进步却非常困难了。对此,我国种养业现代化发展应该继续保持原有的势头,对于其中的瓶颈问题,要通过仔细排查来进行解决。比如,目前我国的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的规模化程度并不高,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到处都建有大型的农场,这也是国情和民情影响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明确中国特色,发达国家的种养业发展过程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照抄作业”。
3.2 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种养业现代化发展,在遭遇到发展瓶颈之后,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停滞阶段,必须尽快突破瓶颈,才能继续对发达国家形成追赶之势。在种养业全链条产业链的衔接、匹配和协同等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利益链接机制,这又要依托信息的完整性和对称性[5]。种养业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遇到这么多问题,也跟种养业发展初期在信息完整性、对称性和及时性这三个方面有所欠缺有关,这也是种养业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在找到问题所在之后,就可以以此为突破点,找到一条能够让种养业现代化顺利发展的突破路径。
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当中,国外运用的是整个链条体系紧密协作的方式,和我国杂乱无章的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我国农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
4 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路径
4.1 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点
1)种养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和标准化的农业机械匹配,以技术为中心来打造创新的系统[6],实现跨环节全链条的多个主体协同融合发展的目的,这是我国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点。2)基于信息化的全链条主体间的网络化交互衔接,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信息化平台,彻底改变原有产业链上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分配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无效成本,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这也是种养业发展瓶颈的一个突破点。3)围绕种养业的规模经济和生产服务的范围经济,来匹配农资、农艺,还要以机械自动化来提升种植养殖的技术集成能力[7],这能让创新的成果得到更好转化。农业投入和各种技术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瓶颈的一个突破点。
4.2 种养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
找到了突破点之后,以这三个突破点为中心,就能找到具体的发展路径,包括以下这四种:1)种植养殖经营单元规模化的路径[8]。当前的土地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土地制度的限制,单元经营的规模就不会特别大,在管理时,可以采用托管、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来扩大种养规模,以此来提升我国种养业的竞争力。2)种养业生产和服务的对象要走规模化路径。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势头极强,而由于目前从事种养业的人普遍是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他们对于土地都有一种深沉的感情,所以对于这群人来说,不适合规模化的种植和养殖。3)地方资源赋予的优特化发展路径。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古以来都有“中央之国”的美誉[9]。但我国有许多地方因为地缘地貌和气候风土等各种不同的原因,经济水平还比较低,这些地方往往有一些优质特色的作物品种或者畜禽品种。要开发这些地方的特色资源,就必须对这些地方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并就这些地方的特色作物品种或者畜禽品种,开发并推广有地方特色的种植和养殖的品种,从而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4)种植和养殖功能相融合的发展路径[10]。在种养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确保种养的产物有较高的质量。当然,对于种养业的废弃物和副产品,能够进行资源回收利用的就要回收利用,无法回收的就要及时处理掉,以免影响生态环境。实行“种养合一”,形成种养循环,并将一二三产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产销一体”的大格局。
5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养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面对种养业现代化发展中遭遇的瓶颈,要找到突破点,再“以点破面”,直接从中开辟出突破瓶颈的路径。通过规模化养殖和范围化服务的方式,来提升我国种养业的竞争力,并且还要以地方的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甚至环境资源等来促进种养业现代化发展,进而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当中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