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岗轮训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中的实践应用
2017-05-31徐益清俞红
徐益清++俞红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断深入,随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合作平台的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受到从政府到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企业为什么愿意做这项工作?如何抓住企业的兴趣点,通过校企共同努力,让学生在"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中真正提高自身能力,转岗轮训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转岗轮训;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54-03
现代学徒制作为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实现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领域研究与实践的热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要完善支持政策,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多渠道筹集学生(学徒)培养培训经费。”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有更清晰的表述,“要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区别现代学徒制与集团化办学、订单培养等其它典型实践的关键之一在于,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在企业的学徒时间占比不少于60%,且每一个学期校企学习的交替频次不少于1次。针对三年制的中专生或者五年制的大专生,按每学期到企业一次计算,需要6次或者10次,每次在岗位上合计时间要达到12周。可以预见,学生所处岗位是否合适成为能否推动现代学徒制正常開展的关键因素。因为,一个学生长时间在单调的、机械的、重复的岗位上工作,既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更不利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有效推进。
笔者针对本校机电专业,就实践过程中企业岗位的设置及学生转岗轮训中的相关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践与研究,在操作中克服了一些困难,进行了一些思考,解决了一些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引出“转岗轮训”运作方式的背景
企业负责学徒的工作岗位设置、进度安排和各项后勤保障,企业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进的决定者和保障者,没有企业的支持与合作,现代学徒制模式就无法组织开展。而企业最关心的是正常运营、顺利周转和随之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操作特点显然与企业关心的问题不一致。首先,学生不是企业员工,不能直接顶岗(只是实习),操作中有产品报废率和设备维护费用上升的风险,将导致岗位效能下降,这是企业不乐意看到的事情;其次,作为学徒制模式的重要特征,企业必须要给学生安排师傅,师徒结对一般都是一对一,而很多企业工人都要进行早中晚班的倒班轮转,学生因为国家制度的限制,不允许上中班、夜班,不能跟着企业的安排进行倒班,导致师傅不在白班时,徒弟处于没有师傅的自由状态,无形中给企业管理带来压力,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再次,假如设法解决了师徒结对问题,徒弟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胜任岗位了,但是由于学校的计划安排要回校学习,或者因为企业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够,导致学生适应岗位以后心态发生转变不愿多干,产量和经济效益自然无从谈起。
学校和企业目标的不一致成为现代学徒制运作流于形式的潜在风险,学生在岗位上站站看看玩玩,师傅“默契配合”,心里盘算,只要不出事,就算对学校有一个交待。“现代学徒制”模式究竟对学校、企业、学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局面其实是校企双方都不愿意看到却迫于无奈相互妥协的结果。那么企业又为什么愿意来做这项工作呢?
在没有规范的行政制度或统一的认识之前,企业想实现他们理解的共赢:学校赢在通过企业落实了现代学徒制,符合当今职教发展的理念,具有社会宣传效应;而企业赢在未雨绸缪,通过现代学徒制牵住了学校这条大船,提前进行人力资源储备,在需要时能够通过学校及时提供,择优选用,避免了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员工所出现的员工没有保障、招进来的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企业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赢得良好的口碑,扩大了社会影响,又解决了学校的学生就业问题。所以,学校提出学生工资奖金的问题、住宿的问题、用餐的问题、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的问题,等等,通过校企协商与企业的权衡,一般都能基本满足要求。但是,作为现代学徒制模式中的主角——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专业技能训练的分量却严重缺失。
心理学认为,技能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是一种有目的的对某种动作进行多次重复以达到熟练程度的过程,它旨在改进动作,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1]由此推理,所谓专业技能,就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熟练动作,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提高学生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的动作熟练程度。专业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现场教学和动手实践训练来达成。仅仅让学生站站看看玩玩,或者仅仅在流水线上机械重复的简单熟练操作,自然失去了现代学徒制中提升专业技能的真正意义。
二、“转岗轮训”操作方式的运用
以上这些问题怎么解决?通过实践,“转岗轮训”操作方式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逐渐成型,成为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中十分重要的有效实施环节。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企业预设岗位。由关联的企业根据产业特点和学生专业情况,向学校提供多个岗位工种;第二,学校确定岗位。由系部专业负责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进行筛选,并向企业提出学校希望企业能提供的其它岗位工种;第三,校企协商,敲定适合现代学徒制运作特点的学生岗位设置,形成岗位明细,明确岗位职能;第四,校企双方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共同制定学徒制实施方案,确定每个岗位的训练时间,确定对应的白班师傅,保证在训练周期内人员固定;第五,校企共同进行学生分组。根据岗位、工段、生产等需要,按照男女混合、优差结合的搭配原则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学生组长,同时为本组的每个学生指定不同岗位的师傅;第六,实施转岗轮训。企业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表进行调度,每组学生按照计划在自己岗位跟岗训练一个周期后,分别转到本组另一位学生所在的岗位跟岗训练,逐步完成组内分时段多岗位的转岗轮训周期,然后进行小组之间的岗位轮换,完成所有岗位的跟岗训练过程。
这样操作的优势是,作为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主角的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通过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过“转岗轮训”运作方式的实施,使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内涵得以真实体现:一是要求学生“做中学”,在比较中学会做事。有的学生总感觉自己的工作辛苦,看别人的岗位舒服。转岗轮训让每个学生在每个岗位上都亲身经历一遍,使他们体会到原来做事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只有经历了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通过转岗轮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环境适应能力,了解与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扩大了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有助于养成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在做事中学会做人。通过与多个岗位的工人师傅接触交流,形成更多不同观念的碰撞,对社会加深了解和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能正确看待各种现象,提高自我辨识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学生掌握了更全面的职业技能,能带着问题学习理论,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应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更紧密地结合,提高了他们理论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学生由无从下手到得心应手,其技能水平、应变能力有了提高。总之,在“现代学徒制”这场非零和博弈的游戏中,转岗轮训使学生成了真正赢家,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有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赢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利深入推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随着政府对推进校企合作越来越重视,围绕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合作平台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日趋完善,随着学校对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战略思考逐步深入,经历成长阵痛以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能够焕发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章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