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层次

2017-05-31李伟平张磊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词语文字

李伟平+张磊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何谓语文素养?众说纷纭,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结构,也尚未形成定论。分析各类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有的立足于“大语文”概念,扩大了语文素养的主体地位,使得语文素养成为一個包罗万象的大容器,囊括了“人”的全部素养。也有学者立足于语文学科本身,谈语文的言语形式,谈听说读写能力。我们以为,要谈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首先需明确此概念的范围,“语文”便是此核心素养之框,不仅指“语文”这一学科,而且指与语文相关的行为活动。“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的、最主要的、最本质的素养。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在进行与语文相关的行为活动中所呈现的最基础的、最主要的、最本质的素养。

那么,到底哪些是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呢?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性出发,从大家所达成共识的理念出发。我们都知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于语文工具性这一角度,与语文相关的概念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文字,一个是文章。立足于语文人文性这一角度,与语文相关的概念又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文学,一个是文化。人们在这四个层次的概念上所进行的活动,便是与语文相关的活动。

这四个层次,体现人类对语文学科逐渐深入的理解和运用,体现语文学科外延的逐渐扩大。语文的核心素养,便是要在这四个层次范围内来提炼和圈定。

一、 文字素养层

1. 读写能力。文字是承载语言的符号。新华社公布汉字总数超过8万个,常用汉字近4千个。汉字相对于其他文字来说,需要在识记上下更多的工夫,要会读会写会运用。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一个学生认识的汉字越多,理解的词语越多,读起文章来就越容易。一个学生越能用更多的字进行丰富的组词,解词能力就越强。因此,学生在文字素养这一层次中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首先体现在字词的读写能力上。

2. 运用能力。理解词语是运用词语的前提,运用词语是理解词语到达一定程度的体现,理解和运用密不可分。基于对字词理解,学生能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使用语言,这便是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学生若能结合具体语境,谈出对词语的理解,能通过与其他词语的对比感悟词语使用的恰当,其语文运用水平也可以得到肯定。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多地识记汉字,在情境中涵泳文字、品玩文字,这种兴趣和能力,便是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所形成的文字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 文章素养层

语文学得好,最有力的证明便是写得一手好文章。谈语文核心素养,少不了需要考证文章层面的一些最基本、最本质的素养。

1. 感情朗读。语文教师都有这种感觉,一个学生的文章写得好不好,关乎学生的语感。语感是怎么回事?语感从何而来?我们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教育,从童蒙教育到四书五经教育,都注重学生的吟诵涵泳,古人的锦绣文章皆源于这种吟泳式的诗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要关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架起学生“情感”与“文字”间的桥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情感细腻的人,用心看待世界的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吟诵,学生便能获得语感,也就寻找到打开语言闸门的钥匙。

2. 阅读积累。做文章,要有阅读的积累,要有丰富的语言词汇,要有源源不断的行文思维。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这一点已是大家的共识。要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阅读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使人博大胸怀,阅读使人提升价值。一定的阅读积累,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奠定丰富的语言基础。心中有言,则笔下有语。要谈语文的核心素养,阅读是王道。

3. 撰文章法。“文章”非“写话”,非“记录”,撰写文章须遵循一定章法。一篇好文章,要有思想的凝聚,要有主题的反映,要有清晰的结构,要有生动的语言。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好的文章有其固有特性。学生要通过语文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积累,逐渐掌握写文章的一些方法,但还要不断实现章法的创新,好文章有格,但却不拘一格。

三、 文学素养层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多种样式。语文学习的最高生产力表现,便是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三个层次,学生是否形成了优秀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决定着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滋养的程度,也决定着学生自身语言表达方式的高低。

1. 形象鉴赏。无论何种文学作品,都会塑造某种形象,或社会中的人,或自然中的物。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映,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艺术形象的解读都不同。事实上,不同读者在感受文学滋养时的程度也不同,有的将文学作品仅当作一个虚构的故事,看完情节就了事,有的却能百读不厌,一遍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这一切都源于个人具有不同的文学形象的鉴赏能力。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要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鉴赏的角度和方法,将语文的学习实现艺术上的升华。

2. 价值认同。价值观,决定着人的意识取向和行为取向。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语文恰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字作品进行勾连,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作品的价值观,从而建构自身价值。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这一层次,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建构正确、清晰的价值观。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精神的提炼和总结,这一主题强化的过程,便是帮助他们逐步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四、 文化素养层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各种学科共同创造的精神产品,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征,直接决定着语文与文化之间的亲缘关系。文以载道,文章、文学,记录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传承着人类的精神文化。

语文核心素养,到达“文化”这一层次,可以诠释成“人文素养”“人文修养”。具有这一层次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能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也能凭借自身的修养和思维体系,看待自然变迁,洞察社会现象。这种文化层次的“人文修养”,可以帮助人上升至哲学层面。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从语文的角度来讲,思想也决定着文字内容的深度与厚度。我们学语文,工具性是语文的形式特征,人文性便是语文的内容特征。是什么能让一个语文人走得更远,站得更高?是文化底蕴,是思想意识。

在语文的学习中,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在实现对作品价值认同的同时,提出自身的创见,鼓励学生与作品、与作者实现对话,深入地思考、理性地探究,在精神文化的传承中实现发展与创新。

综上所述,语文的核心素养有四个层次,在文字层次,读写字词的能力,运用词语的能力,是其核心素养,这为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文章这一层次,适用于大众语文学习者,能够对阅读产生兴趣,不断地进行阅读的积累,能够将自己的感情与作品勾连进行深刻地理解,能够掌握一些撰写文章的方法技巧,为这一层次的核心素养;文学这一层次的要求较高,是从“语文学科人”向“文学艺术人”的转变,拥有适当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这一层次的核心素养;在文化这一层次,引领人走向哲学,达到境界,形成自身的人文体系,能够系统地进行价值解读,是这一层次的核心素养。对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清晰化和逻辑化,必将有助于我们语文课程的进一步改革。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词语文字
容易混淆的词语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文字的前世今生
找词语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词语欣赏
一枚词语一门静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