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研究

2017-05-31于洪英胡宗孝

现代交际 2017年7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研究

于洪英+胡宗孝

摘要:大学图书馆为贫困学提供生勤工俭学岗位助其完成学业的做法由来已久,勤工助学者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工作岗位,不但获得了经济补贴,也获得了丰厚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分析勤工助学的意义以及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动勤工助学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勤工助学 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85-01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

图书馆的勤工助学是一种读者参与图书馆业务与管理的行为,勤工助学者在图书管理岗位上扮演读者和管理员的双重身份,是图书馆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图书馆与广大师生读者的推介宣传员。他们不但将图书馆的工作难度、工作性质传递给读者,更能将学生和教师对图书馆教育教学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图书馆决策管理者。实践证明,勤工助学者通过带动同学和同龄群体,引导了读者对图书典藏的使用,加强和改进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

(二)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领域、图书管理领域都有作为一名师者所具备的尊严和威望。他们通过熟练的现代化图书管理手段和不断更新的知识引领并服务广大师生读者。而图书馆勤工助学者用自身的工作热情和与时俱进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更能激励和鞭策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知识和新生事物的求知学习。只有如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才能在引领勤工助学者和广大读者过程中展现自身魅力,赢得广大读者的尊重,也让勤工助学者在理解与敬佩中倍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水平。实践证明,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和教育育人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有助于拓展勤工助学者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高校图书馆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图书馆老师的指导,参与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使用各种文献资料信息。他们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熟练掌握和应用文献检索技能,了解最前沿的科技理论和时政信息,与其他学生相比,更能拓展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认知。实践证明,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学生较其他学生更容易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要求。

(四)对勤工助学的学生也是工作实践的锻炼

高校图书馆为勤工助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工作实践平台,学生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得到了实践锻炼,缩短他们将来进入社会的磨合期,从而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

二、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模糊

高校图书馆片面认为勤工助学只是为贫困生提供工作岗位,忽略了把勤工助学和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影响了他们的才能和工作热情在实际工作中的释放。勤工助学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帮助馆员做琐碎的事情,习惯于被动接受任务,失去了学生与图书馆双赢互惠的意义。

(二)流动性大

勤工助学者利用课余时间来图书馆工作,课余时间的确定必须服从正常学业的安排。由于个别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不能坚持始终,中途退出。这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导致了勤工助学人员的经常性变动。一旦出现人员变动必然会造成图书馆管理上的被动,影响图书馆工作的延续性。

(三)薪酬有待提高

高校图书馆对勤工助学者的报酬一般按小时薪酬计算,最低工资待遇原则按当地政府公布的指导价确定。图书馆对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千篇一律,这既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安劳分配理念,又影响学生工作的积极性。据统计,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金远低于学校所在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三、解决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岗前培训

首先是入门培训。重点培训助学者对图书馆概况、服务宗旨和各项制度、工作职责及日常工作流程等内容的了解。二是岗位培训。采用“边干边教”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助学者岗位适应能力。三是技能培训。培养其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决策能力等。

(二)准确设置岗位

图书馆应根据现代图书馆管理需求科学設岗,合理分配图书馆人力资源,对勤工助学者准确定位。既要设置一些卫生保洁、图书上架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岗位,还要安排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读者咨询、网络维护和数据开发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工作。

(三)健全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不仅仅是为贫困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还要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对违反纪律、工作散漫的学生,应该及时纠正,对个别情节恶劣、屡教不改者予以辞退。

(四)注重人文关怀

图书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对助学者可采取 “定时定量”灵活多变的弹性工作制,由助学者自由支配工作时间。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把勤工助学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同事,甚至看作自己的孩子,用真诚真爱感化他们、关心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学习,让勤工助学的学生感受到教师们的温暖,让他们在温馨的图书馆工作环境下愉悦地工作。

四、结语

随着读者和馆藏数量的不断增大,图书馆对勤工助学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做好勤工助学的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凌曙.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激励管理机制探究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与勤工助学的持续发展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