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7-05-31刘涛
刘涛
[摘要]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知识结构、教材的组织结构以及知识的跳跃性等。教师应注重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设法在不同知识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5001
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不同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逻辑性,再加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一、沟通前后知识的结构化联系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跳跃性等特点,且数学知识多通过教材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所以教师应设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在充分研读教材和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处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认识小数”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个内容存在密切联系,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和应用,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可是教材并没有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设置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之后,而是在两个内容中额外设置“找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这样安排不够合理,因为心理学中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习得知识总是与遗忘相伴”。换句话说,在学生刚学习小数知识之后,如果接下来要接触其他方面的知识,那么之前学过的小数知识便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而且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连续性的思维能力。
二、沟通教材结构和学生的思维
学习行为既是人类特有的欲望之一,又是人类本能,但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没有获得教师的帮助,这种需求会逐渐减弱。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易于认识直观、具体的事物,很难认识和理解抽象事物,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基于此,教师应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先前学习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学“认识分数”这一内容时,教师的教学切入点不能是与分数有关的抽象符号,而应以分数的由来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分數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在亲身经历将一个物体平均分为相等的几个部分,并且能用一个全新的数来表示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后,自然会对分数概念形成一定的认识。学生由于语言能力有限,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分数的概念,所以这样教学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化繁为简,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候会忽略知识的繁杂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采取完全照搬的方式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可能缺乏连贯性,甚至可能会使学生无法建构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很多教师常常为学生创设“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的情境,但这样却限制了数的范围,没有将学生学过的小数和分数涵盖在内。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将手中的粉笔一下子掰断,向学生提问:“你们谁能用字母来表示粉笔的数量?”学生有的回答“0.5支”,有的回答“1/2支”。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分数、小数,这说明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由此一来,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的知识便能够被学生轻松掌握了。
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因此教师不能运用枯燥、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善于利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将知识点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分数除法的应用”时,学生受思维能力的限制,理解数量关系的难度很大。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方程法解答应用题,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分数的应用与整数的应用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分数应用的认识和理解。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著名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一定概念为中心建构知识网络体系的过程。所以,学生一旦形成结构化知识,便会对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处理和转化知识上,帮助学生重组认知结构,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
简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既要对跳跃性知识进行扩展,使隐性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又要在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能力之间建立联系,重新整合知识,还要串联零散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特约编辑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